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 詹长春 何运平 张绍杰
【摘 要】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NSE浓度和hsCRP的影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不同时间点(入室时、麻醉诱导后、术后12h、24h、72h)颅内压、NSE浓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GCS(格拉斯哥)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一周hsCRP水平、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h、24h、72hNS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2h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sCRP、NSE水平,有利于神经保护、脑损伤减轻。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乌司他丁;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保护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093-02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一种常见严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危重、较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等特点[1]。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以血肿清除、降颅内压手术为主,但受病情进展影响,血肿周围组织可能出现继发性损伤,造成不良后果[2]。为此围术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脑组织至关重要。乌司他丁属于糖蛋白水解酶抑制剂,主要从人尿中提炼而成,在围术期器官保护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且效果明显[3]。基于此,笔者对收治的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发病7h内,急诊手术;②头颅CT、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③ASA(美国麻醉协会)分级I~III级;④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②恶性肿瘤;③乌司他丁禁忌症。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6.5±2.3)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体重、手术情况等差对比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方式均一致,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1.5~2.0mg/kg异丙酚、0.05mg/kg咪唑安定、3ug/kg芬太尼及1.0mg/kg罗库溴铵,经口行气管插管, 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 吸呼比1:2, 通气频率10~12 次/min,吸入氧浓度100%,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术中0.5~0.8ug/kg·h右美托咪定、0.1~0.15ug/kg·min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罗库溴铵间隔45min追加15.0~25.0mg,术毕镇静带气管导管安返脑外科监护室。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后行1×104U/kg单位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134)+250ml生理盐水(0.9%)静滴,1h滴注完毕,术后连续使用1周;而对照组患者则不予以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降压、电解质紊乱纠正、营养支持等外科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NIHSS评分[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美国国立卫生院标准为依据。②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麻醉诱导后、术后12h、24h、72h时ICP(颅内压)、NSE浓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GCS(格拉斯哥)评分[4]。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患者2ml静脉血,抗凝处理后及时送检,设置离心时间10min,转速为2000r/min,分离出血清并将其放置到EP管中,保存于-20℃冰箱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SE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上述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hs-CRP、NIHS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周hs-CRP水平、NI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周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不同时间段ICP、NSE、GCS评分比较 两组麻醉诱导后IC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72hNSE浓度明显低于相对应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h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其变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其中炎症反应、脑水肿等比较常见,而脑水肿发生与炎症反应、细胞损伤、脑血管通透性提高等有关。
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在脑出血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参与作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发作时其水平显著上升,且CRP表达与出血量、血肿周围水肿程度呈正相关性[4]。hsCRP相比CRP更敏感,且影响因素少,为此本研究将hsCRP水平作为评价脑出血后炎症反应、预后的重要指标。临床实践表明,脑出血后6~7h便可发生脑水肿症状,而水肿区域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导致脑细胞损伤或凋亡的一个主要原因[5]。为此早期手术治疗期间加强血肿周围脑组织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司他丁作为临床一种常见蛋白酶抑制剂,酶结合位点较多,具有广谱抑酶(如透明质酸酶、胰蛋白酶)作用,同时对溶酶体膜稳定性强,能有效清除自由基、超氧化物,抑制炎性介质释放,进而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缺损神经功能[6-7]。本研究表2中,观察组术后1周hs-CRP水平、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CRP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另外,乌司他丁对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过度适当的言炎性介质有效抑制,阻断再灌注时钙超载引起的磷脂酶激活途径,避免或减少神经细胞损伤[8]。同时该药物通过减少一氧化氮生成可防治缺血性脑水肿[9]。于宗明[10]等人通过对照实验表明,乌司他丁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NSE浓度、hsCRP水平完成。其中NSE在神经元胞质、脑、脊髓、周围神经节等中存在,脑内NSE含量明显比周围神经高,一旦神经元损伤,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该物质则可能经由损伤的神经元中“渗漏”至细胞外,为此NSE浓度被认为是神经元损伤标志,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特点。本研究表3中,观察组术后NSE浓度明显比对照组低,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提示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患者NSE浓度,有效保护脑组织,进而提高预后效果,与国外诸多学者[11-12]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endprint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缓解炎症反应,降低NSE浓度,保护脑组织,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洪曙明.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4,17(6):978-980.
[2]张东明,杨文东.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患者血清h-FABP、NSE、S-100B水平变化及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23):3540-3542.
[3]王宁,陆军,朱美华,等.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12-113.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5]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乌司他丁对脑出血患者NIHSS和BI评分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1,23(11):2191-2192.
[6]程家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颅脑出血临床观察[J].医学综述,2011,17(16):2547-2548.
[7]龙威,陆刚,陆伟,等.乌司他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2):852.
[8]孙家艳,夏仲芳,谈定玉,等.乌司他丁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01-303.
[9]钱小英,金晓盛,邵美琴,等.乌司他丁联合维拉帕米在大鼠急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5):1054-1056.
[10]于宗明,李湘青.乌司他丁对脑出血患者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7):64-65.
[11]Wang,G.,Wen,J.,Wilbur,R. et al.The effect of somatostatin, ulinastatin and salvia miltiorrhiza 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ment[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2013,346(5):371-376.
[12]Xu,C.-E.,Zou,C.-W.,Zhang,M.-Y. et al.Effects of high-dose ulinastatin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A aortic dissection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under 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J].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2013,27(3):479-484.
(收稿日期:2015.04.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