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7-31 22:24:29王正茂
当代医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苯巴比妥外伤性神经外科

王正茂

药物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正茂

目的 分析药物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外伤性癫痫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2%显著高于对照组68.4%(P<0.05)。2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恢复正常比率比较,观察组52.6%显著高于对照组31.6%(P<0.05)。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5.3%显著高于对照组28.9%(P<0.05)。结论 将联合用药方式应用于外伤性癫痫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阻断脑部的异常电位活动,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联合应用;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疗效观察

外伤性癫痫在神经外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是由颅脑外伤所致。相关资料报道[1],外伤性癫痫发病率在癫痫患者中约占10%左右。由于目前治疗癫痫方法有限,导致多数患者均发展至难治性癫痫,对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影响较大[2]。目前,对反复发作的早期或中期癫痫则应给予系统的抗菌药物治疗。一般应根据发作类型用药,如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选用抗癫痫药物的顺序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扑痫酮或丙戊酸钠;小发作则常用丙戊酸钠、乙琥胺、安定或苯巴比妥;精神运动发作则首选卡马西平,肌阵挛发作则宜选用安定、硝基安定或氯硝基安定等。为了探讨治疗外伤性癫痫更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选取外伤性癫痫患者38例,采用药物联合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疗效较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鄱阳县中医院收治的外伤性癫痫患者76例,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39.7±10.2)岁;患者癫痫发作类型分为:大发作7例,局限性发作10例,小发作18例,精神运动性发作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38.6±9.8)岁;患者癫痫发作类型分为:大发作6例,局限性发作11例,小发作17例,精神运动性发作4例。入选标准: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低于12 h;患者癫痫发作时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颅脑外伤。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癫痫发作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患者癫痫急性发作时,应用地西泮静脉给药方式治疗;患者癫痫持续发作时,应用地西泮、硫喷妥钠、苯巴比妥交替给药方式治疗;患者缓解期内应用丙戊酸钠口服治疗,患者服用药物剂量按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则进行调整。

观察组患者缓解期内采用药物联合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氟桂利嗪5 mg口服,3次/d;卡马西平0.4 g口服,每天1次;苯巴比妥15 mg口服,1次/d,剂量根据患者癫痫发作情况,间隔7 d调整1次,并逐渐减少丙戊酸钠口服剂量,直至停用丙戊酸钠且可完全控制癫痫发作,并将其作为常规用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患者服用药物时间。

对2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将其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达75%以上。有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在50%~74%之间。无效: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减少低于50%或加重。(2)对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对其正常、尖波、慢波、尖慢波检出例数进行统计。(3)在对患者随访时,统计患者服用药物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比较(n)

2.2 2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恢复正常比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脑电图恢复正常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检查结果比较(n)

2.3 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比较(n)

3 讨论

脑外伤性癫痫是脑部损伤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引发机制主要因颅脑外伤引发血脑屏障受损,兴奋性介质与自由基大量释放,致使胶质细胞膜上的钠、钾等离子活性降低,从而诱发患者出现癫痫症状[4]。早期、中期癫痫在患者伤后24 h~4周内发生,这一时期也是脑损伤恢复的重要时期[5],患者若出现癫痫症状,将会对病情恢复有较大影响。因此,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及预防其演变为晚期癫痫,是治疗的关键。

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均属抗癫痫治疗的一线用药,其治疗癫痫发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医生与患者的广泛认可[6]。氟桂利嗪属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能够通过阻断钙离子超载,达到减弱细胞异常放电反应,减缓神经细胞变性与坏死[7],另外,氟桂利嗪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组织血供,改善因癫痫发作时,脑血管痉挛所导致的脑部组织缺血、缺氧症状[8]。将其与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联合应用于脑外伤所致的癫痫患者治疗中,其不仅提高了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浓度,还可恢复机体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故采用3种药物联合治疗,效果较明显。虽然3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均未引起患者血液、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改变,患者坚持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至消失。

综上所述,对于脑外伤癫痫患者采用药物联合应用方式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1] 郝帅.药物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外伤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3):72-73.

[2] 李桂云,邓咣邑,牛毓茜,等.复方丹参滴丸与西药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痫[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185-188.

[3] 万紫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颅脑外伤性癫痫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15):214-215.

[4] 杨学旺,陈淳,朱太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癫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9):560-561.

[5] 朱创业,潘绍云,周骏,等.频发外伤性癫痫在重症医学科的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2,24(10):17-18.

[6] 金保哲,周文科,周国胜,等.外伤性癫痫79例临床分析[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1,13(1):56-60.

[7] 倪平,王铁峰.颅脑外伤致癫痫56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502-503.

[8] 王一平,李慧卿,颜杨,等.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的机制和药物治疗[J].医药前沿,2013,11(31):128-13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9.080

江西 334000 鄱阳县中医院 (王正茂)

猜你喜欢
苯巴比妥外伤性神经外科
苯巴比妥、地西泮联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观察
妇科手术前使用苯巴比妥术后致固定性药疹(附1例报告)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30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
纳洛酮抢救苯巴比妥重度中毒5例的急救护理
苯巴比妥在中毒大鼠体内死后分布研究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