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

2015-07-31 23:43邱燕芬
当代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断指革兰氏埃希菌

邱燕芬

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研究

邱燕芬

目的 分析断指再植术后感染菌群的分布特点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断指再植术感染控制及断指成活率的提高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6例断指再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 3年断指再植手术感染率为10.3%,呈现逐年降低趋势;106例断指再植感染患者共分离菌株15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98株,占62.82%,以表皮葡萄球菌(24.36%)、金黄色葡萄球菌(21.79%)、溶血葡萄球菌(10.26%)为感染主要菌种;革兰氏阴性杆菌58株,占37.18%,以铜绿假单胞菌(14.74%)、鲍曼不动杆菌(7.69%)、大肠埃希菌(7.69%)为感染主要菌种;青霉素G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严重耐药,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氨苄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严重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呋喃妥因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断指再植中感染因素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创面的愈合,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为有效治疗的前提,同时也是减少临床耐药菌株产生的有效措施。

断指再植;术后感染;菌群分布;耐药

我国断指再植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断指再植属于临床精细外科手术,也属于临床急诊手术,因断指损伤因素复杂多样,其创面及伤口一般污染较为严重,在急救过程中处理不当易发生感染,影响断指成活机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断指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术后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断指再植术感染控制及断指成活率的提高提供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杭州整形医院手外科断指再植患者1026例为研究对象,致伤原因包括刀伤、机械伤、交通伤、电锯伤等,无菌操作取伤口、创面分泌物、脓液标本送培养。

1.2 细菌培养与药敏 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将送检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5% CO2培养)及麦康凯平板,35℃培养48h,根据菌落形态、涂片情况分纯转种,培养皿购自温州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对细菌进行鉴定,使用厂家配套试剂,药敏试验采用K-B法,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严格按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读药敏实验结果[2]。

1.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绿脓杆菌ATCC2785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WHO-NET5.4微生物实验室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年间断指再植术后感染率 3年断指再植手术共1026例,其中感染106例,感染率10.3%,各年度感染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各年度断指再植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2,P=0.02),感染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其中10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156株细菌,单一菌株感染64例,42例感染患者检出多种菌株。

2.2 感染菌群分布特点 106例断指再植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15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98株,占62.82%,以表皮葡萄球菌(24.36%)、金黄色葡萄球菌(21.79%)、溶血葡萄球菌(10.26%)为感染主要菌种;革兰氏阴性杆菌58株,占37.18%,以铜绿假单胞菌(14.74%)、鲍曼不动杆菌(7.69%)、大肠埃希菌(7.69%)为感染主要菌种。见表2。

表1 3年间断指再植术后感染率(n)

表2 106例断指再植患者感染菌群分布情况

2.3 主要革兰氏阳性球菌药敏实验结果 青霉素G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严重耐药,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见表3。

2.4 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实验结果 氨苄西林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严重耐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呋喃妥因对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敏感,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见表4。

表3 主要G+球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

表4 主要G-杆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细菌感染对断指再植成功率有较大的影响,术前彻底清创极为重要,本院近3年断指再植术后感染率为10.3%,各年度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106例感染患者共分离菌株156株,复合感染多见,在分离的菌株中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多见,占62.82%,与其他临床研究相符[3],断指为开放性手外伤,伤口及创面与外界环境接触,污染极为严重,感染菌株相当复杂,清创不彻底容易发生感染影响预后。研究显示,葡萄球菌属为感染的常见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多数为机体表面的正常菌群,本研究中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为37.18%,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为感染主要菌种。近年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报道逐渐升高,正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种[4],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其感染与临床抗生素、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5]。

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菌株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在革兰氏阳性球菌中青霉素G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均严重耐药,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对3种细菌未发现耐药菌株,因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毒性较大,临床多不推荐使用,利奈唑烷为近年一种新型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对葡萄菌属有较好的敏感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用药习惯与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关系密切,部分临床较少应用的抗生素诸如四环素、利福平呈现出较好的敏感性,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氨苄西林、替卡西林以及头孢类耐药较为严重,大部分已失去临床使用的价值,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6],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特点表现为耐药率高、多重耐药常见,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困难性,本研究中,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呋喃妥因均未发现耐药菌株,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均属碳青霉烯环类抗生素,临床有报道[7-8]对碳青霉烯环类抗生素耐药的情况出现,主要与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相关。临床抗生素的选择需参考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断指再植中感染因素的良好控制有利于创面的愈合[9],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为有效治疗的前提,同时也是减少临床耐药菌株产生的有效措施。

[1] 肖文波,邱全光,程小军.断指再植1000例1432指临床回顾与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60-163.

[2] CLSI.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Ninete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9,M100-S19:39.

[3] 王旭萍.手外伤创面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99-1301.

[4] 沈群峰,赵风景,唐彩娟.急诊手外伤创面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国际流行病学传统病学杂志,2012,39(1):32-35.

[5] 罗来主,刘峰,李琳琳,等.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42-1343.

[6] 苗旭欣.264例泌尿系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80-81.

[7] 刘颖,张会英,吴俊,等.587例手外伤感染患者伤口致病菌分布及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2):131-133.

[8] 王玫红,怀丽梅,赵鑫亮.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98-300.

[9] 张金年.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J].当代医学,2015,21(5):64-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6.038

浙江 310014 浙江省杭州整形医院检验科 (邱燕芬)

猜你喜欢
断指革兰氏埃希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微型静脉皮瓣在缺损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
断指再植127例临床分析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