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军,苏有锦,李孝宾,叶 泵,陈 佳
(1.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云南 大理 671000;2.云南省地震局,云南 昆明 650224)
2013年洱源MS5.5地震序列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
杨军1,苏有锦2,李孝宾1,叶泵1,陈佳1
(1.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办公室,云南 大理 671000;2.云南省地震局,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利用云南省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据,采用CAP方法计算了2013年3月3日洱源MS5.5地震前后共10次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洱源MS5.5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变化特征,结合精定位结果、震后现场灾害评估报告及震区地质构造情况,判定维西—巍山断裂以西的苍山西麓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为洱源MS5.5地震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解-99°)为其发震断层面。
关键词:CAP方法;震源机制解;洱源地震序列;发震构造
0引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3月3日13时41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25.9°N,99.7°E)发生MS5.5地震,地震灾区主要涉及洱源县、漾濞县、云龙县12个乡镇,61个行政村(居委会),受灾人口达39 311户、141 588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现场调查房屋破坏程度确定此次地震的极震区为Ⅶ度,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走向为北西向,4月17日该区域再次发生MS5.0地震,给灾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洱源MS5.5地震发生于滇西北裂陷带南段,位于印支板块和川滇菱形块体的交汇区域,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较多,主要分布有NW向红河断裂、NE向程海断裂、北北西的维西—巍山断裂及走向基本与其一致的其它次级断裂。
可靠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可反映震源区的受力状态,发震断层及其运行方式,进而可分析地震的成因,对于了解地震的孕育、发生机理及区域构造动力学环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郑勇等,2009;龙锋等,2010;吕坚等,2013),单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反映出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地震断层活动的性质,多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可反映出较大区域内的平均构造应力状况(龙海英等,2007;张建国等,2009;曹颖等,2013;虎雄林等,2013)。本文采用CAP方法,利用云南数字台网宽频带波形资料,反演计算了洱源MS5.5地震序列的主震及其发生前后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比了研究区域历史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同时结合主震的余震分布情况及区域地质构造,探讨了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面。
1地震概况
2013年3月3日发生的洱源MS5.5地震,震源深度9 km,4月17日该区域再次发生MS5.0地震,目前关于这两次5级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依据云南省速报台网编目资料,在2013年3月3日至6月31日期间,该地震序列共记录886次地震(图1),其中0.0~0.9级498次、1.0~1.9级308次、2.0~2.9级62次、3.0~3.9级15次、4.0~4.9级地震1次、5.0~5.9级2次。吴开统等(1990)将地震序列划分为主—余型(包括前—主—余型),震群型和孤立型,判别主—余型地震时最大余震与主震的震级差要大于0.6,此次地震序列中两次强震的震级差为0.5,与0.6的震级差较为接近,且这两次地震发生的位置十分相近,更多的地震专家还是倾向于将MS5.0地震判定为3月3日MS5.5地震的强余震。从图1可看出,在最大强余震发生前后地震活动性差异明显,4月17日MS5.0地震后,余震衰减迅速,地震活动性也趋于平静。根据洱源地震序列的特点,本文将此次地震序列判定为主—余型地震。
2CAP计算方法及资料计算
2.1CAP方法基本原理
近年来,CAP方法在求解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中应用较多,CAP方法(Cut and Paste)相比以往的P波初动、体波反演或是面波反演,算得上是一种全波形反演方法,它将宽频带地震记录分成Pnl和面波两个部分进行反演并允许他们相对浮动,在适当的时间变化范围内,搜索出合成地震图和观测地震图全局差异最小的震源机制解。CAP方法具有对参与反演的台站数要求不多、方位角分布不需太均匀、反演结果对速度模型和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依赖较小的特点,目前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CAP方法在震源机制解与地震矩心深度研究方面的有效性与可靠性(Zhao,Helmgerger,1994;Zhu,Helmgerger,1996;龙锋等,2010;吕坚等,2013)。CAP方法的主要原理为:任意一个双力偶震源的理论合成位移s(t)可表示为
(1)
式中,i=1,2,3时分别对应垂直走滑、垂直倾滑和45°倾滑3种最基本的断层类型;Gi为格林函数,Ai为射线系数,θ为台站方位角,M0为标量地震矩,φs,δ,λ依次为所求震源机制解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参数。
反演过程中,以合成地震位移s(t)与观测地震位移u(t)一致作为判断标准:
u(t)=s(t).
(2)
可定义一个如下的误差目标函数来衡量s与u的差异:
(3)
式中,r为震中距,r0为选定的参考震中距,p则是考虑到几何扩散因子对地震波形的影响而采用的指数因子,它使得地震的矩震级大小较为可靠,笔者参考吕坚等(2008)和郑勇等(2009)研究的经验,选取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体波可给定p=1.0、面波p=0.5。
2.2资料与反演计算
本文选取了震中距在250 km以内的20个云南数字化台网宽频带波形记录数据,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3年3月3日至2013年4月18日期间10个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这10次地震事件的参数列于表1。
反演过程中,我们移除了观测数据的仪器响通过观测数据我们能够得到Pnl波垂向和径向以及面波的垂向、径向和切向5个部分,进行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的对比过程中允许两者进行相对的移动,以达到较好的一致性,当满足具有最小误差值时的断层面解即为最佳震源机制解(赵小艳等,2009;龙峰等,2010)。
表1 2013年3月3日洱源MS5.5主震及其发生前后9次ML≥3.4地震事件震源机解结果
应,再将观测数据旋转至径向、切向和垂向,采用F-K方法计算格林函数。本文采用的速度模型参考了云南地区人工测深的研究结果(胡鸿翔等,1986;王椿镛等,2002;胡家富等,2003;张中杰等,2005;林中洋等,2008),其模型见表2。实际计算过程中笔者将波形记录数据分为Pnl波及面波两部分进行反演,来降低速度结构横向不均匀造成的影响,并将观测数据分别进行0.05~0.2 Hz、0.05~0.1 Hz的4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来压制噪声,理论地震图采用与观测地震图相同的分解及滤波原则。
表2 采用的速度模型
3反演结果及分析
图2和图3是笔者得到的洱源MS5.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波形反演结果及深度拟合误差分布图,从图3可以看出,以8 km为震源深度计算出的主震震源机制解波形拟合较好,参与计算的20个地震观测台站观测地震图与理论地震图的平均相关系数为84.8%;图2展示了部分台站的相关系数,红线是理论地震图,黑线是观测地震图,波形下面第一行数字为理论地震图相对观测地震图的移动时间(s),第二行数字为二者的相关系数(%),说明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其断层面解节面Ⅰ:走向353°、倾角43°、滑动角-80°;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角-99°。本文结果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USGS、Harvard等研究机构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表3中可看出本文计算的洱源MS5.5主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与上述研究机构的结果较为相近,此次地震主要表现为正断层。
图3显示,震源深度为8 km时具有最小的反演误差,这与台网中心给出的震源深度结果相近,矩心深度在5~13 km范围内震源机制解结果随深度的变化一致性较好,在此范围内震源机制解对深度的依赖不大。
图4给出了表1中10个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及其震中位置,从图中可看出,在这10次地震事件中正断层地震事件为6个(1、2、3、5、6、7号地震事件),占60%,走滑型地震为4个(4、8、9、10号地震事件),占40%。在时间上,洱源MS5.5地震发生前,在主震东北方向发生了2个ML≥3.4的地震,均为正断层,在空间上,1、2、6号地震离主震稍远,最远距离约为31.5 km,其余地震事件相对集中。图5给出了该序列震源机
制解滑动角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在1~7号地震事件之间,正断层的地震类型占到6例(4号地震除外),比例高达86%,震源机制解滑动角集中在-7°~-140°之间(4号地震除外),正断层特征明显,而MS5.0地震后,地震类型迅速转变为走滑型,滑动角迅速改变至-6°~11°之间,共3例,比例为100%。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程度方面,在3月3日MS5.5地震和4月17日MS5.0强余震期间,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多表现为正断层,一致性较好,而4月17日MS5.0地震后,其余震的地震类型迅速发生改变(图4),这可能与该区域的应力释放程度有关,即MS5.5强震后该区域积累的应力并未释放完全,应力场的一致性优势并没有被破坏,从而发生4月17日MS5.0强余震,而MS5.0强余震发生后,应力释放较为充分,应力场趋于复杂,故后续余震震源机制解类型发生转变,出现走滑型,与MS5.0强余震发生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杨国华等(2003)利用GPS观测资料对云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与形变进行了研究,他依据红河断裂、小江断裂和滇中中部北西走向线段为界,将云南地区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块体,本文研究的洱源地震序列处于其划分的滇西地区、滇中西南单元和滇中东北单元交汇区域,在(25.5°~27.3°N,99.5°~100.8°N)范围内,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强震,依据1982年以来Harvard提供的8次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该区域的历史强震基本为正断层(图6),历史地震主要沿丽江—木里断裂分布,研究区域内1996年2月3日曾经发生过7级地震。在云南地区各板块以水平运行为主的背景下(胡家富等,2003年),洱源地震序列出现多次以正断层为主的震例(包括两次5级以上地震),这可能与川滇菱形块体向南滑移过程中南部边界与印支板块交汇区域的相互运动,造成较复杂的局部应力场有关。根据杨国华等(2003)利用GPS观测资料对云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与形变的研究成果,滇中西南单元的运动以北东东—南西西的拉张性变形为主,本文研究的洱源地震序列位于杨国华等(2003)所划分的滇中西南单元和滇西地区交汇地带(以红河断裂划分),而红河断裂两侧板块的差异运动并不明显,反而是连续形变的活动模式稍突出些,1996年的丽江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P轴近于直立、T轴近于水平的东西拉张,这是否表明洱源地震序列可能延续了该区域作用力的特点,而致使地震序列中的地震多表现为正断层。
据地质力学研究所(2013)在洱源MS5.5地震后的现场科学考察结果,主震周围主要分布有北西的维西—巍山断裂及走向基本与其一致的其它次级断裂,洱源MS5.5地震与东边的维西—巍山断裂最近距离约10 km,位于维西—巍山断裂以西的苍山西麓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该断裂带为一条第四纪期间活动明显,呈北北西走向,整体倾向南西西方向,且地表由多条平行分布的次级正断层所构成的张性活动断裂带,洱源MS5.5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160°,表现为北北西方向。房立华等利用中国科学台阵数据计算了洱源MS5.5地震后19小时内的余震分布情况(图7)(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南北地震带南段”项目组,2013),根据其计算结果,余震在剖面AA′和BB′上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以北北西为主的AA′剖面上,震后现场调查的烈度结果为极震区烈度为Ⅶ度,等震线形状呈椭圆形,长轴走向为北西向。结合上述结果判定维西—巍山断裂以西的苍山西麓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解-99°,为其发震断层面。
4结论与讨论
通过计算2013年3月3日洱源MS5.5地震前后ML≥3.4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洱源MS5.5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53°、倾角43°、滑动角-80°;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角-99°,矩心深度8 km、矩震级5.25,P轴方位角8°、仰角83°,T轴方位角256°、仰角3°,地震类型表现为正断层,判定维西—巍山断裂以西的苍山西麓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解-99°为其发震断层面。4月17日MS5.0地震发生之前,正断层的地震类型一致性较好,比例高达86%,这可能是该区域中强震发生前的一个特征。洱源地震序列位处滇中西南单元和滇西地区的交汇区域,是否受滇中西南单元北东东—南西西的拉张性变形影响,而在云南地区多以走滑型地震居多的背景下,在该区域多次发生正断层地震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佐证。
参考文献:
曹颖,吴小平,沈娅宏,等.2013.由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川滇地区构造应力场[J].地震研究,36(2):165-172.
地质力学研究所.2013.地质力学研究所完成云南洱源5.5级地震的地震地质野外科学考察工作[EB/OL].(2013-03-20)[2014-07-24]http://www.geomech.ac.cn/xinwen/2013/ 2013031902.htm.
胡鸿翔,陆涵行,王椿镛,等.1986.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9(2):133-143.
胡家富,苏有锦,朱雄关,等.2003.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波速比结构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D辑),33(8):714-722.
虎雄林,解朝娣,刘丽芳,等.2013.2003年大姚6.2、6.3级地震构造应力环境及静态应力触发研究[J].地震研究,36(1):47-56.
林中洋,胡鸿翔,张文彬,等.1993.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的研究[J].地震学报,15(4):427-440.
龙锋,张永久,闻学泽,等.2010.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序列序列M≥4.0事件的震源机制解[J].地球物理学报,53(12):2852-2860.
龙海英,高国英,聂晓红,等.2007.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J].地震,27(3):89-96.
吕坚,郑秀芬,肖健,等.2013.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MS5.7、MS5.6地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发震构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56(8):2645-2654.
吕坚,郑勇,倪四道,等.2008.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MS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51(1):158-164.
王椿镛,Mooney W.D.,王溪莉,等.2002.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J].地震学报,25(1):1-15.
吴开统,焦远碧,吕培苓,等.1990.地震序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国华,王琪,王敏,等.2003.云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3(2):7-14.
张建国,谢英情,金明培,等.2009.中越红河断裂活动性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张中杰,白志明,王椿镛,等.2005.三江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意义:去过遮放—宾川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35(4):314-319.
赵小艳,苏有锦,付虹,等.2009.用P波、S波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在云南地区的应用[J].内陆地震,23(3):394-402.
郑勇,马宏生,吕坚,等.2009.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中国科学,39(4):413-426.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南北地震带南段”项目组.2013.“中国地震台阵探测”项目快报——2013年3月3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5.5级地震[EB/OL].(2013-03-03)[2014-07-24]http://www.cea-igp.ac.cn/upload/Image/mrtp/tpxw/2012n12r/2664019747.jpg.
Zhao L.S.,Helmgerger D.V..1994.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 Band Regional Seismogram[J].Bull.Seism.Soc.Am.,84(1):91-104.
Zhu L.P.,Helmgerger D.V..1996.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J].Bull. Seism. Soc.Am.,86(5):1634-1641.
Using the broadband data recorded by Yunnan Seismic Network,we calculated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10ML≥3.4 earthquakes before and after EryuanMS5.5 earthquake on Mar.3,2013 by CAP(cut and paste)algorithm,and analyzed the consistency vi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study earthquakes. Combined with the precision positioning results,the site disaster assessment report after the earthquake an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seismic area,we concluded that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EryuanMS5.5 earthquake was the main boundary fault zone of the east boundary of the Liantie basin in the west of Cangshan to the west of the Weixi-Weishan Fault.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of the nodal surface Ⅱ,whose strike is 160°,the dip is 48° and the slip is -99° is the seismogenic fault plane.
Key words:the CAP(cut and paste)algorithm;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EryuanMS5.5 earthquake;seismogenic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4-07-24.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观测与地球物理成像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OGI20BFVDA02)和云南省地震局“传帮带”项目共同资助.
中图分类号:P3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5)02-0196-07
Research on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ML≥3.4 Earthquakes of EryuanMS5.5 Earthquake Sequence in 2013
YANG Jun1,SU You-jin2,LI Xiao-bin1,YE Beng1,CHEN Jia1
(1.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Dali 671000,Yunnan,China) (2.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