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英北京师范大学集宁附属中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体论的体现
刘俊英
北京师范大学集宁附属中学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学生主体论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师的角度出发,总结学生主体论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探讨学生主体论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旨在为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理论帮助。
高中化学教学;学生主体论;有效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化学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被不断改进,学生主体论受到高中化学教师的普遍认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成为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要工作。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对学生主体地位有所要求,以下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学生主体论对教师的具体要求:第一,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可违背学生的意愿,将主观思想强加给学生。第二,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围绕着学生展开,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第三,要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1]。
总之,学生主体论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学生的利益为主,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本着不歧视、不放弃的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不对学习方法做出硬性要求;多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打造自由、平等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化学学习提供保障。
(二)灵活教学,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实践证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形式单一,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营造特殊的感情氛围,设计与教材相关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例如,学习“钠”的知识时,教师通过现场实验或者是多媒体展示钠在水中的动态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出“钠为什么会摆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为什么钠块会消失?”等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此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2]。
导学案教学法。导学案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在课前利用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在课中跟随导学案中问题的引导,对课堂内容深入探索,并利用导学案上的检测题进行自我检测,例如,学习“具有广泛用途的金属材料”时,依次设置“合金是指什么样的金属?”“合金有什么化学性质?”“合金有什么用途?”等问题,通过这些有层次的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到知识中去;在课后根据导学案对知识进行梳理,进行系统的复习。这个过程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层教学法。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信心;在课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多引导、鼓励,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在课后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卤素单质与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教师分层设置教学目标,提出“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别是什么?”“在亚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溴水有什么现象?”“氯水与二氧化硫反映有什么现象?”“氯水与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会不会因为二者混合而增强?”这些问题的难度不同,教师可以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掌握所有问题的答案及原理,对于能力较差的同学,只需掌握前三个问题的答案和原理即可[3]。
(三)注重实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化学实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实践教学对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相对简单的实验,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例如,“钠在水中的运动”、“用稀释的小苏打溶液培育蓝玫瑰”等实验。对于相对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实验,教师要亲自动手操作,例如、笨的硝化反应、乙烯的制取等实验。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步骤和原理进行复习。通过实验教学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学生主体论的要求。
总之,学生主体论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为学生主体论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利用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才能够发挥学生主体论的作用。
[1]陈仕凤.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3,(6):62-63.
[2]郭万明.以学生为主体,把“心”留住——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2):121-122.
[3]朱世保.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J].大江周刊(论坛),2013,(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