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起定海神针的作用”

2015-07-30 20:09
南方周末 2015-07-30
关键词:中共中央座谈会工作

回顾中共建政以来的各类高层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的占多数, 但作出决策的座谈会也不在少数。

座谈会不仅在人员安排上灵活,在召开的时机上也比较灵活。

南方周末记者 钱昊平

南方周末实习生 孙良滋 李玲

发自北京

2015年7月8日到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到陕西调研。在公开报道中,这是他就任现职后出京调研的第九个省份。

身为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每次出行都能引起诸多关注,此行也不例外。除了对“打虎”动向的猜测,他在陕西期间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座谈会,也引起了诸多解读。

作为一种决策机制,中央领导人主持的高层座谈会,时常出现在官方报道中。在中共历史上,这种类型的座谈会也并不鲜见。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人就经常召开省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也多次召开省委书记座谈会,但中纪委书记召集省委书记召开座谈会并不多见,南方周末记者所能查阅的公开出版物中,尚未见有先例。

“党政工作机制中,座谈会是中国特色。”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小劲说,对于党政系统中各类座谈会的定位并没有统一的明确说法,其地位也难以一言概之,但在关键时刻能反映中国政治体制的弹性。

“开座谈会 比较灵活”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座谈会意即不拘于形式的会议。在中共建政之前,“座谈会”就经常召开,著名的要数延安文艺座谈会。

“开座谈会比较灵活。”中央党校党史系教授罗平汉说,不像一些有制度规定的会议,会期、会议规模、参会人员都有明确规定,比如开中央全会就必须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才能出席,且发言相对自由。另外,有些会议的名字不好确定,比如跟党外人士开会,叫座谈会才比较合适。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陕甘宁边区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宣传中共的抗战主张,在边区、分区、县(市)三级政权中都有召开。

座谈会不仅在人员安排上灵活,在召开的时机上也比较灵活。改革开放初期,沿海的广东、福建率先开放,但自1981年下半年开始,这两省的走私贩私愈演愈烈,一些干部也参与其中。为此,中共中央书记处在1982年2月11日召开了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开启了一场打击经济领域中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

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经常在外地召开各地党委负责人座谈会,与后来几任领导人不一样。毛泽东经常在武汉、杭州等地召开中央全会,全会之后,往往就地召开座谈会。邓小平之后很少在外地召开中央全会,但会在北京召开各地党委负责人座谈会。

1981年7月2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京闭幕后,中央专门请各省市区党委书记留下来,开了两天的座谈会,讨论陈云提出的关于培养提拔中青年干部和老干部离休退休的两条建议。邓小平在讲话时提出,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

江泽民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也经常在外地召开座谈会。1993年一年就召开四次经济工作座谈会,当年5月在上海召开了华东6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6月在西安召开西北5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8月在大连召开华北、东北八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9月在广州召开中南西南10省经济工作座谈会,各省书记、省长悉数参加。

不过,在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10年里,鲜见他在北京之外召集省委书记省长召开座谈会的报道,一般都是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座谈会时,有多位政治局常委参加,他主持。在外地按片区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基本都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

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组成后,公开报道中,习近平在外地至少召开了四次有部分省委书记参加的座谈会,例如2013年7月在武汉召开了有湖北、山西、黑龙江、浙江等省省委书记参加的座谈会。

今年以来,习近平召开了三次有省委书记参加的座谈会,5月27日在浙江召开了华东7省市书记座谈会,6月18日在贵州召开了西部7省市书记座谈会,7月17日在吉林召开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此三次座谈会的共性都是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经常在外地召开片区经济座谈会,一般都是省长参加。

作出决策的不在少数

回顾中共建政以来的各类高层座谈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的占多数,但作出决策的座谈会也不在少数。

1953年初,毛泽东认为政府工作存在分散主义。周恩来为此于当年2月19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关于加强政府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座谈会,决定此后政府工作中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和重大事项,均须事先请示中央,经过中央讨论和决定后方能执行。

1955年11月16日到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大中城市党委负责人座谈会,周恩来主持,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治国理政中,座谈会能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在过去正式的党政机构不够严谨的时代,座谈会可以起到补偿作用。

“文革”后,由于各类机构及议事规则尚处于重建,很多决定也是由座谈会决定的。1979年10月4日到1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华国锋、邓小平、陈云到会讲话,会议决定后两年的大中型项目坚决再减掉几百个,确定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按6%定下来,争取达到7%-8%。

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但同时也有杂音。1980年9月14日到22日,中央又在北京召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肯定了这种做法,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座谈会纪要,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生产责任制。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自成立以来,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几次重要部署也是通过座谈会完成的。这5次座谈会从频率上看并无明显的规律。1980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中央援助西藏的特殊政策;1984年中央召开的第二次座谈会成了全国性援藏工作的标志;1994年第三座谈会上作出了“对口援藏”的决策;2001年第四次座谈会继续贯彻了援藏政策;2010年第五次座谈会则对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在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授许耀桐看来,座谈会是开展工作的多样形式之一,重要性不因为名称而降低,“邓小平的南方视察讲话,并不是在一个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但其重要性显然不言而喻”。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制度的逐步健全,一些带有行业会议性质的座谈会正逐渐淡出,而行业性的工作会议日趋固定。1990年代初,几乎每年都会召开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但近年这类会议已经很难见到,一年一度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则每年都会召开。类似的还有,1990年代经常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座谈会,现在公开报道中也很少见到,但每年都会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

现在每年也会固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一些座谈会,每年春节前,中共中央都会召开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每年7月底8月初,中共中央还会召开一次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两类会议都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

另一每年必开的座谈会是,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的座谈会。温家宝就任总理后前3年是每年召开4次,2007年开始增加一次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变成5次。十八大之后,2013年开始又改为3次,其中一场由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一场由科教文卫体和基层群众参加(过去分两场),另一场由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加(过去也分两场),李克强担任总理之后沿袭了每年3次的做法。

召开前会进行调研

长期研究中国政治的许耀桐说,包括座谈会在内,不论什么样的会议,在召开之前基本都会做前期准备调研,有些问题就是调研过程中寻找出来的。“而座谈会的召开,有时起定海神针的作用。”许耀桐说。

1977年8月4日到8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也叫“八八座谈会”),就为科教界的拨乱反正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提到科教,总令人想起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以及郭沫若那篇《科学的春天》。

实际上,八八座谈会才是“春天之前的惊雷”,这次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并推翻了“两个估计”,“两个估计”指的是:“文革”前17年科技教育战线执行的基本是“修正主义路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是压在科技教育界知识分子头上的两座大山。

这个座谈会是刚恢复工作不久、分管科教工作的邓小平组织召开的,当时采访此事的新华社记者顾迈男后来写了回忆文章,称座谈会召开的4天时间里,邓小平每天都到人民大会堂与王大珩、杨石先等科学教育界人士交流。与会的科学家和教授都经历了长达10年的磨难,大家发言争先恐后,主持会议的中科院副院长方毅不得不请他们按顺序发言。邓小平与大家有问有答,有些问题当场解决。

在中国社会步入正轨以后,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也是一个座谈会就能对解决问题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帐篷紧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过问此事,5月22日上午他在北京主持政治局常委会,研究抗震救灾工作,当天下午立即赶赴浙江湖州,实地考察帐篷生产情况,并就地召开救灾帐篷生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有民政部、江苏、浙江两省负责人汇报情况。此后江苏、浙江两省加快了帐篷生产速度。

2008年,中国除了发生汶川地震,经济也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温家宝也经常召开座谈会寻求对策,在7月8日到11日4天时间里,他就在中南海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听取地方负责人和专家意见。

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2013年7月23日在武汉召开座谈会,这是公开报道中,他第一次在京外召集省委书记开座谈会。

习近平在这次座谈会发言时提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习近平的发言被解读为为接下去的深化改革定调,随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进一步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中共中央座谈会工作
“中共中央决定”和“中共中央批准”有何区别
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总书记回信引发的热议
不工作,爽飞了?
邵鸿出席纪念黄国璋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召开行业、系统座谈会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