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宋凤丹,陈昊,周运禄,齐随涛,杨伯伦
(西安交通大学化工系,陕西 西安 710049)
太阳能电池发电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光伏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硅基太阳能电池,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等优势[1],但由于其建立在对大量硅晶材料需求的基础上,导致成本比较高[2],不能有力地和化石能源竞争,这成为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3]。为了寻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探索过程中,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特殊的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4]。
量子点是指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子玻尔半径的准零维纳米晶粒,其内部的电子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限制[5]。将量子点作为敏化剂附着到半导体光阳极上即称为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相比而言,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如下优势:①可以通过调控量子点的尺寸改变量子点的带隙,从而拓宽吸光范围;②可以吸收一个高能光子产生多个电子-空穴对即多激子效应[2];③量子点具有很大的消光系数和本征偶极矩,便于电子-空穴快速分离;④电子给体和受体材料的能级匹配容易实现[6];⑤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这些特殊的优势使得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效率可以达到44%[4],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图1 为QDSSCs 的工作原理示意图[7]。以I-/I3-电解质体系为例,光激发电子传输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①量子点受光激发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同时产生电子-空穴对;②激发态的量子点将电子注入到半导体的导带中(电子注入速率常数为kinj);③半导体导带中的电子在纳米晶格中传输到后接触面而流入到外电路中;④光阳极纳米晶格中传输的电子与进入其中的氧化态电解质复合(速率常数为ket);⑤导带中激发态的电子与氧化态量子点(空穴)发生复合(电子逆反速率常数为kb);⑥氧化态的电解质扩散到对电极上得到电子再生;⑦还原态的电解质还原氧化态的量子点使量子点再生;⑧导带中激发态的电子被氧化态的电解质还原。
图1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7]
由图1 可知,对于量子点敏化半导体,被光激发的是量子点,而不是半导体,激发态量子点将电子注入半导体的导带,促进了量子点电荷的分离,也同时相当于扩展半导体的吸光范围。由步骤①、②、③、⑥、⑦构成了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完整过程。而④、⑤、⑧三步为电荷的复合,此过程阻碍了电子传输到外电路,降低了光转换效率[2,4]。另外,激发态量子点的寿命和传输速率对转换效率非常重要。上述②、⑤两步决定电子的注入效率, 电子注入速率常数kinj与电子逆反速率常数kb之比越大,电解质还原氧化态量子点的速率越大[8],电子-空穴对复合的机会越小,转换效率就越高。电子在纳米晶格中传输速率越大,电子与氧化态电解质复合的速率常数ket越小,光生电流就越大。Tvrdy等[8-9]报道了电子注入到光阳极导带中的时间约为1010~1011s-1,而空穴的注入时间约为107~109s-1,前者比后者快,这将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但电子在半导体纳米晶格中的传输速率比电子、空穴的传输速率都小,会使复合的机会增大[10]。根据以上分析,如何避免和减少复合是提高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这将在下文进一步分析。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由半导体光阳极、量子点敏化剂、电解质、导电玻璃、对电极组成(见图2)。
图2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4]
半导体光阳极是QDSSCs 的主要部件,它不仅为电子传输提供通路,也是量子点敏化剂附着的载体[11]。具备快速传输电子的能力和优良的敏化剂吸附能力的光阳极需要具备以下特性:①良好的光透过率,以便于内部的光敏剂吸收到光并被激发;②大的比表面积,以吸附足够的敏化剂,提高吸光率;③大的孔隙率,以便于电解液渗透到其内部;④良好的传导性,以确保电子快速传输到导电玻璃上继而传输到外电路[2]。
目前研究较多的光阳极材料是TiO2[12]。其他的宽带隙半导体如ZnO、SnO2、Nb2O5、CdO、CeO等也是很有潜力的光阳极材料[2]。Jin-nouchi 等[13]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的TiO2介孔纳米薄膜作为光阳极,然后用连续离子层吸附法将CdS 量子点吸附在TiO2介孔膜上,所得电池效率为2.51%。TiO2异质结的存在可以保证电子在量子点和半导体之间的快速传递。Lee 等[14]将制备的PbS-Hg 量子点敏化在有异质结的TiO2光阳极上,电池效率提高 到5.6%。Wang 等[7]将ZnO 制备成纳米棒阵列,然后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ZnO 上负载CdTe 量子点,将其做为电池的光阳极结构,得到了优异的光电 性能。
量子点敏化剂是QDSSCs 吸收光子的关键部分。通常将其沉积到纳米结构的半导体光阳极上以扩大吸光范围,提高光转换效率[15]。量子点须具备以下特性:①很好的光吸收特性,尤其在可见光区有较宽的光波吸收范围和较高的吸收强度;②较长的电子激发态寿命和较高的载流子(电子、空穴)传输效率;③与半导体光阳极能级相匹配,以保证激发态电子能快速注入半导体的导带;④氧化还原过程中电势相对较低,以使电子在转移过程中的自由能较小;⑤激发态和氧化态的稳定性较高;⑥能直接或间接的连接在半导体光阳极上。
量子点通常是ⅡB-ⅥB 族和ⅢB-ⅤB 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常用的量子点有CdS、CdSe、CdTe、PdS、PdSe、InAs、InP、CuInS2等。为了达到敏化效果,量子点的带隙宽度不宜太大,一般在1.1~1.4 eV 范围内,量子点的价带要比电解质的氧化还原电势低,导带要比光阳极半导体的导带高[5]。研究表明,带隙宽度与激子玻尔半径的平方成反比关系,即Eg∝1/r2[16]。带隙宽度越大,意味着量子点激发所需的能量越大。因此,量子点的吸光范围可以通过调控其尺寸而进行调节。大多数半导体材料的激子玻尔半径在1~10 nm 范围内,如CdS 为3.1 nm,Si 为4.2 nm,CdSe 为6.1nnm。但另一些半导体的激子玻尔半径很大,如PbS 为20.4 nm,PbSe 为46 nm,InSb 为67.5 nm。
电解质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将量子点价带上的空穴向外传递,以减少空穴密度从而降低激发态电子与空穴复合的概率[17]。因此,电解质对氧化态量子点的还原速率必须大于量子点本身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Wolfbauer 等认为[18],理想的光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应具有如下特性:①溶解度高,以确保足够浓度的电子从而避免扩散阻力;②氧化还原电势较低,以使电池的开路电压较大;③氧化/还原介质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较大;④对光无特征吸收峰;⑤不会对光阳极、量子点、对电极等产生腐蚀,稳定性好;⑥自身氧化还原过程要快,以利于电子的传输。
根据相态的不同,QDSSCs 中的电解质可以分为液态电解质、准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19]。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液态电解质I-/I3-体系、S2-/Sn2-多硫体系等。常用的固态电解质有无机P 型电解质CuI和CuSCN。准固态电解质,例如离子液体凝胶基,可以大幅度提高电解质的填充因子,但会牺牲部分转化效率[20]。
导电玻璃在QDSSCs 中的主要作用是使光透过并收集来自半导体的电子以传输到外电路。高效率的导电玻璃需要以下特性:①光谱透过率高,以充分利用太阳光;②导电性能好,可以将光阳极的电子收集起来并迅速传输到外电路;③适当的雾度,以提高对透过光的散射能力,增加光阳极和敏化剂的吸光能力;④耐酸碱性好。
常用的导电玻璃有铟掺杂氧化锡(ITO)和氟掺杂氧化锡(FTO),其中ITO 的电阻会随高温煅烧而上升,而FTO 的电阻基本不变。由于半导体的制备过程中可能需要高温处理,而通常此时的半导体是负载在导电玻璃上。因此,为了减小电阻,增大光电流,一般选择FTO。
对电极的作用是将电子传输到电解质中以还原其中的氧化还原电对,实现循环回路。对电极上电荷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QDSSCs 电流的大小。QDSSCs 通常以Pt 作为对电极,但Pt 与电解质界面处的电荷迁移阻力大,易污染且成本高。为了进一步优化电池效率,近年来有关对电极材料研究也备受关注。Fan 等[21]将多孔碳作为QDSSCs 的对电极获得了4.36%的转换效率,他们认为多孔碳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不仅有利于电子的传输,还能使电解液充分扩散到其内表面被电子快速还原。
量子点敏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原位生长法和非原位生长法两种。
原位生长法是在光阳极半导体上直接生长并沉积量子点的一种方法,所得量子点尺寸可控,可以均匀而紧密地吸附在半导体光阳极上,且重复性好、产率稳定。主要包括化学浴沉淀法(chemical bath deposition,CBD)和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successive ionic layer absorption and reaction ,SILAR)。CBD 是将半导体薄膜在前体混合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取出后清洗、干燥,可根据需要重复若干次。该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但量子点中易掺入杂质、部分沉淀会被洗涤溶解[22]。Tang等[23]采用一步CBD 法在TiO2纳米管上合成了CdS量子点,发现在乙醇为溶剂的温和条件下,CdS/TiO2在可见光下光学活性提高很多,这可能是CdS 在TiO2表面的吸附很好,有助于该体系在可见光下的激子寿命延长。Tak 等[24]通过两步CBD 在ZnO 纳米线上合成了CdS 量子点,发现量子点的尺寸和沉积密度随着溶液浓度和沉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有所增强。
SILAR 是在氧化物半导体上进行连续反应。将半导体薄膜在阳离子反应物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以除掉表面多余反应物,随后在阴离子反应物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形成一定尺寸的量子点,即完成一次沉积循环,经过多次沉积循环后可形成多层沉积。杜运兴[25]用SILAR 制备了分散性好,粒径在3.3 nm 左右,立方晶型的ZnS量子点。Kortan 等[26]用此方法合成了粒径约为4.5 nm,结构近似球形的CdSe/ZnS 核壳结构量子点。Lee 等[14]用SILAR 在TiO2纳米棒上合成了CdSe 量子点,并进一步通过钴掺杂优化后得到电池的效率超过4%,他们发现量子点的尺寸和沉积密度受沉积循环次数的影响。
图3 CdS-CdSe 共敏化量子点在TiO2 介孔薄膜上的原位 生长过程[27]
除此之外,也有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的报道。图3 为CdS-CdSe 共敏化量子点在TiO2介孔薄膜上 的原位生长过程。先由SILAR 在TiO2介孔薄膜合成CdS 量子点,在此基础上通过CBD 合成CdSe量子点,其对应的电池转换效率为4.62%[27]。
非原位生长法是先合成量子点,再将量子点沉积到半导体光阳极上。有直接吸附和连接剂辅助吸附两种。若合成量子点的溶剂为有机相,通常量子点会直接吸附在光阳极上。这是因为有机相合成的量子点的表面通常会被一层长链的有机分子所包覆,比如烷基胺、烷基膦和烷基膦氧化合物等,这些有机分子可以直接吸附在半导体光阳极上。通过控制溶剂、反应温度、前体浓度等可有效控制量子点的形貌和尺寸,而且所得产物在多种非极性溶剂中的分散性都比较好。然而,这些长链分子会使量子点与半导体光阳极之间的电荷转移率降低,而且这种依靠长链分子直接吸附也使得量子点覆盖率降低,进而降低转化效率。王海平[28]通过有机溶剂热解法在硫代二丙酸、己二酸二葵酸和三辛基氧化磷混合溶剂中合成CdSe 量子点,发现量子点与配位体(三辛基氧化磷)络合,在量子点表面形成一层有机物外壳,这层外壳能防止生成的量子点进一步生长和量子点之间的团聚。随后通过非原位生长法将CdSe量子点沉积在ZnO 纳米棒上,为了增加导电性,用3-巯基丙酸作为置换剂置换出量子点表面的长链,由此组装的电池效率达到0.47%。
若合成量子点的溶剂为水相,通常会采用连接剂辅助吸附法,它通过双官能团短链分子连接量子点与半导体。这是因为水相合成的量子点表面通常被水溶性双官能团分子包覆,它们可作为连接剂分子吸附到半导体光阳极的表面。连接剂分子不仅影响量子点的负载量,还会影响电荷的传输、分离、复合。Margraf 等[29]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模拟了半胱氨酸(Cys)作为连接剂分子链接TiO2和CdSe量子点的作用,发现Cys 分子不仅控制着QDs 的沉积,而且由于Cys 的两性离子结构使其与TiO2之间稳定的吸附形式有利于电子的快速传输。他们还通过实验制备了以Cys作为连接剂分子链接TiO2半导体和ZnS 包覆CdSe 作为量子点构成光阳极的QDSSCs(如图4 所示),其效率可达到2.7%。Yun等[30]将合成的CdSe 量子点在K2S 的甲酰胺溶液中通过S2-原子配体连接到TiO2光阳极上,不仅提高了电子在量子点和半导体之间的传输速率,还提高了电解质还原氧化态量子点的速率。
图4 Cys 链接CdSe-ZnS 量子点和TiO2 半导体的QDSSCs[29]
目前,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实际效率最高达到7%左右,与理论效率44%还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光电转换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被光激发的电子在到达外电路之前,会产生多种复合。它可能与氧化态量子点即空穴复合,还可能会与氧化态电解质复合,或者与量子点的表面态复合[31]。这些复合使被激发的电子未传输到外电路就损失,一方面,导致电子注入效率Φinj降低,另一方面也减小了电荷收集效率,从而降低了入射光的光电转化效率(IPCE),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式(1)
其中LHE(λ)是入射光捕获效率,ηcoll是电荷收集效率[32]。
电子与半导体导带之间的距离对电子注入速率和时间影响较大。量子点的附着厚度和连接剂分子的种类会影响二者的距离。而量子点的附着厚度与量子点制备方法、量子点的尺寸和种类有关。此外,Haque 等[33-34]指出,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电荷的运输速率和复合速率之比,其中复合速率是各种复合过程速率的加和。复合过程越多,速率越大,二者之比越小,电池的性能越差。
高性能电解质的缺乏是限制电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来源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I-/I3-体系,对很多量子点的腐蚀作用较强,从而导致光电流下降很快[18]。Lee 等[35]开发的多硫电解质虽改善了量子点稳定性问题,但由于该电解质溶剂中含水,而水的较大的表面张力使其难于渗透到半导体的膜孔中,导致电解质不能和光阳极紧密接触,影响其对空穴的还原,进而使得电池的填充因子和电压降低。用醇类作为溶剂又会产生电解质在醇中的解离能力差的问题。另外,反应产生的单质硫若不能迅速离开界面,就会限制Sn2-对量子点/电解质界面的靠近,进而降低氧化态量子点被还原的速度,增加电子和硫单质的复合概率。徐雪青等[36]指出多硫电解质的扩散阻力较大,会使电池的串联电阻增大,填充因子减小。史继富等[37]研究了温度对多硫电解质导电性能及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发现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电解质的电导率但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却逐渐降低。Larramona等[38]将CdS 量子点吸附在多孔TiO2薄膜上,以P型无机物CuSCN 作为固态电解质制备了固态光伏电池,其转化效率仅为1.3%。可见,虽然一些研究者尝试改进多硫电解质的性能或开发新的电解质,但稳定高效的电解质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光阳极上量子点的附着率低是限制QDSSCs 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光阳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不大,虽然有些学者通过制备纳米结构和介孔结构材料尽可能的增大其比表面积,但相比于染料敏化剂,量子点敏化剂的尺寸比较大,进而导致其附着量远低于染料敏化剂。
此外,电子在光阳极半导体传输中遇到结构中的缺陷易损失。通常认为电子传输是浅陷阱间的一系列跃迁,一个电子产生后要经过103~106个纳米粒子才能到达收集电极,在这一系列的跃迁过程中,电子有可能会产生复合[39]。为了减少复合过程,可采用减少电子传输经过的纳米粒子的数量以减少复合,但无序纳米结构的光阳极很难实现这点。很多学者尝试制备有序的纳米结构以减少电荷的复合。但目前看来,广泛应用的光阳极材料TiO2很难生长成各项异性的纳米线或纳米棒。McPeak 等[40]采用CBD 合成了各向异性良好的ZnO 纳米线,但其在电解质中的耐腐蚀性较差,用其作为光阳极的电池效率并不高。
通过对量子点表面钝化以改善量子点复合是常用的改性方法之一。常用的表面钝化方法包括对量子点表面分子直接改性和在量子点表面沉积另一种半导体材料。其中,连接剂分子辅助连接在量子点表面属于对量子点表面分子直接改性。Shalom 等[41]将CdS 量子点附着在介孔薄膜上,得到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24%,若进一步在CdS 表面沉积一层ZnS 钝化层可以减少量子点表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进而提高转换效率。
另一种常用改性QDs 的方法是金属掺杂。量子点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可通过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浓度进行调节,这是因为掺杂物会在量子点的禁带中形成新的能级从而改变了电荷分离和复合动力学。例如,CdS 量子点中掺杂Mn,Mn 在CdS量子点的禁带中产生的中间能级可以捕获激发态的电子,降低电子-空穴对和电子/电解质的复合[42-43]。Zhang 等[44]报道Mn 掺杂后ZnSe 量子点的荧光间歇性提高,这可能是由Mn2+与量子点的强耦合作用引起的。Mn 掺杂不仅减少了复合,增大了短路电流,还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使光阳极的电子积累增多,使费米能级更负。
此外,同时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材料制备的量子点或同种类型不同尺寸的量子点,进行量子点的共敏化也是扩宽可见光吸收范围和强度的有效方法。比如,CdS 的导带底比TiO2的高,电子注入速率高,但CdS 的禁带宽度为2.40 eV,只能吸收波长小于550 nm的可见光。CdSe的导带底比TiO2的低,电子注入速率低,但其禁带宽度为1.74 eV,可以吸收波长小于720nm 的可见光[45]。Lee 等[46]将CdS 量子点和CdSe 量子点依次沉积到TiO2薄膜上形成量子点共敏化结构的TiO2/CdS/CdSe 太阳能电池,所得电池的光电流为 14.9mA/cm2,是TiO2/CdS 或TiO2/CdSe 电池电流的3 倍。同时,若再在量子点表面沉积一层ZnS 薄膜钝化层,电池的产氢速率得到了更大提高[5.4 mL/(cm2·h)]。Kamat等[47]将不同尺寸的CdSe 量子点共敏化吸附在TiO2纳米颗粒上,利用量子尺寸效应调节电子从量子点到光阳极的注入速率,同时扩大吸光范围,从而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如图5 所示。随着量子点尺寸的减小,其禁带宽度增加,电子注入速率加快。
原位合成量子点常会出现半导体的表面孔洞被阻塞的情况,这使得电解质不能有效的进入半导体孔洞深处进行还原反应,进而导致电荷的复合。使用非原位法合成量子点时,引入双官能团的连接剂分子又会影响电荷的分离、复合和传递[28]。Williams等[48]认为连接剂分子是影响量子点复合动力学的主要因素,他们以三辛基氧化膦作为连接剂分子连接在CdSe 量子点上,通过实验和定量动力学模型 表明随着三辛基氧化膦浓度的增加,配体与量子点之间的成键数目增加,光致发光的范围减小但强度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电子是在配体与量子点形成的反键轨道之间传递,进一步说明连接剂的浓度对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动力学影响很大。因此,寻找合适的连接剂分子,在提高量子点负载量的同时,还能缩短电子的传输距离,降低传导阻力,提高导电能力,进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图5 两种不同尺寸的CdSe 量子点共敏化吸附在TiO2 纳米颗粒上[47]
将半导体制成有序的纳米结构不仅会提高量子点的负载量,还能为注入电子提供直接的传输路径,降低电荷的复合,改善电子的传输效率[49-50]。这是因为单晶的有序纳米结构可以使电子通过导带的扩展态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机制与无序纳米粒子中的跳跃机制不同。电子在纳米线中的传输速率远大于无序纳米粒子中的传输速率。近年来,ZnO 作为光阳极材料备受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在ZnO 中的迁移率是TiO2的4 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ZnO易生长成各向异性的有序纳米结构,且其表面更易修饰。然而,ZnO 作为光阳极的效率并不高。对此,可将ZnO 电极的表面进行钝化,提高量子点在其表面的分散度,延长电子的寿命、抑制电荷的复合。另外,还可在纳米线或纳米棒的表面再生长分级结构,这样不仅能保持有序结构,还能提高表面积,进而提高量子点的负载量和转换效率。
近年来,由于量子点的特殊优势,比如量子限域效应、多激子效应、成本低廉、稳定性好等,QDSSCs 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电池实际效率相比于理论效率(44%)还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由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电解质的性能不佳、光阳极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的。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讨QDSSCs 中电荷的传输机理及电荷的复合机制;开发新的量子点合成技术,在减少量子点表面缺陷的同时,保证量子点与光阳极之间的良好接触;探索合适的半导体材料种类和结构,以及高性能的电解质。以上相关研究,将会为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启迪。
[1] 李怀辉,王小平,王丽军,等. 硅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进展[J]. 材料导报,2011(19):49-53.
[2] 宋鑫.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及光电转换性能的改进[D]. 天津:天津大学,2010.
[3] 车玉萍,翟锦. 新型纳米材料/结构在光电转化中的应用[J]. 中国科学:化学,2015(3):262-82.
[4] Tian J,Cao G.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J]. Nano Rev.,2013,4:22578.
[5] 杨健茂,胡向华,田启威,等.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11,25(23):1-4.
[6] 孟庆波.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技术概况[J]. 新材料产业,2013(3):61-63.
[7] Wang H,Luan C,Xu X,et al. In situ versus ex situ assembly of aqueous-based thioacid capped CdSe nanocrystals within mesoporous TiO2films for quantum dot sensitized solar cells[J]. J. Phys. Chem.C.,2011,116(1):484-489.
[8] Tvrdy K,Kamat P V. Substrate driven photochemistry of CdSe quantum dot films:Charge injection and irreversible transformations on oxide surfaces[J]. J. Phys. Chem. A,2009,113(16):3765-3772.
[9] Tvrdy K,Frantsuzov P A,Kamat P V.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from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to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11,108:29-34.
[10] Chakrapani V,Baker D,Kamat P V.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e sulfide redox couple (S2-/Sn2-) in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J]. J. Am. Chem. Soc.,2011,133:9607-9615.
[11] 毛永强. 量子点材料的结构设计、生化分析及光电转换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2.
[12] 黄婵燕,陶俊超,刘玉峰,等. TiO2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上海有色金属,2011(02):89-94.
[13] Jin-nouchi Y,Naya S,Tada H.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 using a photoanode prepared by in situ photodeposition of CdS on nanocrystalline TiO2films[J]. J. Phys. Chem. C,2010,114(39):16837-16842.
[14] Lee H,Wang M,Chen P,et al. Efficient CdSe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 prepared by an improved successive ionic layer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process[J]. Nano Lett.,2009,9(12):4221-4227.
[15] 孟庆波. 二十年磨一剑:新型太阳能电池[J]. 化学学报,2015(3):161-162.
[16] 吴晓春,陈文驹. 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理论研究的进展[J]. 物理,1995(4):218-223.
[17] Lan J,Wei T,Feng S,et al. Effects of iodine content in the electrolyte on the charge transfer an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under low light intensities[J]. J. Phys. Chem. C,2012,116(49):25727-25733.
[18] Wolfbauer G,Bond A M,MacFarlane D R. A channel flow cell system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test the efficiency of redox shuttles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J]. Sol. Energy Mater. Sol. Cells,2001,70:85-101.
[19] 舒婷.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程师, 2013,27(4):42-44.
[20] Wang X,Zhu H J,Xu Y M,et al. Aligned ZnO/CdTe core-shell nanocable arrays on indium tin oxide : Synthesis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J]. ACS Nano,2010,4(6):3302-3308.
[21] Fan S,Fang B,Kim J H,et al. Ordered multimodal porous carbon as highly efficient counter electrodes in dye-sensitized and quantum dot solar cells[J]. Langmuir,2010,26(16):13644-13649.
[22] 蔡小梅,陈福义,介万奇. SiO2/CdS 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J]. 功能材料,2006(08):1201-1203.
[23] Tang Z,Yin X,Zhang Y,et al. Synthesis of titanate nanotube CdS nano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J]. J. Inorg. Chem.,2013,52(20):11758-11766.
[24] Tak Y,Hong S J,Lee J S,et al. Solution-based synthesis of a CdS nanoparticle/ZnO nanowire heterostructure array[J]. Cryst. Growth Des.,2009,9(6):2627-2632.
[25] 杜运兴. ZnS 荧光量子点的油水界面法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11.
[26] Kortan A R,Hull R,Opila R L,et al.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cadmium selendie on zinc sulfide quantum crystallite seeds,and vice versa,in inverse micelle media[J]. J. Am. Chem. Soc.,1990,112(4):1327-1332.
[27] Tian J,Gao R,Zhang Q,et al.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CdS/CdSe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 via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quantum dots in TiO2film[J]. J. Phys. Chem. C,2012,116(35):18655-18662.
[28] 王海平. 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 兰州:兰州大学,2010.
[29] Margraf J T,Ruland A,Sgobba V,et al.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Understanding linker molecules through theory and experiment [J]. Langmuir,2013,29(7):2434-2438.
[30] Yun H J,Paik T, Edley M E,et al. Enhanced charge transfer kinetics of CdSe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 by inorganic ligand exchange treatments[J].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4,6(5):3721-3728.
[31] Huang Q,Li F,Gong Y,et al. Recombination in SnO2-based quantum dots sensitized solar cells:The role of surface states[J]. J. Phys. Chem. C,2013, 117(21):10965-10973.
[32] 吴春芳,魏杰.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 功能材料,2013,44(1):1-7.
[33] Haque S A,Palomares E,Cho B M,et al. Charge separation versus recombination in dye-sensitized nanocrystalline solar cells:The minimization of kinetic redundancy[J]. J. Am. Chem. Soc.,2005,127(10):3456-3462.
[34] Haque S A,Tachibana Y,Willis R L,et al. Parameters influencing charge recombination kinetics in dye-sensitized nanocrystallinetitanium dioxide films[J]. J. Phys. Chem. B,1999,104(3):538-547.
[35] Lee Y L,Chang C H. Efficient polysulfide electrolyte for CdS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J]. J. Power Source,2008,185(16):584-588.
[36] 徐雪青,史继富,徐刚,等. 一种用于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基于硫基离子液体的多硫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2097213A[P]. 2011-06-15.
[37] 史继富,樊晔,徐雪青,等. 制备条件对Cu2S 光阴极性能的影响[J].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4):857-864.
[38] Larramona G,Choné C,Jacob A,et al. Nanostructured photovoltaic cell of the type titanium dioxide,cadmium sulfide thin coating,and copper thiocyanate showing high quantum efficiency[J]. Chem. Mater.,2006,18(6):1688-1696.
[39] Kopidakis N,Benkstein K D,van de Lagemaat J,et al. Transport-limited recombination of photocarriers in dye-sensitized nanocrystalline TiO2solar cells[J]. J. Phys. Chem. B,2003,107(41):11307-11315.
[40] McPeak K M,Baxter J B. ZnO nanowires grown by 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in a continuous flow microreactor[J]. Cryst. Growth Des.,2009,9(10):4538-4545.
[41] Shalom M,Dor S,Rühle S,et al. Core/CdS quantum dot/shell mesoporous solar cells with improved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using an amorphous TiO2coating[J]. J. Phys. Chem. C,2009,113(9):3895-3898.
[42] Santra P K,Kamat P V. Mn-doped quantum dot-sensitized solar cells:A strategy to boost efficiency over 5%[J]. J. Am. Chem. Soc.,2012,134(5):2508-2511.
[43] Yang H,Holloway P H,Santra S. Water-soluble silica-overcoated CdS:Mn/ZnS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J]. J. Chem. Phys.,2004, 121(15):7421-7426.
[44] Zhang Y,Gan C,Muhammad J,et al. Enhanced fluorescence intermittency in Mn-doped single ZnSe quantum dots[J]. J. Phys.Chem. C,2008,112(51):20200-20205.
[45] Kongkanand A, Tvrdy K,Takechi K,et al. Quantum dot solar cells:Tuning photoresponse through size and shape control of CdSe-TiO2architecture[J]. J. Am. Chem. Soc., 2008,130(12):4007-4015.
[46] Lee Y,Chi C,Liau S. CdS/CdSe co-sensitized TiO2photoelectrode for efficient hydrogen generation in a 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J]. Chem. Mater.,2009,22(3):922-927.
[47] Kamat P V. Quantum dot solar cells: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as light harvesters[J]. J. Phys. Chem. C,2008,112(48):18737-18753.
[48] Williams E S,Major K J,Tobias A,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influence of TOPO on exciton recombination dynamics in colloidal CdSe quantum dots[J]. J. Phys. Chem. C,2013,117(8):4227-4237.
[49] Kamat P V,Christians J A,Radich J G. Quantum dot solar cells:Hole transfer as a limiting factor in boosting the photoconversion efficiency[J]. Langmuir, 2014,30(20):5716-5725.
[50] 杨祚宝. TiO2纳米管的结构修饰、改性及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D]. 上海:上海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