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东部地区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特色探析*

2015-07-27 06:40ZONGHuaCUIHengFUYa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植物景观风景园林

宗 桦 崔 珩 傅 娅 ZONG Hua, CUI Heng, FU Ya

◎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

四川东部地区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特色探析*

宗 桦 崔 珩 傅 娅 ZONG Hua, CUI Heng, FU Ya

摘 要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以科学定量的数据对四川东部地区11所寺观园林的选址、外围环境、植物选择、植物群落多样性、观赏特点、种植手法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随后再通过类比法,比较提炼出川东寺观园林的植物景观特色,为重新寻回川东寺观园林在四川乃至全国寺观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并为地方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风景园林;寺观;植物景观;四川东部

宗桦, 崔珩, 傅娅. 四川东部地区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特色探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6): 107-112.

0 引 言

在中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寺观园林不仅在数量上远超过其他三类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纪念性园林)之和,而且由于广布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大川中,且兼具天然与人工景观的特点,独具特色。植物是寺观园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千年的发展中早已与寺观建筑融为一体,注重用一草一木去反映宗教文化,烘托宗教氛围。自唐代起,世人均保持有在佛寺中游宴和赏花的习俗[1],表明寺观在满足传播教义、进行宗教实践之外,也逐渐成为了民众的娱乐消闲之地与日常重要活动的场所。寺观植物也因此成为历朝历代人们赞美歌颂的对象而用诗词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记载下来,最终演变成为寺观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目前,我国寺观园林的研究除皇家和江南寺观园林的研究一枝独秀外,其余地方的研究都较为滞后。在寺观园林的研究中,研究寺观园林建筑的文献较多,研究植物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大多都是用描叙性的语言来进行阐述[2],用数据来定量研究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的文章极少[3-4]。然而,寺观园林由于性质特殊,比其他园林有着更广布的选址、复杂多样的服务人群和更深沉的思想积淀,导致其植物的选择更慎重和更富深意。因此,研究区域寺观的植物景观,更深层次的意义将是有助于挖掘提炼地方文化,归纳总结出地方园林植物造景的区域特色,有利于打破目前中国园林千篇一律的现状。

四川历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名山大川汇集,且位于中国西南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产生出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并由此诞生出数目众多的寺观园林,再加上气候宜人,寺观园林植被丰富[5]。目前,四川寺观园林植物的研究最为丰硕成果当属川西地区。一是由于位于川西平原上的昭觉寺、文殊院的建筑规模宏大、万木峥嵘,是城市寺观园林的典型代表[6-7],二是四川山地寺观园林的起始——青城山和峨眉山[8]也位于川西地区。因此近年来有众多学者针对川西平原的寺观园林展开了研究,收获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四川其余地方寺观园林的研究相比之下却黯然失色,很多地方园林经典实例得不到保护,特色逐渐丢失,系统的学术研究更是无从谈起。相比四川的其他地区,川东地区是典型的褶皱山地带,植被丰富、区域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小县城,寺庙园林数目众多,但由于缺乏系统研究导致其在四川寺观园林体系中缺失。因此,本研究将通过系统研究川东地区典型寺庙园林植物的现状,重新寻回川东寺观园林在四川乃至全国寺观园林体系中的地位,并为地方园林植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支撑。

表1 川东地区代表性寺观列表Tab.1 a list of the representative temples in eastern Sichuan

表2 寺观选址及外围空间的植被Tab.2 temple site and the surrounding vegetation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川东地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包括南充市、遂宁市、广安市、达州市、广元市、巴中市六个地级市。本研究在六个地级市中分别选取了1-2个有较深历史积淀、规模较大且有代表性的寺观作为研究对象(表1),共计11座寺观,其中佛寺9个,道观2个(川东地区道观数量总体较少)。随后对其外围和园林内部开展实地调研。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

实地调研、类比分析法和数据统计分析几种方法。数据分析主要针对11座寺观乔木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相似度展开,多样性主要结合传统的辛普森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来评估,均匀性则是结合来表示香农-威纳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来计算,相似度则选用Jaccard相似性指数Cj,计算公式分别为: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1-ΣPi2(Pi=Ni/N)

香农-威纳指数H=-Σ(Pi)(log2Pi)

Cj=j/(a+b-j)

其中,Ni为样地内地i种植物的个体数目,N为样地内所有植物的个体数目。j是两个样地中共有种的数量,a是样地A中物种数,b是样地B中的物种数量。

2 川东地区寺观园林植物景观现状分析

2.1 川东寺观园林保存现状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表1),11座寺观中有5座寺观的外围古树名木茂盛、内部建筑比较好的保存了历史原貌。而另有5座在“十年浩劫”中损毁严重,1座损毁于解放战争中,并且均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其中南充的清泉寺、栖乐寺、云台山与广元平乐寺在原址重建,较好的保持了固有的选址和环境特点,而西圣寺和光福寺未在原址重建,新建寺观与原寺观差别较大。

2.2 寺观选址及外围空间的植物景观现状

调研过程中发现11座寺观均是依山而建(表2),其中5座寺观选址于山顶,3座寺观沿山麓到山顶布局,2座在山麓,1座在山坡。这种选址模式非常贴合川东地区典型的褶皱山地带的特点,因地制宜、顺应地势起伏选址。此外,还与中国传统寺观的选址模式相吻合,历来选择在山中或高山顶建造寺观。主要目的是为僧人道士营造环境优雅,脱离尘俗之地进行修行,有利于其感悟天地。同时也使广大信士对佛道二教油然产生高不可攀、令人神往的追求。与佛寺相比,道观对选址更加严格,在平原地带,佛寺可以选址于平川,但道观则要求尽量在山中,并最好建于山顶。本研究调研的2座道观均在山顶,完全符合道观选址的传统要求。

在寺观外围植物空间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寺观外围植被葱茏,仅2座略差。其中1座是缘于移址新建,另1座则是由于修建于石头城上,天然抑止了高大乔木的生长。调研寺观外围基调植物后发现(图1),有15种植物为基调植物,其中香樟和竹(慈竹和毛竹)是寺观外围最常使用的植物,其次是圆柏、楠木和云杉,且应用手法均为片植。15种基调植物中60%的为常绿,应用频次最高的5种植物全部为常绿的四川的乡土树种。常绿植物更有利于在寺观外围营造出四季宁静深邃的氛围,烘托出宗教的肃穆和神秘。15种植物中除竹外均能成长为大乔木,生长周期和树龄较长、管理较简单,片植后更有利于山体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有助于维持山体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图1 寺观外围基调植物主要类型及使用频次Fig.1 the using frequency of main plant types in the surrounding of the temples

2.3 寺观内部空间的植物景观分析

2.3.1 乔木层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与重复性

由于调研发现11所寺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稀缺、数量较少,因此在实地踏勘过程中只详细记录了11所寺观内部的乔木类型和数量,通过对数据整理计算后,获得了11所寺观的乔木(包括竹)的多样性、均匀性、相似性和重复性数据(表3-5)。

表3 11所寺观内部乔木的多样性分析Tab.3 the diversity analysis of the trees in 11 temples

表4 11所寺观的乔木相似度分析Tab.4 similarity analysis of the trees in 11 temples

表5 寺观乔木的重复使用次数表Tab.5 a list of the trees’ repeated use

数据整理后得知,11寺观共有乔木36种,分属21科33属。结合表3计算出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我们可知除云台山外的其余寺观的乔木多样性和均匀性都较好。其中,平乐寺、广德寺和清泉寺的乔木类型最为丰富,清泉寺、德化寺和西圣寺的乔木数量分布最为均衡。平乐寺和广德寺虽然乔木种类多,但呈现出数量分布不均衡的态势。云台山道观中乔木的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则是最低,并且远低于其余寺观。这是由于云台山虽然乔木种类并不是最少,但在87株乔木中有76株都是圆柏,数量严重失衡所致。

结合表4的寺观乔木相似度均值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寺观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均值不超过27%,表明每个寺观所选的乔木均有侧重,乔木景观异质性程度较高,具有各自的观赏特点。位于同一地区(市)的寺观在选择乔木时有较高的相似性,说明地域习俗对寺观植物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对单个寺观间逐一对比后发现,清泉寺与其余寺观的相似度最高,尤其与栖乐寺和光福寺的相似度接近50%,分析后发现这是由于三寺都大量选用了表5中重复率排名前四的香樟、黄葛树、苏铁、桂花和圆柏。道观与佛寺相比,乔木的相似性较低,表明佛寺和道观在乔木选择上或许存在不同的偏好;尤其是云台山道观明显不同于其余寺观,分析后发现云台山在乔木选择上较为独特,大量选用了观果乔木。

虽然寺观园林中的乔木种类不多,但乡土树种所占比例极大,高于71.42%。特别是两个道观中的所有乔木均为乡土树种。香樟和桂花是在川东地区寺观中使用的最为广泛两种乡土树种,仅有苍溪云台山没有选用。其次是黄葛树和苏铁,在调研寺观中过半使用。这几种树种虽然都是四川的乡土树种,但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都是广布种,地域性辨识度不高。而四川所特有的窄域树种,如桢楠、水杉、麻椁、木芙蓉等在寺观中的使用频次较低。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果树类乔木(桃、梨、枇杷、樱桃和石榴)在寺观中也有少量种植,在两个道观中均有使用。

2.3.2 植物景观的四季色彩与香味配置分析

(1)乔灌层常绿与落叶分析

对各寺观乔木层、灌木植物进行分析后(图2),可以看出11座寺观乔木层植物均由常绿和落叶组成,其中6座寺观常绿树种数多于落叶树种,2座寺观常绿、落叶树种数持平,3座寺观落叶树种数多于常绿。可见川东地区寺观多以常绿乔木层构成植物群落的骨架,以落叶乔木作为点缀,形成整体葱茏茂盛、局部季相变化的园林植物景观。11座寺观都有灌木,但整体对灌木的选用较为轻忽,有27%和18%的寺观分别只选用了1种或2种灌木,最多的龙泽寺也只有5种灌木类型。从数据分析可见,有8所寺观中都缺乏落叶灌木,表明川东地区寺观园林的灌木层以常绿灌木居多,有助于形成四季稳定的中下层植物群落。

(2)四季花、叶、果色和香味分析

对寺观园林的观叶、观花和观果植物做了详细分析比较后发现(图3),寺观中观花植物数量整体较少,平均每寺少于10种,冬季的观花植物种类及极其单一,几乎都为山茶和腊梅。有5座寺观冬季无花朵可赏。从四季分布来看,春花植物数量明细多于其他季节,由夏季至冬季则数量依次减少。春花植物多为冷色调,夏、秋、冬花植物多为暖色调。从叶色来看,11座寺观的色叶植物极少,色叶乔木每寺少于1种,灌木少于0.5种,德化寺和云台山四季无色叶植物存在。乔木中秋色叶使用最多,但品种均为银杏;灌木中常色叶使用最多,品种主要为红花檵木和金叶女贞。对观果植物进行统计后发现,有6座寺观无任何观果植物。云台山的观果植物数量为11座寺观之最,共计4种,果期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10座寺观有秋季香花,但品种单一都为金桂,冬季的3个有香花的寺观均是种植的腊梅。11座寺观中仅有栖乐寺四季均有香花存在(图4)。

图2 寺观乔、灌木的常绿、落叶类型分析Fig.2 the analysis of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species in temples

图3 寺观季相花色、叶色分析Fig.3 the color of the flower and leaf in temples

2.4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与配置手法分析

2.4.1 寺观入口植物景观

通常寺观的门口一般都配置有植物景观,一方面起到烘托寺观宗教氛围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引导游人视线,作为标志和导游树。在调研中我们发现11座寺观的入口植物景观配置手法和空间类型都相对单一(表6)。72.73%的寺观都只选用了乔木,以对植或孤植的手法打造焦点型的植物空间,这也是我国寺观入口最常见的种植手法(图5)。有2座寺观以低矮的灌木或不使用任何植物来营造宽敞的空间入口(图6),另1所寺观则是结合乔、灌木以对植的形式突出入口。这三种种植手法,都能起到引导视线,凸现入口的作用。

2.4.2 寺院中庭植物景观

本文的中庭是指寺庙正殿前的庭院,通常是体量最大的一个空间。通过调研发现,川东地区寺观的寺庭植物仍以乔木为主(图7),且大多选用高大、常绿、浓荫的乔木,种植手法有对植和列植两种。大乔的对植和列植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对称种植营造出庄严、肃穆、宁静的氛围,还可以起到集中游人的视线于正殿的作用。当然,也有少量寺庙选用灌木和草本(图8),散植的草本往往以花坛和盆景的形式出现,完全不会遮挡游人的视线,还能以形态和色彩烘托出寺观正殿的鼎香火。

2.4.3 寺观后庭植物景观

寺院后庭往往是僧人禅修和居住的场所,也是开放提供给香客们拜佛与游乐相结合的一种景观布局。调研中发现,川东地区寺观的后庭植物景观与中庭有很大区别,植物多选用季相有变化的中、小乔木或是花木与果木,且引入了灌木。种植方式多以散植为主,构成模糊的植物空间,与中庭对称的种植手法相比,较为轻松、活泼,自然惬意。也有少量寺观采用同种植物的片植,形成“口”型或“U”型的围合,这样的种植方式能形成较为清幽、私密性强的空间,满足僧人居住或清修的需要。

3 讨论与结论

植物是造园的四大要素之一,对寺观园林的面貌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地区的寺观植物景观往往保函有其独特的地域和文化特点。川东地区的寺观多借助地势、在山地选址,而川西地区的寺观多在平地选址。选址的不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外围环境。川东寺观的外围多是自然形成的风景林,而川西寺观外围则多为人工林地。自然山林适应环境、有助于涵养水源和保持稳固的寺观的周边环境,而平地寺观的人工林则很容易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寺观外围的环境保持效果远不如自然山林。

表6 寺观三个主要区域的植物景观种植手法与空间类型Tab.6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space types of the plant landscape in the three main zohes of the temple

从寺观内部植物景观来看,川东和川西地区都以乡土植物为主,都普遍使用了香樟、桂花作为基调树种,但在川西广泛使用的银杏和柳杉在川东地区只是偶有使用。川西地区寺观相互间的乔木使用重复率极高[6-7],而川东地区各个寺观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不超过27%,表明虽然同样选择乡土植物,川东地区寺观园林乔木的种类更多、景观异质性程度更高,具有各异的观赏特点。特别是两个道观,都选用了观果的乡土植物,独具特色,与川西寺观大相径庭。

图5 清泉寺入口Fig.5 the entrance of Qingquan temple

从植物群落上来看,除云台山道观中乔木的多样性、均匀性指数不良外,其余寺观均较为丰富,虽然这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不能与皇家和私家园林相比,但和丽江、镇江和杭州[3-4]等地的寺观植物群落相比旗鼓相当。另外,川东地区寺观对灌木的使用与川西却大相径庭,川东地区寺观灌木种类较少,即便是使用也主要运用于后庭,而川西寺观在各区域都大量使用了花灌木,植物层次明显优于川东地区寺观。

图6 龙泽寺入口Fig.6 the entrance of Longze temple

图7 广德寺中庭Fig.7 the atrium of the Guangde temple

图8 德化寺中庭Fig.8 the atrium of the Dehua temple

从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来看,川东和川西地区都是以常绿乔木层构成植物群落的骨架,以落叶乔木作为点缀,形成整体葱茏茂盛的园林植物景观。但由于川东地区寺观的色叶植物极少,且灌木层又以常绿灌木居多这就导致川东寺观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不如川西地区。对比后发现,川西地区寺观[6-8]中观花植物和香花植物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多于川东地区,且四季分布较为均衡,这是由于川西寺观中大量引用了花大色艳的外来物种,如美人蕉、蝴蝶兰、朱蕉和一串红等观花植物的缘故。而川东寺观观花植物种类则多以乡土的、花小、色味均淡雅的种类为主,数量上也明显少于川西寺观,因此,川东寺观整体色彩较为清淡、雅致。川东地区寺观在观果植物的选用力度上明显高于川西地区,特别是两所道观均选择了2种以上的观果植物,而川西地区只有1至2所寺观选用了观果植物。山地寺观中的观果植物除了有观赏价值外还能满足僧人的食用需要,而在平地寺观中,由于僧人出行方便且商业发达,此项功能逐渐消失。

与川东寺观植物景观多样的种植手法和空间形态相比,川西地区的寺观[5-6]不论在山门、寺观入口或是在寺观中庭,栽植的树木大都是对称栽植,株距相等、排列整齐。川东地区由于寺观所在地山势起伏,地块变化较大,因此在入口和中庭常常采用的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栽植手法,形成了变化多样的种植模式。但两个地区在后庭的植物景观都一致的选用了多种种植手法,营造了丰富的、有张有弛的植物空间。

从寺观植物的宗教文化性来看,寺观植物与宗教的关系非常密切[9]。通常与宗教有关的植物分为三类:一是礼仪植物,二是供奉植物,三是庭园美化植物[10]。川东地区寺观选用的植物多具宗教特色。例如黄葛树在我国西南地区用以替代菩提树,只能在寺庙、公共场合才能种植。白兰花又叫缅桂,是佛教“五树六花”中的一种。香樟是僧人道士制作佛珠和法器令牌的重要原料;银杏有佛指甲之称,通常用于雕刻佛像;构树是书写经文栽体的原料植物之一。桂花树早在西汉时就被视为神仙之树[11],被视为长生不老的仙树而受到崇拜,自唐朝起寺庙里也盛植桂花树。罗汉松、苏铁、杨柳、天竺桂、云杉都具禅意,圆柏、侧柏是藏香的灵魂,桃、梨、樱桃、石榴和枇杷是僧侣道士的食用之物。与川西寺观相比,宗教植物数量更多,类型更广。

寺观园林中的水体多以“放生池”的形式为主[3],兼具湖、绕寺河等其他形式。川东地区调研的11个对象中只有3个寺观设有小型的“放生池”,2个寺观采用了“缸”的形式打造水景,且水生植物都为莲花,大部分寺观中无任何水景。这与川西和其他地区的寺观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于川东地区的寺观大多依山而建,且部分位于山顶,早期取水、蓄水较为困难所致。

4 展 望

寺观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川东地区的寺观园林虽然作为巴蜀园林的一部分,却一直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四川东部地区的大部分的寺观在漫长的历史洪流中都因各种原因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损毁,而在后期重建过程中,由于缺乏原始记录以致新建寺观很难保持建筑的修旧如旧、植物景观的风格留存。这使得蕴含于寺观建筑和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尤其是人文和宗教文化都将无法传承。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地域寺观园林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当然,川东寺观虽几经损毁却依然存在,也展示出了川东寺观作为古蜀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人文、美学、经济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若想要让川东寺观得以真正的保护、获得长久的传承,必须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它、认识它并发展它,只有这样才能让川东地区的寺观园林恢复生机、重新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舒波教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定保.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台湾: 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6: 第1035册.

[2] 朱静宜, 沈朝栋, 柴明良. 杭州西湖寺观园林前导空间分析[J]. 中国园林, 2012, 28(10): 93-97.

[3] 李云巧. 丽江市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09.

[4] 邵燕. 镇江市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5] 杜春兰, 罗馨. 巴蜀传统山地园林设计“匠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2): 115-120

[6] 邹文芳, 张学梅, 郭云. 成都市寺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分析及优化建议[J]. 技术与市场, 2009, 12(16): 46-47.

[7] 马中举, 王正祎. 川西寺庙园林植物造景探析[J]. 北方园艺, 2009, 33(02): 216-219.

[8] 林葳. 峨眉山寺庙园林的保护与发展[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26(11): 76-78.

[9] 覃勇荣, 刘旭辉, 卢立仁. 佛教植物的生态文化探析[J]. 河池学院学报, 2006, 26(01): 11-17.

[10] 谷光灿. 再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 28(06): 94-98.

[11] 关传友. 中国园林桂花造景历史及其文化意义[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01): 25-29.

图表来源:

图1-4:作者绘制

图5-8:作者拍摄

表1-6:作者整理绘制

(编辑:李方)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846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278421);四川省教育厅景观与游憩中心课题资助项目(JGYQ20141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课题资助项目(XBYJC1315)

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50622

中图分类号TU986.49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 编 号2095-6304(2015)04-0107-06

收稿日期:2015-08-13

作者简介

宗 桦: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huang jiaqiutian@aliyun.com

崔 珩: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傅 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on Plant Landscape of Temple Garden in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This paper, employing the 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analyzes the site section, the environment, the plant selection, the diversity of plant communities, the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 the planting technique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the 11 temple gardens in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 base on quantitative data.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landscape are extracted using the analogy method. 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s for retrieving the status of the temple gardens in eastern Sichuan, and studying and protecting the local plant landscape.

Keywords:Landscape; Temple; Plant Landscape;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

猜你喜欢
植物景观风景园林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探讨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试析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常用造景水生植物及其应用
公园植物结构的季节配置研究
江苏宜兴根大生态酒店生态景观设计
绿城“秀丽春江”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分析
浅析中小学校园文化营造中植物景观的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