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峰 王 军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新奥法”指导地下工程施工时,通过监控量测获取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受力变形状态,可以指导施工,及时调整施工工艺、支护参数。由于实际施工过程的情况复杂,往往很难及时获得足够数量的量测数据,给施工方案的进行带来困难。而灰色理论就是一种针对少量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应用的方法之一。
现引用文献[1]中某市道路下穿人行通道工程隧道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检测值,来分析说明“灰色理论”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并选用相应改进方法。
则 x(1)(k),的白化形式为:
式中a、u为待定参数。
当k=2,3,…,n时,上式组成一个方程组:
求解微分方程得:
表1 原始测量沉降位移值
表2 模型精度等级表
随着地下工程的不断继续,地面持续下沉,从而监测所得地面下沉值越来越大;因此如果总是用最早的观测数据建立灰色模型,则模型的预测精度会越来越低。为了使预测结果尽量反应真实沉降情况,则需对原始建模数据序列进行“新陈代谢”式更换,从而不断剔除旧数据,吸纳新数据,使所得观测数列值始终是最新的。本文采用等步长动态灰色模型,即每次建模数据系列的长度(n值)不变。鉴于灰色模型最小数据量为4,故本文n取了4、5、6三个步长值进行对比分析。
GM(1,1)模型精度的检验方法,通常有三种: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本文采用后验差检验法。
后验差检验法如下,设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残差序列为:
计算后验差比值:C=S2/S1
表3 n=4、5、6时模型预测值与残差
图1 n=4、5、6时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图
图2 n=5时引入缓冲算子前后动态灰色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图
本文灰色模型n取了4、5、6三个步长值进行对比分析。经计算得,n=4时,C=0.194 ,P=1.00;n=4 时,C=0.212,P=1.00;n=4时,C=0.221,P=1.00。不同n值的模型预测值与残差计算成果见表3,不同n值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对比,见图1。
由表3中不同步长所对应的C、P值可以看出,所有模型精度均属于“1级(好)”,同时又可以看出,随着n值增加,C值相应减小,说明灰色模型中,及时快速地更换信息才能更好的显示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从而做出更好的预测。从图1可以看出,n值取4、5、6时,各模型预测值基本差不多,随着步长增长,预测值与真实值吻合度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因此,灰色模型预测地面沉降位移时,并非步长越大预测能力越精准。
从图2中明显可以看出,引入缓冲算子后,预测值整体趋势比未引入时更加平缓,更加接近真实值。特别是当测量值出现跳跃点后,引入缓冲算子的模型预测值虽然不能避免受其干扰波动,但能很快减小跳跃波动对预测的影响。因此,对于真实测量值时不时有跳跃现象的数值,引入缓冲算子中的弱化算子,有助于减小跳跃现象带来的预测干扰。
随着人口的增加,地面利用率日益提高,地下工程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作为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开挖监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地面下降等数据量测结果通常并没有呈现很好的规律性,因此,通过数值拟合等方式进行预测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不可行。而作为不确定数学领域的“灰色理论”有一定的优势,它的特点之一便是少数据,这正好满足开挖过程数据测量点难以密集分布的开挖现状,使得开挖预测的精度有所提高。
表4 n=5时使用缓冲算子前后模型预测值与相对误差
但是,灰色理论也有其本身的固有缺点,该理论虽然可以用于开挖及沉降预测,但只适用于短期预测,一旦涉及长期预测,其精度就非常小,因为一般地下开挖过程中,沉降等值慢慢趋于平稳,而灰色模型预测是呈指数增长型的数据系列,最终系列数据会越来越大,趋于不平稳,这与现实非常不符。可以通过相应的数学手段修改模型,使得最终的模型预测值趋于稳定。不同的工程实例,对同样的数学模型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面对各种实例时,需要研究其内在规律,选择合适的模型。陕西水利
[1]高旭光,高飞.基于动态灰色模型的地下工程地面沉降预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李涛,等.基于新陈代谢的动态灰色模型及其应用[J].城市勘测,2008(04).
[3]潘华志,等.动态灰色模型在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7(04).
[4]吴国平,王振波.地下工程开挖位移的灰色理论预测模型 [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02).
[5]莫勋涛.灰色动态模型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1(02).
[6]汤晓辉,等.浅论隧道工程新奥法与监控量测[J].企业技术开发,2010(06).
[7]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