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媚珍
自制简易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的作用分析
梁媚珍
目的 分析自制简易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在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行剖官产手术,腹部脂肪厚度≥5cm的患者107例,其中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伤口的33例患者为研究组,未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伤口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比对照组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简易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可有效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自制简易引流器;红外线照射;脂肪液化
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院2013年开始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伤口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剖宫产切口可以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抗生素使用天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妇产科行剖官产手术,腹部脂肪厚度≥5cm的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伤口的33例患者为研究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94±3.26)岁。未应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伤口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8.84±2.87)岁。2组患者包含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疾病。2组患者年龄及切口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剖宫产术缝合腹直肌前鞘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切口,用干纱蘸干,取酒精沙球消毒切缘皮肤1圈,用4.0丝线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缝合伤口,需穿过腹直肌前鞘过底全层缝合,松紧适宜,并对切口周围进行挤压,尽量挤出切口内渗出液,再取酒精沙球消毒切口及周围,无菌敷料包扎。根据渗液情况,每天予安多福消毒液换药1~2次。
1.2.2 缝合切口前制作简易负压引流器 取常用一次性输液管(输血管除外)长度30~40cm,一端沿着管壁均匀剪出直径0.5cm的侧孔,有侧孔的管壁与切口长度等长,用来引流,另一端连接30mL一次性注射器(取掉注射针),另备1个5mL注射器的活塞芯杆。
1.2.3 研究组 缝合方法同对照组,在缝合完伤口未打结之前,将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有小孔的一端放置于脂肪层底,确保切口外的引流管无漏气侧孔,缝合打结松紧适宜,并对切口周围进行挤压,尽量挤出切口内渗出液,再取酒精沙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无菌敷料包扎。将另一端连接的3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到最大负压(此时输液管变扁),用准备的5mL注射器的活塞芯杆放置于30mL注射器的外套卷边与按手之间,用胶布缠绕固定,维持注射器内负压。术后每日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记录引流液的体积,每天更换注射器,避免感染,同时确保引流管的通畅及负压存在。当引流液持续减少至<2m时,拔出引流管。术后足24h开始予红外线照射伤口30min,2次/d,至伤口拆线为止。术后足24h开始予红外线照射伤口30分钟,每天2次,至伤口拆线为止。
1.2.4 切口愈合的标准:伤口已闭合,无渗出,在适当活动强度下,伤口无裂开,愈合创面可承受一定的张力及压力。抗生素停用标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8小时,无发热、伤口无红肿、术后2天复查血常规血象正常可停用抗生素。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的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结果比较±s,d)
表1 2组结果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3.1 脂肪液化是指脂肪组织的无菌性坏死,术后3~7天切口不同程度裂开,内有水样物溢出,或水样物中混有油珠,挤压时增多,无臭味,切口无明显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患者体温正常,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升高,渗出物连续3次细菌培养结果阴性[1]。
3.2 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 肥胖(腹部皮下脂肪>5cm),高频电刀切割伤口及止血[2],下腹部手术史,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中重度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如产科DI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手术时间长、腹部脂肪组织被大块钳夹、结扎、挤压、挫伤[3]。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未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的剖宫产纵切口的脂肪液化率明显高于横切口。
3.3 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的作用原理 注射器抽吸引流管形成负压后,可以对切口进行持续、有效的引流,引流伤口的渗液及液化的脂肪,把坏死的组织、炎性介质、细菌和毒素引流出来,使伤口内的渗液为“零聚积”。此外,伤口周围的持续负压吸引不仅可使微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供,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提高局部组织抗感染能力。远红外线照射促使成纤维细胞增生,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的修复;当细胞能量由高能回归到低能状态时,向外释放热量,产生温热效应和激发效应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及炎性物质的吸收,纠正病灶局部的酸碱紊乱,减少不良刺激,消除炎性水肿,使无菌性炎症消退,从而达到消炎消肿的作用[4]。
3.4 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1)术前积极控制感染、高血糖、高血压,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术后行必要的抗感染及营养支持;(2)合理使用电刀,对肥胖者慎用;(3)注意保护切口,避免大面积结扎和钳夹;(4)缝合皮肤前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减少坏死组织残留;(5)缝合时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6)打结松紧适宜;(7)有脂肪液化高位因素者,可放置负压引流器;(8)切口术后沙袋加压,减少死腔[5];(9)术后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干燥[6]。
国内多个学者[7-10]研究显示负压引流对预防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显示,采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者(观察组)脂肪液化率仅3.03%,而对照组的脂肪液化率16.22%,说明采用自制简易负压引流器联合红外线照射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脂肪液化率。本研究还比较了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由于对照组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的例数相对多,视伤口情况及血白细胞情况间断拆线或延迟拆线,导致切口愈合时间相对较长,导致患者平均住院日相对较长、抗生素使用天数相对较长,说明本研究方法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方面起重要作用。该自制装置制作简单、携带方便,成本低,该研究方法切实有效,值得各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1] 周素维.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8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7)∶554-555.
[2] 张波,张翔,宋璇,等.高频电刀切割、止血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4)∶333.
[3] 朱建昌.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防治[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35-36.
[4] 苏秀.硫酸镁湿热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5)∶85-87.
[5] 魏志芬.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及预防[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264.
[6] 徐敏亚,顾晓芳.红外线照射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液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52-53.
[7] 王志坚,李娟华,何艳红,等.自制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在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0)∶1509-1512.
[8] 秦勇,陈念平,谭小宇,等.皮下置管负压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研究[J].腹部外科,2010,23(3)∶167-168.
[9] 朱勇,孟翔凌,陈伟,等.放置皮下引流管对结直肠癌体重超重者切口愈合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6)∶614-617.
[10] 方景春,吴东保.自制负压引流装置预防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3)∶462.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5.13.098
广东 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妇产科(梁媚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