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昌
[摘要]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例探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关系,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立发展的宝贵经验表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是人民军队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历史探求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不动摇,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1]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历史进程中的经验总结,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即是听党指挥最好的例证。
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28年4月成立中共陕北特委,之后陕北特委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深入军阀开展兵运工作,根据“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他们要求地方党员不能担任连以上职务,如果已经担任的要想法回到连队,以便掌握实际权力以发动士兵。1930年陕北特委根据上级指示开展游击战争,刘志丹、谢子长深刻认识到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坚持走井冈山道路,部队逐渐发展起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下辖四个大队,人员发展至1500多人。1932年陕甘边游击队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第二团,领导制度按照当时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次用条例形式确定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文件《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实行。随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迅猛发展,尤其在土地革命后期成为党的大后方。习近平曾就此谈到:“西北地区是我们党我们军队革命的摇篮,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上世纪30年代,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 1933年“左倾”冒险主义使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几乎到了全军覆亡的境地,全军将士意气消沉。刘志丹等人鼓励大家即使暂时垮了,党在就能重新建立,最终经历一个多月的辗转作战,又打回陕甘边区,重建了根据地。
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经验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关系,长期革命斗争形成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党员对党的命令都坚决服从,毫不动摇。刘志丹在部队讲话中多次强调:“革命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要绝对服从中央领导,听从中央调遣”。[2]他们用自身行动服从党的指挥,践行全局意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党组织发展还不成熟,盛行惩办主义,陕甘边领导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多次遭到错误对待,但是他们毫不动摇对党忠诚,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刘志丹曾坦率的表示:“党内历史问题不必性急,要忠诚为党工作,让党在实际行动中鉴定每个党员。”
2.将党委制贯彻到底
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对源于井冈山时期的党委制进行了肯定,强调党委制利于发挥党的集体领导作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坚决贯彻古田会议决议,1931年10月专门成立了以谢子长为书记,刘志丹等人为委员的党委会,此后无论部队如何转换番号,党委都是部队的核心领导。
1932年6月,由于战事进展不利,关于部队去向问题产生了争议,陕甘游击队面临分裂的危险,刘志丹、谢子长二人发挥党委会的作用,认真做工作,稳定了局面。左倾错误路线盛行之后,刘志丹继续发挥党委的作用,一方面对左倾错误路线抵制,另一方面服从省委决定,顾全大局,使部队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整体,重视组织观念,团结一致,为最终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毫不动摇的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原则
古田会议决议“支部建在连上”,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之初就毫不动摇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发展之初,刘志丹、谢子长就在军阀部队发展觉悟高的士兵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连队党支部,使支部建在连上,成立党的“营委会”,后来成为陕甘游击队的核心。1934年11月,刘志当等人创办了陕甘边区红军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为刘志丹、习仲勋为政委,大力培养青年干部。并及时将青年干部输送到部队,尤其是游击队、赤卫队中,在基层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纵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发展历程,“离开了党,一切都要失败”。无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挫折时期还是壮大时期,都与党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立发展的宝贵经验表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是人民军队历史的选择。
注释:
[1]新华社,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 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N].人民日报,2013-03-12(1)
[2]王世泰。耿耿丹心照千秋[A]。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刘志丹[C].陕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