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政
宋代的党争,早在开国之初,宋太祖就有所预感和警觉。建隆三年(962),针对官员产生最重要来源的科举考试,赵匡胤明令:“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从开宝六年(973)起,赵匡胤又将殿试确立为定制,通过这一形式强调中试者皆为皇帝所钦点。由“座主门生”变为“天子门生”,名称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赵匡胤试图强化皇权存在,弱化座师色彩,打破因科举而形成师生、同门朋党的努力。
然而,与此同时,宋代的党争之因,恰恰也正是宋太祖在一开始确立治国方针时就已种下的。赵匡胤本是一介武夫,非凭文德,非借武功,仅仅是手握军权便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身的方式骤登大位,如何安抚昔日的同僚,如何扭转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这成了他费尽心思解决的问题。为此,他采取了重文抑武的政策,极力提高文臣地位,“恩逮于百官惟恐其不足”,以至于后世不约而同地评价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正是在这样宽松的政治氛围下,宋代大臣的政治地位达到了顶点,这一方面成就了一幕幕名臣云集、群英荟萃的盛况;另一方面也导致朝廷重臣竞相以权力追逐为中心,深陷党争而不以为意。
基于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考核侧重于动态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操作任务完成情况;结果考核侧重于静态考核,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的理解及技能掌握程度进行终结评价(见表2)。
党争在某种程度上竟成了皇帝驭下的政治手腕。如宋真宗曾一语道破天机:“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就是说,要通过党争使大臣“异论相搅”、相互牵制,如此,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才可“居上”裁判,从而牢牢将权柄掌控手中。这也是为什么宋代的皇帝们尽管常常苦恼于朝政之争,却总要多多少少保留一些“反对派”在朝廷里,以防止一方坐大。
可以说,党争贯穿了有宋一代的始终,成为宋代最突出的政治生态。特别是在宋太祖、宋太宗两位政治强人相继去世后,党争之乱渐次蔓延、愈演愈烈,遂至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天我们回顾北宋党争这段历史,有什么是仍然值得记取的呢?
熙丰党争中,对立双方,王安石坚毅果敢,司马光宅心仁厚,二人俭朴守节、夙夜为公的道德品行,连彼此的反对者都不得不叹服,但就是这样两个人,最后却闹到形如仇敌、水火不能相容。
庆历党争中,范仲淹固然“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吕夷简亦是一代名相,二人虽然在后来关系有所缓和,但此前的争斗已使彼此大伤元气,并不可挽回地损害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进程。
首先,争鸣是好事。如果我们将党争理解为不同派别关于治国理念、施政方针的政见之争,那么,这种争鸣不但不是坏事,而且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完善。毕竟,比起众说纷纭,鸦雀无声更加可怕。这也是有人甚至将北宋党争比作古代政党政治雏形的原因。事实上,勇于回应、善于汲取不同意见,无疑是一切成功政治家胸怀与智慧的体现,也是一切成熟政策的共同特征,这正是争鸣的积极意义所在。
如果说政治斗争在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北宋的党争,最让人痛心和不解的,却是“好人”之间的争斗。
当然,如果因此认为党争专指新党对旧党的迫害,那就大错特错了。新党在台上,对旧党固然步步紧逼,而旧党一旦得势,对新党的围剿同样毫不手软。例如,以立碑刻名的形式进行羞辱便非新党所发明。在“元祐党籍碑”之前,旧党就曾开列王安石、章悖等60 人名单,“榜之朝堂”公开羞辱。同样,对反对一方加以文字构陷,旧党也不遑多让。如旧党针对新党人物蔡确所制造的“车盖亭诗案”,比之苏轼“乌台诗案”,手段一样低下,一样上不了台面。
宋真宗时期,王钦若对寇准暗中倾轧,以寇准罢官而告终。宋仁宗时期,吕夷简与范仲淹明争暗斗,导致“庆历新政”半途而废。宋神宗以降,围绕变法产生的新旧党争,更是将党争引向高潮。先是熙宁、元丰年间,新党在神宗支持下排斥旧党,神宗死后,哲宗继位,改元元祐。由于哲宗年幼,朝政由高太后主持,高太后起用旧党,尽废新法,史称“元祐更化”。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又恢复神宗新法,史称“绍述”,即继承之意。新党执政一直延续到宋徽宗时期,对旧党迫害也愈来愈变本加厉。崇宁元年(1102),蔡京上言宋徽宗,将司马光、苏轼等在元祐年间反对变法的文武大臣120 人(后增至309 人)名字刻诸石碑遍立全国,以示辱蔑,即所谓“元祐党籍碑”。凡立于碑上之人,一律“永不录用”,且不许其子孙参加科考并留于京师。同时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禁书运动,下令对苏轼等人文集“悉行焚毁”。
总之,搞好初中作文教学,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上下功夫。作文教学始于“点”,也归于“点”,“点”上的功夫做扎实了,“面”上的文章必将呼之欲出。在作文教学中,切入的“点”找准了,作文教学的大门就会被轻轻开启;关键的“点”把握好了,作文里那个五彩纷呈、鲜活动人的世界就会为之呈现;把问题的“点”解决了,作文的整体面貌必将旧貌换新颜。
要想获取较好的拾音效果,在录音前就应该对录音的大体内容进行了解。一方面,通过对整个录音内容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掌握录音的整个过程,并且更加合理地安排录音的时间和场所;另一方面,通过事先了解录音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这样能够了解他们讲话的习惯,并且根据他们的习惯制定合理的录音方案。尤其在录制音乐作品时,提前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对于拾音的过程十分重要。通过事先了解录音内容和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为录音工作做准备。
其次,争鸣有界限。既然争鸣是好事,为何纵观历史,不论是宋代党争,还是晚唐、明末的党争,都给国家带来严重的伤害?这是因为,过犹不及,争鸣一旦逾越了界限,轻则流于迂阔空谈,重则陷入意气之争,即如前述所言,由政见之争、理念之争滑落为权力之争、党派之争,完全失去了正面意义。
第三,凝聚共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守住争鸣的界限呢?这就需要争鸣各方具备妥协的意识,积极寻求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回顾北宋变法之争,不能简单以带有浓厚道德色彩的改革派、保守派来指称,似乎改革派就是进步力量,保守派就是落后势力。事实上,如今我们再来反思,改革派的许多措施未必全无可议,而保守派的诸多质疑也颇有可取。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对立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互通有无,则不但改革措施将更加成熟完善,改革力量也将更加凝聚强大,不至于出现因为政见分歧而造成政策碎片,因为相互攻讦而导致力量分散的糟糕局面。
3)任务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多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在同一语言任务中几乎涉及英语学习的各种技能培养,而不是把听、说、读、写几种技能单独拆分开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既要会听,会读,还要会说,会写。另外,任务教学法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多种语言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搜寻各种资料的能力、综合各种信息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外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最后,科学的机制才能避免无谓的政治内耗。妥协与共识需要胸怀与智慧,需要具有对国家、民族事业的责任感与公心,惟其如此,才能不争意气、不计得失。而对我们今天来说,还需要建立科学的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过度争论而陷入无谓的政治内耗。这种机制,至少应当包括充足的意见表达渠道和辩论平台、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以及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强劲有力的动员团结机制,这固然是对于古人所无法要求的,却是我们今天应当做到的。如此,才能超越历史的局限,实现真理越辩越明、统一思想协作奋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