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文 王忠宏
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赵昌文 王忠宏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制造业在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一位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增长速度持续回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增长动力正在更替。面对这些趋势性变化,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科学确定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抓紧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4年,我国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增加值占世界的20.8%。“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铁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大批重大装备的诞生,显示出巨大的制造能力和创新潜力。
虽然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和巨大成就,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总体上还处于大而不强的阶段。
(一)部分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但总体上创新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引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了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09%,研发支出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有机构预计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7.5%。
目前我国专利申请数跃居全球第一,国际专利申请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缩小。2014年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达到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影响未来研发走向的10大关键性领域中,我国有8项进入研发领先国家前五位。其中,在农业和食品生产,军事航天、国防安全,能源生产与效率,信息与通信等4个领域进入前三位。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领域已进入世界领跑者行列。
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我国22个工业产品大类中的7个大类产量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包括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千亿俱乐部”企业数量增加到了134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首次达100家,比法、德、英3国总和还要多。
但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制造仍存在较大差距。制造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80%的高端数控机床、80%的机器人至今仍依赖进口。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但多数产品还处于中低档。
随着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明显缩小,我国从模仿和消化发达国家技术中获得的回报呈递减趋势。我国产业和企业要实现增长,必须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但从目前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许多产业大而不强,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研发支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许多企业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价格战,面对快速上升的成本,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水平明显下降,加上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控制,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力有限。
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8318亿元,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8%,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2014年上半年,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9.6%,而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实现工业化前后技术改造占工业投资的比例为50%~70%。由于投入有限,多数企业所谓的创新都是“模仿式创新”,真正能够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创新成果很少。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低下,知名品牌少。如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部苹果手机批发价是178.96美元,其中日本、德国、韩国分别能取得34%、17%、13%的分成,中国只能拿到3.6%,约6.5美元。
同时,从技术创新周期与产业增长的关系看,技术革命进入到兴起期,会推动一批新兴产业兴起,而技术创新进入到低谷期,要靠其推动产业增长就比较难。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期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期,新的经济模式形成尚有一个过程,短期内对制造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制造业粗放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出现“临界点”,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有限。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化工业趋势,由于其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投入,是所有产业中耗能最高的产业,对能源环境的影响显著增强。尤其是近年来,重化工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和对能源的粗放利用,引发资源环境破坏、部分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等问题,不仅影响到国家产业安全,而且固化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地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我们看看那时的数据。2010年我国的GDP约占全世界的7.5%,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9.6%。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我国GDP的32.6%,但能源消费却占全国能耗的58%,钢铁、建材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20%。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的情况下,重化工业对非清洁能源的开采和利用有着较大的依赖性,使得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产生大量污染物。虽然这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环保技改,但重化工业增长与环境消耗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变,重化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仍然是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极为严重的问题。如果说过去重化工业主要是影响局部地区环境的话,现在已发展到直接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局面,如雾霾的大范围覆盖。这种环境污染“临界点”的到来,使得摒弃这种发展模式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同时,我国还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我国碳排放量大,在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大可能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气候变化问题既给我国带来了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的新机遇,也加大了经济发展的成本。
(三)我国已基本进入工业化后期,推动制造业增长的产业和要素发生重大更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根据工业化的划分标准综合考虑,我们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划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前工业化时期(1949—1969年)。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1970—2000年)。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2001—2012年)。目前我们处在第四阶段,即工业化后期阶段(2013年至今)。
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推动制造业增长的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一般沿着轻工业—重化工业—高加工度制造业的升级过程。我国制造业也基本按照这一进程发生演变,同时,呈现出后发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特征,如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电子信息成为主导产业。具体见下表。
当前推动我国制造业的主要动力正在发生重大更替。其主要表现是:重化工业仍处于主导产业地位,但产能过剩突出,增速趋缓;机械设备产业、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增速快于其他行业,比重提升;采掘业和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轻型加工业增速慢于其他行业,比重下降。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接续,会带来制造业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断档的问题。
4月13日至17日,中国1100多家展商参加2015201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示了从传统零配件到智能解决方案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
时间 我国制造业前五位产业1986年 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食品制造业1990年 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7年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2011年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同时,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应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的轨迹实现要素升级,逐渐摒弃建立在低端劳动力、土地、一般性设备等初级要素禀赋上的比较优势,转而培育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等高级要素。正如美国竞争力专家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当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和一般生产要素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阶梯,也就是该国竞争优势结束之时。”
经合组织结合发达国家实际,提出了新要素增长理论,即强调知识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新要素。研究表明,美国1995—2007年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有27%来自于对知识资本的商业投资,欧洲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有20%~ 25%来自于对知识资本的投资。
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图为3月23日,河北邢台一家机电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调整测试“焊接机器人”。
知识资本可以被分作三大类:一是可计算信息,包括软件和数据库;二是创新产权,包括专利、版权、设计、商标等;三是经济能力,包括品牌资产、公司特有的人力资本、连接个体和机构的网络、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并且可以提高效率的技术诀窍,以及广告和市场方面的一些因素等。2013年美国将研发支出等知识资产纳入GDP统计,GDP扩大了3%。
近些年来,我国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低成本劳动力、土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削弱,人口红利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开始出现下降,机器替代人工日益兴起,依靠低成本要素获得产业竞争优势日益难以持续。
(四)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下的全价值链环节竞争和新兴经济体的激烈挤压,既有增长空间受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要素成本低廉、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现已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基地。2014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达1196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外资流入国。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产业升级的阻击。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外需下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等新兴产业为重要特征的“再工业化”,力图改变“发达国家控制研发、设计、销售环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行加工制造”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强对产业制高点的争夺,形成全价值链的产业竞争布局。
2011年,美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提出了“在哪里发明、在哪里制造”的口号,要重新夺回制造业的世界市场。为了解决高校基础研究和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专门建立了由一批“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第一批拟建15个,目前已建立和正在建设的有8个。德国结合自己的国情,提出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以确保德国的世界制造强国地位。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同时,为加快促进成果转化,设立了先进制造、成形技术等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
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产业升级形成全方位的挤压。近年来,华为、中兴、三一等企业海外投资受阻就是其中典型的案例。
与此同时,随着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也面临着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动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生产,比如一些制造商正在转向越南市场。前不久,日本打印机制造商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宣布,计划在2018年3月之前将旗下越南打印机年产量增长4倍,至200万台。该公司已经将在中国的部分业务转移到海防市,使得越南成为该公司打印机最大的制造基地。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计算数据,2013年,越南平均月工资为197美元,而中国为613美元。有研究机构预计,2019年中国制造业每小时劳动力成本将是越南的177%,而2012年仅为147%。
从“用机器生产产品”迈向“用机器生产机器”
暨南大学教授刘金山认为,制造业发展经历这几个阶段:手工制造产品→用机器生产产品→用机器生产机器→出口机器。德国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表现优秀的微观基础在于其生产设备的出口。日本作为产业立国的典范,其核心在于机器设备和产业基础元器件的出口。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核心在于资本品生产,在于智能化高端设备制造。我国制造业目前尚处于“用机器+人力生产产品”的阶段。制造业模式是,引进机器设备生产产品进而出口产品,而“用机器生产机器”的环节在境外。未来,我国制造业不仅要维持“用机器生产产品”的世界地位,更要谋求“用机器生产机器”。我们不能局限于某一产业微笑曲线的拓展,更要超越微笑曲线。
人口红利逐渐丧失,粗放经营走到拐点,与此同时,还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需,应对西方国家再工业化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大到强,转型升级则成为必然。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在生产方式上,制造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本地化、绿色化等特征。在分工方式上,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专业化、产品链一体化、产业链分工细分化等特征。在产业组织方式上,将出现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的特点。在商业模式上,将从以厂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体验和个性成为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适应这种新态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五大任务”。
(一)推动制造业增长主要由重化工业、资源型产业拉动向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拉动转变,实现“稳中有进”
过去,我国制造业的主导产业是重化工业、资源型产业。随着我国整体上进入工业化后期,这些产业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普遍性的产能过剩,必须顺应工业化阶段演变规律,坚持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促进主导产业平稳更替,避免制造业增长大起大落。
要改变传统产业增量扩能的发展模式,坚持需求导向,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法律、行政、技术、信息等手段的配合,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实现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抓好未来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效应明显的新兴产业领域,尤其是一些“卡脖子”的领域,如集成电路、操作系统、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尽快改变落后被动局面。生产性服务业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完善财税和土地政策,健全价格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金融服务,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要高度关注主导产业更替带来的地区分化、行业分化、企业分化和就业人群分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是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一线工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正是有了众多精益求精的第一代高铁工人,才使得高铁中国制造强国梦得以实现。图为4月16日,调试工人对车辆进行重联试验。
(二)推动制造业竞争优势主要由低要素成本向科技、标准等知识资本转变,实现“创新驱动”
过去,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低成本优势的充分发挥。随着劳动力数量绝对减少,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必须实施新要素增长战略,加强研发、专利、商标、设计、复杂劳动力、软件、数据库等知识资本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
要坚持创新驱动,将国家创新与大众创新紧密结合,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良性互动,提高创新质量。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占技术和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加大无形资产投入,制定更好支持轻资产、无形资产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技能型、知识型员工培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三)推动制造方式由传统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转变,实现“产业融合”
过去,我国多数企业为赢得市场,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的方式批量生产、全球分销。随着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增加,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加工贸易的模式面临挑战,必须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快更好满足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制造方式变革。
要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挖掘个性化需求,开展广泛的生产外包、研发合作协同,形成完善的“服务化制造”商业模式。根据先进适用的原则,加快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实施“机器换人”战略,推进智慧生产、智能服务。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设备和产品,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法律法规,推进技术研发和应用。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四)推动制造业由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绿色转型”
过去,重化工业产能的快速扩张和对资源能源的粗放利用,致使资源环境破坏、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等问题凸现。随着资源环境矛盾的日趋尖锐,必须实现由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理念,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小,资源消耗尽可能少。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促进绿色智慧技术的研发、扩散和应用,加快形成绿色导向的商业模式,加强对传统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改造。要强化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增强全民绿色消费的意识,形成全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的自觉行为。
(五)推动制造业由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向主动重塑产业链和价值链转变,实现“全球布局”
过去,我国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制造工厂。随着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阻击,尤其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数字化制造等为重要特征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必须主动进行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
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形成更多的跨国公司,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引导国际国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制造业错位发展、互补共赢,大力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以及东北振兴、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各环节协同发展的格局。要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部门的全球配置资源和整合集成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造强国目标
“中国制造2025”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顶层设计出发,提出了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三步走”的战略。第一个十年,到2025年,我国要进入世界强国之列;第二个十年,到2035年,我国要进入世界强国的中位;第三个十年,我国要进入世界强国的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2025”重点对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具体的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需要我们多管齐下。
(一)抓紧落实“中国制造2025”
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对制造业在经济和贸易增长、研发和创新投入以及劳动生产率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再认识,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面对各国的战略举措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着眼于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制定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规划,提出了未来制造业发展的目标、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战略支撑,是指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需要动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这项战略不仅仅是中央政府发布的一个文件,而是成为地方和企业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需求。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制造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把简政放权作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真正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着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清理核准、备案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公布“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监管清单”。大幅度减少前置性审批,由事前准入管理为主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作用,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强安全、环保、质量等社会性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创新产业发展政策
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要从扶持产业发展转向支持共性关键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从单纯地支持项目转变为支持能力和平台建设。要从单侧的供给政策转向供给与需求双侧政策并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和培育市场。改革政府财政和金融支持方式,加强财政和社会资本的配合,充分发挥好成果转化基金、技术改造基金和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的资金支持,支持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
(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互联网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要加快“宽带中国”建设,壮大云计算、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建设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技术领域的多层级数据库体系,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制造的高效研发和服务中心,打破信息和数据封锁,建设透明高效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增强面向制造业的数据集成、处理与应用能力。建设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平台,推进服务资源的集聚与开放共享,培育新市场、新业态。
(五)改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定要有人才支撑,既需要高端人才,更需要高技能人才。要建立新一轮产业创新要素培育计划,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知识型资本的投入力度。着眼于建设与制造强国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和人才体系,制定既有前瞻性又有针对性的人才教育和培养使用规划。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形成“创新、创业 、就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形成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营造尊重产业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
“中国制造2025”中的9大任务、10大领域和5大工程
9大任务包括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10大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
5大工程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
短评
转型升级知易行难。面对当下全球制造业的变革,中国制造要想“弯道超车”,不仅取决于一部规划的实施,一项政策的落地,更取决于行业和企业的精神追求。品牌是由信念与价值观铸成的。从长远看,只有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观,闷下头来调结构、搞创新,扎扎实实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才能打造享誉世界的品牌,中国制造才能突破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