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良鹏 孙宝岚
(1.蓝田县辋灞渠管理站 陕西 蓝田 710500;2.蓝田县水产工作站 陕西 蓝田 710500)
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耕地面积73.5万亩,80%的耕地为旱地,水资源不足是粮食作物产量不能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蓝田县各地的实际情况,过去的灌溉工程基本为渠灌和管灌,只有很少部分喷灌和微灌。但是在渠灌和管灌中多采用大水漫灌,一方面费水、费时、费劳;另一方面,灌溉后如不及时进行松土保墒,很快就会形成土壤板结,导致农作物死亡。而喷灌和微灌土地则不出现以上问题,但微灌投资太大,影响耕种和收割,同时损坏较严重,喷灌既省水、又省时,且节约劳力,灌溉效果很好。
2011 年,首先在三里镇杨村试点开展旱地小麦旱作节水增产模式的探索,由最初的坑窖蓄水开始尝试,改进到应用塑料罐推广移动式喷灌技术。2014年对旱作节水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增加过滤和施肥设备,初步形成以半固定式喷灌为核心的旱作节水增产新模式。
本次分析的典型区选择在蓝田县前卫镇田家湾村、王庄村,东经 109°09'~109°13'、北纬34°8'~34°12'之间。东西长约3.7km,南北宽约2.5km,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672m~682m之间。两个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3980人,耕地面积3938亩,人均耕地1.0亩,人均收入5600元。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和西瓜,复种指数150.3%。本次设计建设高效节水典型区灌溉面积3938亩,灌溉形式为半固定式喷灌。
项目区位于前卫镇田家湾村北,设计喷灌面积3938亩,东西长2580m,南北长1120m。现有机井在项目区西部,拟新打机井与原有机井呈梅花状布设,井距600m左右。灌溉水源为项目区地下水,且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灌溉水的规定要求。
喷灌用水从井泵一次加压流经首部枢纽、干、支管及竖管,由喷头喷洒到田间,在喷水期内进行单支管轮灌。干管部分固定埋入地下,支管为可移动软管,支管上设有快接三通,喷头和支架连接在一体,根据轮灌计划,喷头轮流装设在竖管上进行喷洒。
喷灌系统流程为:水源(井水加压)→计量装置(水表、压力表)→网式过滤器(排砂控制装置)→干管→移动支管→竖管→喷头。
项目区现有机井1眼,根据项目区原有机井调查,地下水埋深60m~160m,现有机井深度为180m,单井出水量为32m3/h,水量充沛。设计对原有机井进行改造,并新打机井2眼作为工程水源。新打井深为200m,单井设计出水量为32m3/h,配套200QJ32-175型潜水泵。总控制面积3938亩。工程形式采用机压管道输水,井口出水钢管与田间PVC管道相连接,首部枢纽设置、过滤器、安全进排气阀及闸阀等设备,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3.1.1 水文地质资料
蓝田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面坡降4‰左右。由南向北分布着黄土台塬、河川阶地及丘陵岭区,项目区地处西南黄土台塬区。
黄土台塬区堆积有第四纪沉积物,从地表到内部,表层为1.5m~4m黑垆土;第二层为10m~5m风积黄土;第三层为70m~100m厚夹有十余层棕红色古土壤和钙质结核层,以下主要为伏于上部黄土层之湖积、洪积的砂砾石层。根据该区第四纪地质地貌条件,地下岩层包括黄土潜水层和砂砾石承压含水层。参照蓝田县地下水资源评价资料,黄土台塬区为潜水贫水区,承压水为富水区。承压水含水层埋深120m~200m,含水层厚度40m~60m,地下水流向基本与地势一致,水质较好。
3.1.2 井房设计
井房设计为砖混结构,尺寸为长3.3m、宽3.3m、高3.2m。
3.1.3 机井类型及设计出水量的确定
根据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和底板埋深,选择机井类型为管井。
参照附近机井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机井设计出水量Q≥32m3/h,水位降深S=32m,井含沙量小于1/10000。
管井结构包括井口、井壁管、过滤器和沉淀管及底座。
3.2.1 井孔和井管直径的确定
过滤器结构设计。据含水层和建井材料,选用钢筋砼管穿孔管缠丝过滤器。过滤器外径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Qt——管井的设计出水量,Q=32m3/h;
D1——过滤器外径,m;
Lg——过滤器有效过水长度,可按过滤器长度的85%计算,Lg=85%×40=34m;
N——过滤器进水面层的有效孔隙率,可按花管孔隙率的 50%计,N=50%×20%=10%;
Vg——允许过滤器进水流速,根据K=19m/d选择Vg=0.01m/s。
3.2.2 井孔直径校核
井孔直径应按过滤器外径确定,并以含水层最大允许流速进行校核,下部过滤器用滤水管外径为208mm,垫筋缠丝高度2×(6+4)=20mm,则过滤器外直径为D≥208+20=228mm。计算的最小井孔直径可选用250mm,上部安装内直径280mm,外直径350mm,加外封闭层厚度2×100=200mm,上部井孔直径则应为 D≥350+200=550mm,为下管方便,井孔直径设计值取600mm。
3.2.3 井孔深度及井管
参照项目区已成井的资料,水泵选择为200QJ32-175型,井深确定为200m。井孔深度由井壁管、过滤器和沉淀管的总长确定,黑管151m,过滤器长40m,沉淀管长8m,井管底座1m。根据井深、水质、技术和经济条件,选择井管为钢筋砼焊接管,砼标号C25,外径350mm,壁厚35mm,纵筋φ6mm,环筋φ4mm。
3.2.4 过滤器选择
根据含水层岩性,选择缠丝过滤器,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
3.2.5 过滤器设计
钢筋砼管(骨架管)圆孔直径d=20mm,纵向垫筋采用φ6mm,纵向垫筋间距为100mm,缠丝采用镀锌铁丝,缠丝间隙0mm~1.5mm,开孔率12%。
3.2.6 填砾设计
(1)滤料粒径
根据含水层颗粒粒径大小,选择填砾料粒径5mm~10mm。
(2)填砾厚度
根据含水层岩性为中、粗砾含水层,填砾厚度为120mm。
3.2.7 沉淀管设计
根据井深和含水层岩性,取沉淀管长度为8m的钢筋砼管,规格与井管相同。
3.2.8 井管外部封闭
用红粘土球封闭滤料顶部至井口段30m,剩余部分用一般粘土填实,在地面井周围浇注一层厚度为50cm混凝土。
施工方式要求采用上探300型钻机,严格按照《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施工,工序规范,成井质量符合要求。
项目区全部采用PVC低压暗管输水工程,工作压力0.32Mpa,每眼机井作为一个独立工程,单独进行灌溉,主管道与支管道作同管径轮灌设计,每眼机井可同时开两个出水口。
管道布设:采用单井管道系统,即一眼机井一套管道系统,单井管道系统结合原有机井位置、地势和作物种植等因素,采用树状管网布设。管道采用一级固定管道输水,支管地面移动软管,干管平行种植方向,支管垂直干管布置于地头,出水口间距一般在30m左右,支管间距50m~120m。在管道系统首部安装进排气阀、逆止阀、闸阀、流量计、过滤器等设备。具体布设详见项目村管网设计图。
灌溉方法:考虑到管理方便及当地灌溉习惯,采取每次开两个出水口轮灌的方法,即干管流量和支管相同,因此不必做轮灌组划分。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轻重缓急采用先经济后大田作物的轮灌方法,保证作物适时灌水。
配电设施:项目区内附近村庄有可利用的变压器,且变压器满足设计要求,不需要增容,故本次设计不考虑变压器。
蓝田县过去各地的灌溉工程基本为渠灌和管灌,大水漫灌不仅费水、费时、费劳,而且灌溉后易形成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2013年~2017年实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全县规划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45万亩,大力推行喷灌技术。喷灌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大于0.85,对于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喷灌均匀系数可达0.75,行喷式喷灌系统则可达到0.85。因此,该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县域农田灌溉现状,实现节水节地、节能高效的社会及生态效益。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