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畅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俄罗斯教育科学的创始人马申斯基说:“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仅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文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的世界。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语文教学不只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更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情感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趣、情感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用教材教,文言文教学很显然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内容。
可是对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学生而言,文言文却是学生的“三怕”之一。怕是恐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前面提到,文言文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的世界,按理来说,它对学生应该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学生的望而却步原因何在?
一、部分学生未能领略文言世界的美,只是为着这是功课而学,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就是背注释背课文,毫无情趣可言。
二、部分学生表示,文言文一旦读懂,还是很被古人的故事、人格、精神、风采所吸引,很喜欢文言文,只是更多时候常常被一些人名、地名、职官名、人情事理弄得眼花缭乱,不明就里或者一知半解,兴趣常常受挫,学习的快感常常受挫,学习的信心难以建立。
三、多数学生现代汉语能断句,而面对文言文,即使是现在已经句读明晰的一句话的内部的停顿也不能完全了然,影响了对句意乃至文意的理解。
反观我们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或者常见做法,我们惯常见到的教学方式是:
一、讲究文言字词句的落实,而偏废了对文章的整体究读。高耗低效,以教师为主体,运用“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教学模式,甚至一讲到底。教师主观上知识先行,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字字讲解到位,对重点的字词归类、特殊语法讲到位,忽略了字词与文本、文化之间的血肉联系。教师讲清楚了“然”,学生未必知其“所以然”。教师以为讲得清楚明了,学生却是糊里糊涂一头雾水。文言文学习中的趣味性被忽略,文言文的学习陷入背诵、应考的误区,学生的主要活动只剩下了对知识性的东西的记忆。
二、重视对文章文本的探究而忽视了文言字词句的落实,忽视了对学生基础的巩固和夯实。对文中情节、人物、思想教师讲得“得意忘言”,学生讨论精彩纷呈,师生就文章大意议论纷纷,却并不是基于对文本的“咬文嚼字”。文章学习的趣味性是增强了,文言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却被淡化。这一节课是热闹,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行千里的能力的“宿粮”却没有准备好,文言文阅读的文字基础没能夯实。
基于对传统文言教学的反思和对不同程度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了解,我以为可以把文言文的世界与学生的生活、现代的生活关联起来,消弭学生对文言文文本本身的陌生感,消除学生对文本所表现的古人的立身处世、人情事理的陌生感,打通古代、现代两个世界,让学生学得进去,愿意坚持学下去。这样,文言文教学效率提高就可能变成现实。
具体策略如下:
一、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加深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程度。强化积淀,夯实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所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把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做的事情让学生来做。必须让学生来做的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古今不同的字义,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做到理解实词,辨别虚词,多读多记,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常见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这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
第二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多背诵文言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之根本。文言语义含蓄而丰富,只有通过反复吟诵,才能心领神会。在诵读中,清字音,明句读,读出文章固有的语气、节奏,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氛围,形成敏锐的文言语感。如果一个学生能把一篇文言文读顺了,其实大意就能通晓至少一半了。因此,文言文诵读始终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这个过程学生必须经历,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包含在其中的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学习巩固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还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语言修辞、人格节操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诵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
二、更灵活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第一,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师要方法指导到位,给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时间要留够,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式可以多样。
第二,指导学生爱上诵读。通过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进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诵读的过程不仅是积累语言的过程,也是一次审美过程。教师在大的方面要讲清诵读的技巧,小的方面要随时纠正学生诵读的停顿、疾徐、抑扬、轻重、节奏。教师可以范读,可以找优秀的音频、视频朗读示范,也可以创设情景和活动让学生齐读、个别读等等。读多了,背诵就水到渠成了。诵读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它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诵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琅琅书声永远是课堂最动听的声音。
第三,系统地给学生讲授古代文化常识,并在日常教学中强化,以减少学生阅读障碍。学生读不懂文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人名、官名、地名等绊住了脚。让学生弄明白并积累基础的文化常识是教师必须做的。讲座、资料、测试等方法可以综合运用。
第四,创设情境,用现代生活类比古人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样学生习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的。学生对文言文的疏离感,古汉语知识积累的有限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源自学生不理解古人的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老师就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二语,不要啰里啰嗦,能给他们开窍就行。老师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今天的学生大多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如果只刷题不读书,那么间接增加生活经验、生活阅历的机会也被丢弃。这样,由于对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常识的缺乏而不能感知、理解文言文就是可想而知的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可能认识了一句文言的所有的字却还是不明白的句子的意思的情况,适时地在学生疑惑处予以点拨和帮助。
比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詹鼎传》“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一句的翻译,单看每个小短句翻译无误,可整个句子看下来,有的学生的答案可谓违背常情,离题万里。追究原因,根本还是在于没有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弄懂事理。开始的一个“上”字就让很多学生丢了分,甚至丢光了分。而这,也许并不是我们惯常教学的重点。
所以,引导学生懂生活,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会顺畅许多。
第五,坚持引导学生读书,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感情对感情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学生能够“沉”入文言文的素养,一定来自于他的阅读素养。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任务。
文言文,不是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而是充满抑扬顿挫之美的“小学”,是充溢着趣味之美、人性之美的“大学”。《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善教乐学,至高境界;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策略,值得我们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