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志威
【摘要】目的 观察对于冠心病的患者,使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的疗效,测评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都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再联合冠心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8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的患者,使用冠心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能够在保证较高的安全性的基础上,获得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有非常积极的重大影响力。
【关键词】冠心病;冠心丹参滴丸;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药物种类繁多[1]。本文研究当中,针对冠心病的患者,使用冠心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取得可观疗效[2],现将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治疗冠心病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临床诊治,均符合冠心病疾病的标准。将这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0.36±7.56)岁。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0.15±7.74)岁。对两组冠心病疾病患者的性别、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两组冠心病的患者,都采取常规药物[2]治疗,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与硝酸酯类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联合冠心丹参滴丸进行治疗,冠心丹参滴丸用药方式为10粒/次,3次/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两组冠心病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实施对应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和生命体征,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以此作为观察指标。
1.3.2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冠心病疾病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效果,将其分为3个等级标准[3]。
显效: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病情消失。
有效: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有所改善,病情偶有发作,但发作次数和时间有所减少。
无效: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病情发作情况没有改善,严重者病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把所有的数据录入到SPSS 20.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冠心病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等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根据结果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2.8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是由心肌短暂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的加大,冠心病成为临床老年人的常见病发证之一,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冠心丹参滴丸[4]是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一种药物,其主要的中药成分包括降香、丹参、三七。其中降香作为佐使,具有调节患者血液循环的功效,能够保证较好的抗凝作用。丹参作为臣药,可以调节患者微循环中的血流速度,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减少形成冠状动脉、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三七作为君药,可以改善患者的ATP酶的活性,消除患者体内的自由基,扩张患者的心脑血管。三味药共同作用,可以达到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目的[5]。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冠心病的患者,在采取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2.86%,而对照组冠心病的患者,不使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仅有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的患者,使用冠心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能够在保证较高的安全性的基础上,获得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有重大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 勇,李中峰,陈建新,等.基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血清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的研究[J].分析化学,2011,39(8):1274-1278.
[2] 赵慧辉,杨 帆,王 伟,等.无标记定量法研究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的差异蛋白质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31(2):285-292.
[3] 高阅春,何继强,姜腾勇,等.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2,27(3):178-181.
[4] 谢亚利.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11-13.
[5] 何英泉,曹中有,李阿平,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