认识一个人,真的需要很长时间,也许一辈子。我对汪国真先生的认识和理解验证了这句话。
90年代初的时候,知道了汪国真,但是并不很喜欢,我喜欢的是这样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多哲理、多含蓄、多深邃,有无穷的意味。也曾小试一把当朦胧诗人,也曾意象堆砌隐晦曲折,汪国真当然不入法眼。不过,汪国真的诗只有一句喜欢,那就是“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喜欢的原因当然与那个年代所有的年轻人都有的情感有关。
那时的我很赞同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汪国真的诗浅薄直白,没有意蕴味道,像是平常的四六句,甚至有学者认为汪诗的走红是时代的浅薄与悲哀。当汪国真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淡去的时候,我们却有了一次机会相识。
2009年十一前夕,我主持的大型谈话节目《问教》中,编导策划了一期节目叫做《诗歌中国》,请到汪国真当嘉宾。节目中我对他提出了不少尖锐问题:“汪老师,我听说您写出这些非常生活化口语化的诗以后,曾受到一些批评,甚至不被主流文学界认同。您如何面对?”汪国真这样回答:“是,我想是这样,比如有的人说我的诗不深刻,不高雅,不纯粹,但是我觉得事实胜于雄辩。”他幽默地说,他的诗集不仅是卖得好,而且盗版也盗得好。“我从199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一直盗版盗到2009年,我的诗整整被盗版了20年,我可以自信的说,我是中国唯一的诗集被盗版20年的诗人。”听到这句话之后,现场一片掌声。
不管是面对别人的质疑也好,还是观众崇拜也罢,汪国真给我的感觉始终是温文尔雅,不温不火,而且待人很真诚。
这事儿让我对汪国真的印象有了点改变,不是其诗,而是其人:这人还行!针对我有点“敌意”的问题还能坦然面对并真诚回答。由此,我的心态又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再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和以前不一样了,再想想自己十几年的经历和文学界的乱七八遭,再看到他面对我的那种坦然,我对他开始敬了。
又过了数日,我发小的儿子结婚,要大办,而且要与众不同的办,并请我出任司仪。发小提出以物美价廉的方式请几位名人捧场。请名人容易,物美价廉可难,我跟另外一位朋友商量,由她出面请几位出场不要钱的名人,朋友为难了,出场不要钱的名人很少,她说找汪国真试试。不想,喜讯常来,汪愿意来赴宴。汪不仅来了,毫无架子地坐在一旁,毫无埋怨地被冷落在一旁,而且还带来了他献给新人的书法条幅:百年好合——还是那样通俗,俗得简直让我难以和他的诗人身份对应起来。我作为司仪顾不上和汪国真交流,当他把礼物展示给全场的时候,我说了当然要说的场面上的话,但心里有些震荡:为汪国真的举动,也为自己对汪国真又加深了一层理解。多朴实的人啊!
时间不觉又过了几年。在这几年里,我的工作、生活和心态以及对方方面面的感悟都大有不同,闲暇时也偶有小诗,很奇怪的是,每当有诗情涌动,诗意萌生的时候,脑海中和眼前越来越多的出现的竟然不是若干年前那些我曾迷恋的朦胧诗句,而是我视为平白的汪国真“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琢磨着,感悟着,好像许多从未有过的明白从心底油然升起。认识一个人,理解一个人,真是需要时间啊。
岁月让我的身体由年轻到衰老,情感却由躁动到纯真,觉得认识一个人真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感悟。
责任编辑 张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