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朱岗

2015-07-30 09:56黄志超
源流 2015年6期
关键词:鹅卵石大街

黄志超

朱岗村位于连州西北边陲,是古代通往湘南的重要门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把朱岗当作军事屏障,在这里设立了巡检司,驻扎马步弓兵。

初夏的一个星期天,我和丰阳镇宣传干事陈良雄来到历史悠久的朱岗村。但见一条天然的清澈的护寨河从村前流过,一群鸭子正在河里戏水。几个中老年人坐在河堤边乘凉,边带孩子,边抽烟聊天,笑容可掬,甚是惬意。

朱岗村大部分人家姓吴,始祖念四公为吴氏源流世系70世祖,祖居江西南丰,后迁福建朱丝巷,宋初高中探花,曾任广西某府学官,后因护国有功,被朝廷封为光禄大夫,其后人迁居连州已有上千年历史。

朱岗村,古称朱岗堡。一个“堡”字,显示这里曾经有过防卫兵匪进攻的建筑,是兵寨、寨堡。而最能显示当年朱岗巡检司余威的则是现存于朱岗堡的大东门和几段横亘着的宽厚城墙。走近大东门,远远地就可以感受到一股磅礴之气扑面而来。门楼共两层,楼顶飞檐高翘,显得气势威严。“紫气东来”几个字笔风雄劲,尽显古风。恢宏气派的门楼,坚忍不拔地守护着村寨。围墙用特制的大青砖砌成,每块青砖都用水磨过,砖缝之密连刀都难以插入,固若金汤,尽显防卫功能。游赏之余,一个家族的庄严历史平铺于眼前。

步入门楼,沿着铺满鹅卵石的村道往前行,一间间古屋跃然眼前,屋檐上木雕精细致极,绘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图案或书法,文化气息浓郁。不少门窗木栏杆还雕刻着明代以前流行的宝相花纹,色彩自然,尽管历经了悠悠岁月,添了些许斑驳,但仍可看出古代能工巧匠的精细手艺,一派文雅气息,内心不由得多了一份对古人的敬重。惊叹于古寨先民的智慧,更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走过巷道时,村民向我们点头微笑,显示出友好。漫步古堡,我们还能从寨上那斑驳的印记想象那悠长的岁月。是岁月成全了古寨,还是古寨让岁月更久远?文脉尚存,古村落的保护尤为重要。

朱岗古堡的外面,静卧着一条长一公里多、宽约两米的大街。这条大街,街面全部用鹅卵石铺成,街道的铺设分成三个部分:两旁鹅卵石排列整齐,形成蜿蜒有序的路肩,中间的康庄大道则铺成花朵形、旋转形等等图案。走在这条古老而诗意的鹅卵石大街,眼花缭乱,仿佛置身旧时光阴,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幽静、雅致、透彻。

鹅卵石大街曾是古代热闹的集市,大街两旁店铺、客栈林立,因而在明清时期发展成了一个兴旺繁盛的贸易商埠。我思忖,当年的货船桅樯帆影林立,客商的海味、咸鱼、食盐 瓷器、杂货等商品通过水路运输抵达朱岗码头,然后将货物男挑女背马驼从陆路运往湘南和桂东一带。码头上熙熙攘攘,一天到晚商贾来来往往,一切是那样的欣欣向荣。

朱岗村离丰阳镇3.5公里,现有农户1175户,人口3858人。据陈良雄介绍,朱岗村在2003年就已成立了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当地村民提供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全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引进 “超级稻”新品种种植,大大提高水稻亩产量,每亩达到1400至1600斤之间,是丰阳镇粮食丰产区。此外,还种植有冬瓜、茄子、荷兰豆、四季豆等无公害蔬菜经济作物。该村近年来建起了文化室、灯光篮球场、村榕树坪休息点、垃圾填埋场,村里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村里不少人家富裕起来了,他们纷纷搬出老屋,在村后的空地盖起了新房子,装上了空调。

夕阳渐渐西下,我们踏上了归程。村中的老人站在村口向我们挥手告别。endprint

猜你喜欢
鹅卵石大街
太平洋海底发现鹅卵石小路?
会说话的鹅卵石
逛大街
繁忙的大街
鹅卵石里的中国风
奇怪的大街
逛大街
上庄村,在鹅卵石上打坐
快乐游戏
大街上捡来的爆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