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英,李 清
(1.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2.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卢赣章是中国文字改革的先驱,被誉为“现代汉语拼音文字之父”。他从事拼音文字工作40年,不仅在创制拼音方案方面,而且在推广京音官话(即普通话)、推行白话口语(即白话文)等方面都为我国开了先河。
有关卢赣章身世和生平事迹的正式文字记载很少,只零星散见于以下四处:其一,卢赣章在其著作《一目了然初阶》的开篇自序——《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中的只言片语;其二,卢天德(卢赣章的长女)所撰写的《中华首创音字之元祖卢戇章先生》传记式文章;其三,周颖全(卢赣章的外孙女,卢天德的幼女)在上世纪80 年代就卢戇章事迹接受媒体记者专题采访时的忆述。其四,厦门大学许长安教授的专著《语文现代化先驱卢赣章》,该著作是国内迄今为止研究卢赣章方面最完整的论述。我们想要了解卢赣章,也只能根据这些有限的材料了。
卢赣章(1854~1928),原名担,字雪樵,1854 年(清咸丰4 年)12 月18 日出生于福建厦门同安县古庄村。家中兄弟六人,他排行第六。祖上在当地曾显贵一时,但到卢赣章这一代就已经家道中落了。由于家境贫寒,所以六个兄弟中也只让卢赣章一人入学。据卢天德(卢赣章的长女)介绍,卢赣章自幼聪敏,9 岁读书,18 岁应试,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意外落榜,从此再不入科场。当时,“西风东渐”,洋学兴起,他加入基督教,跟随传教士王奇赏研学圣经,同时兼学西方科学知识。
21 岁时(1875 年)他南渡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成绩优异,艰辛三载。24 岁回厦门后,定居鼓浪屿日光岩下的内厝澳。由于他兼通双语,堪称饱学之才,中外人士都奉以为师。他也以教书为生,在此期间,他潜心研究汉字拼音,因“感欧美各国皆拼音成文,便恍然发改造汉字之宏愿”[1],经十余载的苦心孤诣,终于1892 年写成切音字专著《一目了然初阶》,时年38 岁。
随后,他便在鼓浪屿乌埭角和厦门六十四崎脚开班教学。为了鼓励大家习识,他特意为通过考试者设奖颁赏。“切音新字”在闽南一带风靡一时,传布甚广,还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来参与学习。1899 年,卢赣章赴台湾任职,同时兼对日本文字加以深入研究。在教学之余,他受日本假名的启发,设计了第二套汉字拼音方案,著成出版《中国切音字母》一书。3 年后,重归厦门。
1905 年,51 岁的卢赣章万里迢迢从厦门跋涉至北京,将经过全新修订的《中国切音字母》专程送审,请求推行。被官方意见驳回后,他改变策略,身体力行,辗转四方,面向社会开展民间的宣传推广。1915 年(民国4 年),卢赣章形成他的第三套汉字拼音方案,将字母改为汉字偏旁的简化笔画。
1920 年,卢赣章被聘请到漳州教授注音字母。在漳州期间,他又编制了一套“闽南语注音字母”,呈送教育部备考。四年后,回到鼓浪屿,此时虽年已古稀,但他每天仍坚持教人习识切音字。诚如他本人所言,“有从而问学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专心致志为他所倡导的汉字拼音付之于实践。
晚年,卢赣章生活困窘不堪。为汉字改革,推广拼音文字,他终身劳碌,费尽心力,孜孜以求,倾罄毕生资财而在所不惜,以致最终家境萧然,一贫如洗,与幼孙二人相依为命,清苦度日。1928年12 月28 日,卢赣章先生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75 岁,遗体安葬于厦门鼓浪屿鸡山上的基督教会墓地。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汉字无疑是民族文化最灿烂夺目的瑰宝,然而它同时却也结成了最难以品尝的的苦果。识读的难关从一开始便困扰着普通民众,将他们挡在了汉字文化殿堂的大门之外,以至于读书成了士大夫等少数人的专利和特权。莫怪乎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不无感慨地说过这么一句话:“要想入地狱,那你就去学汉字吧!”究其根源,汉字作为独特的表意文字,音形离异。为标注语音,传统上需借助一套由基本汉字编制而成的“反切字”。而“广韵”中的“反切字”达1500 多个,十分浩繁难学,令人望而生畏。更何况,入门之初,只字未识,何以“反切”?
卢赣章认为,国人文盲众多,长期陷于民智难开的尴尬境地而不能自拔,正是因为入门识字太难的缘故,此为汉字系统的“症结”所在。而改用注音识字将大大缩短学程,为初学者降低门槛,扫除障碍,可谓对症下药。他在《一目了然初阶》书中发明了“切音新字”首个拼音方案,“只有55 个字母,其中有些字母既表声母,又作韵母,因此实际核计起来仅30 多个。”[2]该方案采用声和韵两拼的方法,其中声在右,韵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这套方案虽不甚精密完善,但却开了创制拼音方案的先河,除此之外,在横排横写、分词连写、符号标调等方面也都是我国的首创,其功勋是首屈一指的。
自古以来,汉字排版就约定俗成地采用纵向布局,即“右起直下”的行文习惯,无论手写还是印刷,概莫能外。而当代人所谙熟的“左起横向”书写编排方式,正是起源于卢赣章的《一目了然初阶》。据著有《语文现代化先驱卢赣章》一书而享誉语言文字学界的著名学者许长安教授考证,该书开横排横写之风,比1904 年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横排书籍《英文汉诂》要早12 年。
“是否实行分词连写以及写法是否合理,是判别一个拼音方案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3]分词连写的实施,是卢赣章首先发起的。他所编写的切音字读物的拼音文字全都采用分词连写,其中《一目了然初阶》用的是斜竖标示,而《北京切音教科书》则采用圆点标示。如:《一目了然初阶》中一段课文:
黄香/八九岁,亦/能晓得/有孝。若/至/热天,就/与/伊之/爸父/扇眠床,俾/伊/凉冷。冬天,就/先/卧的,俾/被席/温,可/与/爸父/来/睡。
在《一目了然初阶》中,卢赣章首创了符号标调法,他设计了6 种符号用以标注音调:即上平无号,下平“∧”上声“/”,上去“”,下去“—”,上入“⋅”,下入“丨”。其中上平、下平即阴平、阳平;上去、下去等类此。
从这些标调符号的形式上看,卢赣章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后来的注音符号乃至现在的汉语拼音都是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所以,卢赣章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总之,可以说卢赣章的“切音新字”结束了沿用两千多年的汉语反切字注音历史,为中国汉字改革运动开创了划时代的新纪元。
卢赣章于1892 年在厦门发表的“中国切音新字”拼音方案,标志着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帷幕的正式揭开。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基本涵盖了以下四方面内容:(1)推广普通话;(2)实行白话文;(3)提倡简化汉字;(4)创制拼音文字。“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统一口语;实行白话文的目的是改革书面语;提倡简化汉字的目的是改善文字信息传输;创制拼音文字的目的是弥补文字学习缺陷。”[4]
在推广普通话方面,卢赣章在1892 年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书中就提出“语言一律”的构想,后来在1906 年出版的《北京切音教科书》中又进一步阐明了“认京音官话为通用国语”的主张,并率先创立“国语”这一词汇概念。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他在教科书里所选的读物,都是用当时的“京音官话”(即普通话)编写的。
在改革书面语,实行白话文方面,他在一开始的《一目了然初阶》便力主使用“男女老少雅俗通晓之文”(即白话文);而在《北京切音教科书》中则更为明确地提出“语言文字合一”的观点。他的所有著作也都采用白话文体撰写。比如他把雍正皇帝的《圣谕》翻译成白话,开篇是这样解释的:
“圣谕十六条的题目就是康熙老佛爷说的话,后来雍正老佛爷从这题目的意思说个明白。现在我照着雍正皇上所说的话,解做白话,给大家听听的。”[4]
在简化汉字方面,他堪称最敢于率先“吃螃蟹的人”了。汉字书写“趋易避难”是他的一贯主张。在他的笔下常可发现大量的简体俗字,仅在《一目了然初阶》的自序——“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中就尝试性地启用了五六十字之多,其中与现行的规范简体汉字不谋而合的竟达30 个,诸如“当”、“尔”、“万”、“与”、“圣”、“过”、“实”、“尽”、“报”、“爱”、“间”、“虽”、“对”、“计”、“难”、“属”……等等。
至于在创制拼音文字方面,他更当之无愧是个创造历史的英伟开拓者。卢赣章在《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里说:“以切音字与汉字并列”,“不但能识切音字,亦可无师自识汉文。”[1]由此可见,卢氏创制切音字,目的并不是取代汉字,而是要两者并用,达到协助人们学习汉字的目的。
卢赣章的教育思想体现他行为和著作的方方面面。他率先注意到我国4 亿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离,平民百姓读书识字困难重重。他说:“亿兆妇女,以及农夫贫寒之辈,皆屏于教育之外。此国所由贫弱,而外人所由鱼肉也。倘以切音字翻译官话,上截汉字,下截切音,由切音以识汉文,则各色人等,不但能读切音,兼能无师自识汉文。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弱,人民何致鱼肉?”[1]于是他立志于教育事业,努力研制方法,编册成书,然后推广教授于人。就在他年近古稀之时仍坚持每天教人习识切音字。诚如他本人所言,“有从而问学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专心致志为他所倡导的汉字拼音付之于实践。
他在《一目了然初阶》序言中又写道:“窃谓国之富强,基于格致;格致之兴,基于男妇老幼皆好学识理;其所以能好学识理者,基于切音为字,则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之不富强也哉?”[1]其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不难看出,卢氏创制切音字的目的在于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的局面,迅速富强起来。
卢赣章是切音字运动的发起人,他认为切音字的优势在于易学、易识、易写,他还大胆的宣布:“切音字乌可不举行,以自异于万国哉!”[1]这是他头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汉字国际化的思想。随后的切音字运动逐渐被国人认可并重视。1958 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一文中对卢赣章的汉字拼音改革给予高度评价。1992 年周有光撰写的《切音字运动百年祭》中也说道:“卢赣章的‘中国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在1892 年(清光绪18 年)出版,到今年整整100 周年。这是中国人民自觉地提倡‘拼音化’的开始,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汉语拼音教育一天天扩大的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100 年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首创功劳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5]
进入电脑时代,汉语拼音成功地实现了汉字输入与电脑操作系统的对接,这更为我国亿万大众加速扩展科学文化知识开启了“芝麻大门”。据统计,我国95%以上的电脑用户采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如今,汉语拼音业已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座重要文化桥梁,在国际交流、对外汉语教学、手机输入、手语、盲文等各个领域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不难看出,卢赣章处处以高屋建瓴之态独占先机,引领时代潮流,其卓识远见的前沿学术意识和矢志不移的锐意革新精神实在令人钦佩赞叹不已。
总之,卢赣章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正如许长安教授所言,卢赣章是以小小的拼音字母切入整个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大工程”。他不仅在文字改革方面为我国开了先河,还造就了中国语言文字学界旷古以来的“七个第一”人:第一个发明拼音字母;第一个发明新式标点符号;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第一个提倡国语;第一个提倡简化汉字;第一个提倡横排横写和第一个提倡注音识字。卢赣章不愧被誉为“现代汉语拼音文字之父” 和中国文字改革的先驱!
[1]卢赣章.一目了然初阶[M].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2.
[2]杨世膺.中华首创音字之元祖一卢赣章[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5).
[3]丁方豪.卢赣章在切音字正词法方面的贡献—纪念我国切音字运动一百周年[J].语文建设,1992,(4).
[4]许长安.卢赣章对语文现代化的贡献[J].语文建设,1992,(12):18.
[5]周有光.切音字运动百年祭[J].语文建设,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