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业文化是社会的主流文化?
300万年前人类从动物界走来,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人类之所以没有退回丛林变为动物,是因为有动物所没有的文化。动物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成果,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人类从大自然中感悟出一个个“天然的规律性”。“文”就是法则。“化”就是“融化、化解、变化”。先“文”后“化”就是将天然的规律性融入人类一切活动之中。“文化”成为消除人类天然的动物野蛮习性的工具。“有文化”就会文质彬彬,有道德伦理。没有文化就会庸俗、低俗、媚俗、粗俗。因此,“文化”成为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总根源。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只有优秀的文化才有可能建设先进的国家、强大的民族、繁荣的经济。
当今社会商业文化应该是主流文化。因为“商业”这一概念发生了本质变化。传统的“经商”概念来自农耕文明时期。“商人”诞生于第三次人类大分工,那个时期的经济处于原始形态。传统意义的“商业”来自18世纪以来的工业文明,商业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当今社会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一切商品来自企业,企业的一切行为涉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商品品质决定人们的生活品质。“陌生人经济”,没有诚信就没有最基本保障。为什么人们憎恨有毒食品呢?因为涉及到人的生命。如果商业没有文化,结果会如何呢?假冒伪劣商品肯定会泛滥成灾,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这样的社会还文明吗?正因为现代社会人们高度依赖于商品世界,而商业文化又是一切商品交换的基石,这一“商业”概念已经远远突破传统意义,包含了一二三四产业的所有领域,产融结合,智慧城市,PPP模式,超越经济范畴,政商结合,经济与政治融合,成为覆盖全社会一切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当今社会的一切活动建立在“商品”的基础之上,有“商品”就有“交换”,有“交换”就有“商业”,有“商业”就有“商业文化”。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社会就是典型的“商业社会”,那么,商业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商业文化的本质是诚信。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诚信之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内化为一种民族性格。“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孔子曰:“信以成之。君子哉!”商业活动内含人道精神、人文关怀,这是商业文化的精华所在。
诚信是道德支柱,也是一切商业活动的基石。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商业文化建设成为当今社会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国家战略。商业信用体系的灵魂是商业文化。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何没有商业文化的支撑,商业信用体系将是空中楼阁。让全社会高度关注商业文化、人人参与商业文化建设,将一个个“诚信之举”汇聚成为“诚信之河”的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一定可以开创新的商业文明时代!
主编:吴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