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燚琪 陈滢琪 胡俊[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梵高的孤独
——以其自画像为例
⊙李燚琪 陈滢琪 胡俊[昆明理工大学,昆明650500]
梵高作为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对后世的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短暂的一生却充满了痛苦和孤独,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不堪的一生,兴许他是最不幸的画家,却也可以说是最幸运的画家。不幸的是他一生孤苦、疾病缠身,然而幸运的也正是他的孤独带给他独一无二的对这个世界的不同感受,从而为他带来了不一样的绘画作品。在梵高的所有油画作品中,自画像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他充满了孤独的自画像中可以感受到他那个孤独的世界。
梵高自画像孤独希望
梵高致妹妹维尔的信:“画自画像是一件极困难的工作,他必须与相片中的自己不同,自画像的目的在于画出更深层的自我。”①
文森特·梵高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是当大部分人提起他的时候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很多人的声音都将他的所有天分归结到他精神失常上面,认为他的“病”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绘画。而在我心中的梵高从来没有病,他只是太孤独,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却还是一无所有,甚至有的时候可能他感觉自己竟是个如此无用的人,加上本身身体不好,又太执着善良,一直在走极端,为他的艺术蒙上了病态的影子。梵高其实只是个以画画来填补内心孤独的普通人,而正是这份孤独成就了梵高的绘画。
文森特·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第二大省北布拉班特的津德尔特,他有着浅红色的头发,而巧合的是一年前的前一天,梵高的父母曾经生下过一个男婴,但是这个男婴却在几个月后夭折了,父母将死去哥哥的名字给了梵高,也将爱放到他一个人身上。梵高小时候星期天去父亲的教堂时看见同名哥哥的墓碑,总是非常紧张不安,背着死去哥哥的名字,作为哥哥的替代品,不知这算不算梵高孤独一生的奇妙开始。针对于这样的经历他自己曾经说过:“发芽的种子绝不会裸露在凝霜的寒风中,而那正是我的人生一开始就面临的状况。”②
梵高生命中的孤独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他曾说过:“那是秋天的一天,我站在普罗维利先生的学校的台阶上,目送爸妈乘坐的马车驶离,他们要回家。望着远去的黄色小马车奔驰,穿越牧场,漫长的道路被雨水打湿,两边夹护着细弱的树木。在那种时刻和今天之间,绵延着岁岁年年,这期间我感到自己是一切的局外人。”③
在他决心成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之前梵高做过很多工作,期间包括有天赋的画廊销售员,让人惧怕的传教士,对学校教育制度不满的老师等等。终于在梵高二十七岁的那一年,他决心要成为一名艺术家。这个决定虽然造就了梵高孤独凄凉的一生,而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却是一笔无比宝贵的财富,我很感激梵高,却也十分痛心。他的一生是孤独的,梵高短短的将近十年的艺术生涯,留下了大约八百五十幅油画作品,在这么多的油画作品中有四十多幅自画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自画像来了解梵高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
在讲梵高自画像的开始,我想先讲讲梵高为父母亲画的肖像(图1、图2)。梵高的父亲是不善言辞的牧师,他并不看好梵高,反而十分看好梵高的弟弟提奥,提奥也长得更像父亲,是一位事业成功的绅士。从当初考神学院的逃离到去博里纳日传教,包括后来与妓女同居等等事情都使得梵高与父亲的感情十分紧张。从这幅画面中父亲下垂的嘴角、严肃的表情,以及不在意的神情似乎可以看出梵高与父亲之间严重的隔阂以及不理解,加上较重的色彩,更显出画面的庄严,没有一丝温暖。梵高的父亲于1885年3月过世,梵高并未享受到过多的父爱。而梵高的母亲则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性,重要的是梵高的母亲喜欢画画,梵高最开始小时候就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梵高十岁以前就可以画出活灵活现的狗、草束等作品。但是梵高母亲的姐妹中有人患过癫痫病,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这也为梵高后来被送入圣雷米精神病疗养院埋下了伏笔。从这张母亲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出,梵高对母亲是爱慕和尊重的,不管从构图方面还是画者的表情颜色以及眼神都可以看出来梵高对母亲的喜爱之情。但是与家人过少的接触,造就了梵高孤独的本性。
图1
图2
父亲死后,梵高便来到了巴黎,这个时期是梵高大量自画像产生的重要时期。在这之前,梵高于1885年创作了他自己最满意的第一张肖像画《吃土豆的人》,他称这张画是他自己的《晚钟》。④由此开启了梵高对肖像画的热爱。
1886年3月梵高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这个时期就是梵高自画像盛产的时期,同时也是印象派达到鼎盛的时期。到巴黎没多久,梵高画了自己的第一张油彩自画像《艺术家在画架前的自画像》(图3)。对于刚刚来到巴黎的梵高来说,印象派画家的色彩让他疯狂,更让他感到自己的画一文不值,甚至让他感觉到大家都是光明的,只有自己是如此灰暗,孤独的梵高带着孤独的绘画站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显得如此不起眼。而对于一个对绘画如此热爱的人来说,突然感觉到自己的绘画还存在于过去的世纪中时,一股焦虑不安不由自主地萌发了,从这张自画像中可以看出梵高孤苦甚至略显委屈的眼神,他想要希望,想要接受印象派的阳光和色彩,但是转变并不是一时的,需要长期的磨炼。画中画家的调色板上有朱红与奶白色,但是画面依旧灰暗,虽然脸上的光影对比清晰可见,但是画家的画作依旧沉浸在过去灰暗的调子里。整个画面有一种压抑不健康的氛围,画家泛黄的脸,没有一点生机,想要摆脱过去的绘画习惯对于受尽苦难孤独的梵高来说是十分困难的。
来到巴黎的同年的另一张自画像(图4)几乎全黑的背景上,梵高紧锁眉弓,眼神犀利。画面依旧灰暗,当时梵高三十三岁,距离他离开人世还有短短的四年。而画中的他仿佛有四十多岁的光景,依稀可见的光源代表着他对印象派的向往,嘴上衔着的烟斗是他不离嘴的东西,甚至在临死前,他都含着它。烟斗前方的那一点点火,似乎代表着梵高风格形成的希望,也可能代表的是他对生活的希望。画面中的梵高穿着西装,一副巴黎老爷的外貌却紧锁着眉头,改变画法的过程是艰辛的,而孤独的改变则是更艰辛的,梵高带着自己的这份孤独与艰辛选择不放弃。
《戴灰色毡帽的自画像》(图5)画于1887年,这个时期梵高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的画家,包括之后与他交往甚深的高更⑤,点彩派的修拉⑥、毕沙罗⑦等。从这张画中可以看出梵高在颜色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变,灰蓝色的背景浅灰蓝色的眼睛,灰色的帽子和衣服,浅蓝色的领结,蓝色勾勒的衣服边,除了面无表情的脸之外,他的画面开始出现了生机,不再是从前灰暗阴沉的调子,此时的梵高受印象派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希望画出印象派慷慨激昂的色彩,就像他火热的内心。在梵高的领结下方用朱红色写了一个“V”字,也就是他的名字文森特,从中可以看出梵高可爱的一面,他像个小孩子一样签上自己名字的首字母,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极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的。他在阿尔时给提奥的信中曾经说过:“我的名字虽然在现时算不了什么,但是在未来,应该像我签在画布上那样,写在展览会的目录上——是文森特,而不是梵高,我这样做只是为一个简单的理由,因为这里的人不懂得后一个名字的发音。”⑧
从中也可以看出梵高与家庭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近的,大部分画家都会签上自己的姓,而梵高却签上了自己的名。然而这张画中西装革履、干净整齐的梵高没有一丝的穷酸样,他坚定的眼神表达了他内心的反叛思想,他很贫穷也很孤独,并且疾病缠身,但是他没有屈服,而是用这样一种状态来表达自己的坚强。此时的梵高逐渐远离了荷兰传统的暗淡色调,迎来了巴黎的光与色。
《戴麦草帽的自画像》(图6)同样画于1887年,在梵高绘画风格形成阶段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日本版画浮世绘的影响,梵高对浮世绘的版画一直很热爱,并且还临摹了很多浮世绘的作品,这张画是他比较倾向浮世绘风格的一张自画像,画中靓丽的黄色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大约从1887年起,梵高的颜色由以前惯用的蓝黑调开始转变成光的炫黄,以此来表达他内心的热情,仿佛他整个人的人生都亮了起来,同时尝试了点彩派,这是他自己最终风格形成之前的一次尝试,但这次尝试与修拉的点彩派并不相同,而是来自日本的浮世绘,他紧紧抓住了对象的动感而将其他形式简约化。梵高非常善于运用对比色来进行创作,黄色背景上面却用了蓝色的笔触,白色衬衫上也可以看到蓝颜色的笔触等等。他的这种运用对比色来加强画面感觉的手法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在梵高的画作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运动感,仿佛他的每一笔色彩都在不不停止地运动,充斥着整个画面。这个特点从他的很多画作中都可以看出来,包括著名的《星月夜》⑨以及《两棵丝柏树》⑩系列等等。
图3《艺术家在画架前的自画像》
图4《自画像》
图5《戴灰色毡帽的自画像》
图6《戴麦草帽的自画像》
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曾经说过:“在作品里,我想要画一些让人舒服的东西,就像音乐一样,戴上光环,代表不灭的永恒,也可以借它,寻找属于我们的颜色的真正光辉与振奋的理由。我总在两个想法之间挣扎。第一,有关物质的困境,为赚钱奔波,绕啊绕的;第二,就是对颜色的研究。我一直渴望能在那儿发现新的东西,借两个互补颜色的结合、混淆或对峙于同质调性的神秘律动,来表达两个爱人的情愫;借明亮的光辉,对抗晦暗的背景,来传达面容的思想。”⑪
这张自画像(图7),完全表达了梵高的上述思想,这个时期的梵高发现了“黄”的魅力,在他的《向日葵》《夜间咖啡馆》等作品中都含有高浓度的鲜黄。以此来表达他内心的极大热情,这张画中画家的脸犹如一个光源,向外发着光,甚至感染着背后黑色的背景,黑色与黄色形成了互补、对峙,传达了物质与精神的抗衡,那鲜亮的光源就似画家对颜色的研究之后发现的新东西,而浓重的黑色就似画家物质的困境,他以此来传达面容的永恒性。
梵高曾说过:“在这表现一个自我概念,是我在镜中看着自己,画出来的样子,一张粉灰的脸,绿色的眼睛,灰烬的发色,充满皱纹的前额与嘴边,整张脸像木头一样坚硬,胡子画得很红,看起来像被人遗弃后产生的忧伤模样,尽管如此,有丰满的嘴唇,也身穿农民的粗糙麻布上衣,在画盘上有柠檬黄、朱红、孔雀石绿、钴蓝,总之,盘子上除了象征胡子的橘红色以外,全都是我喜欢的颜色,你可以说这张画隐喻了某种东西,譬如:死亡的脸。”⑫
上面的这段话是梵高对自己这张自画像(图8)的描述,这是画家在离开巴黎之前的最后一张自画像,提奥的妻子曾说过,在所有自画像中这张最像梵高,这张画中画家全身上下都是鲜亮的色彩,他采用了修拉的点彩方式,此时的梵高已经完全掌握了印象派的画法,并且大体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是并没有完全脱离。如果仔细地看这张自画像会发现画家的眼睛里面是红色的,不禁让人心寒,为他难过,这个时候梵高觉得真正的艺术家还是要孤独地作画,所以他决定离开巴黎一个人去一个温暖热情的地方创作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新风格。
梵高于1888年2月来到了充满阳光的南部城市阿尔,他努力地画画,认为自己绘画的高潮来临了,由于过于专注地画画,他变得更加孤独和奇怪,在周围邻居眼里梵高是个怪人,也不愿当他的模特,所以这个时期梵高的肖像画很少。他每天早出晚归,吃得很少,身体状况也更加恶劣。但是,正是这个时期梵高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孤独围绕着他,直到高更的到来,他终于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了,但是俩人在绘画方面的诸多分歧以及梵高种种令人害怕的行为让高更最终选择了离开;而对于好不容易得到的友情又将失去,让一直孤独可怜的梵高不愿放手,极端的他做出了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这样的行为使更多的人觉得梵高就是个疯子,或者说更像个孩子,他用这样的手段想要留下高更,他害怕失去,害怕自己一个人挣扎在孤独的世界里,害怕内心的黑暗再次吞噬他好不容易拥有的一切,他想要有人来了解他、理解他、支持他、爱他,但是可惜并没有,于是他再一次走了极端,做出了伤害自己身体的不可理喻的行为,梵高因此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等到梵高精神稳定一些的时候他画下了这幅自画像(图9),画中的他很安静,右耳绑着白色的绷带,衔着他喜欢的烟斗,但是我们分明看见了一位可怜无依的老人形象,他的眼角依旧血红,干燥的皮肤和瘦弱发黄的脸颊,穿得很多,从眼其神中仍然可以看出其无尽的孤独,他又变成一个人了,没有人关心他,他只能留在病房里,内心却在颤抖,他知道想要画自己的画就必须进入紧张、兴奋的状态,而此时平静的他令人感觉他可能只想和真正爱他关心他的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而已,其孤独的眼神让人心疼,也让人害怕。
阿尔医院条件并不好,再加上阿尔人对梵高的恶意以及高更的离开,梵高陷入了无尽的孤独与痛苦中,最后带着痛苦的梵高于1889年5月离开了阿尔拉到圣雷米精神病医院进行疗养。这个时期正巧是梵高母亲七十岁的生日,他想给母亲留下好的印象,所以他休掉了胡须,梳整了头发,让自己看起来干净而年轻,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时期的梵高是最痛苦难熬的,他被病魔折磨着,并且一直生活在孤独中,除了绘画陪着他,他一无所有,这张画(图10)中没有高昂的笔触,也没有艳丽的颜色,平静地表达了梵高对母亲的爱,在这张画中,梵高似乎又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孩子,他的眼神看向母亲,也不再像从前一切面无表情的自画像,画中的画家似乎在微笑,告诉母亲自己一切都好,眼神变得温柔,但是这个天大的谎言却让人更心疼梵高,在这张谎言的画下面,是画家已经破碎的身体和永久孤独的心灵。在圣雷米时期,梵高画下了无数的名作,孤独的他一个人享受着无尽的世界。
图7《自画像》
图8《艺术家的自画像》
图9《耳朵上扎绑带叼烟斗的自画像》
图10《自画像》
慢慢恢复健康的梵高又可以开始画画了,但是他的病是周期性的,他又一次严重的失衡是提奥的妻子告诉梵高她与提奥已经有了孩子,并且愿意让梵高做孩子的教父,取梵高的名字,这个消息对梵高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的,梵高内心是无比兴奋的,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人愿意为他付出这么多;但梵高从来都是个不懂得表达的人,他经常把自己的感情压抑在心中,直到不得不爆发的时刻,等到他再次慢慢好转的时候画下了这幅自画像(图11),没有血色的脸,干而瘦,他的目光仿佛看向远方,似乎充满希望,可能他觉得自己的一生虽然如此不堪、如此孤独,但是有绘画陪着他,还有爱他的弟弟,可能他看到了自己的死亡,而死亡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了。脸上有些受尽病痛折磨后的无力,但是梵高的内心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就好像即将要出生的这个小生命,叫文森特的小生命,他愿为了他再次燃烧自己。
1890年4月梵高再一次发病,这一次他决定离开圣雷米,回到巴黎。他回到了提奥身边,也是在这个时候梵高将自己的画作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摆放在提奥夫妇的公寓里,开展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画展,我觉得在这个时刻梵高的心中是骄傲的,这世界上唯一两个对他一直不离不弃又毫无条件支持他的人享受在他的绘画里,虽然展现出的是梵高孤苦的一生,却也是他伟大的一生。过了三天,梵高觉得巴黎不再适合自己便来到了奥韦尔,来到了对他来说很重要的加歇医生身边,这个时期梵高的病情渐渐稳定,他又开始了繁忙的创作,然而提奥工作的变故以及侄子生病让梵高再一次陷入深渊,他觉得自己竟然一点力量都没有,面对提奥的难题,他一点忙都帮不上,他想起从前兄弟俩的约定,梵高只管画画,画的所有权归提奥,他可以卖画赚钱,而现在看着满屋子的画作,梵高觉得自己一生都永远卖不出去,他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不想爱了他一辈子的弟弟现在除了为家庭忧愁外,还要担心着自己。所以他选择离开,选择结束。他累了,他耗尽了所有,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已经筋疲力尽,1890年7月29日凌晨1时30分,梵高在他挚爱的弟弟提奥的怀抱中去世,享年三十七岁。
梵高离开了,带着他从未离开过的孤独,却留下了他永恒的艺术。梵高的自画像都有一个相似的模式,画面的背景他都会选择一个颜色来进行平涂或者经过不同的笔触点彩来表达,画中的画家除了拿着调色板在画架前外,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动作或者用什么来辅助画像,有的只是他孤独的眼神和陪了他短暂一生的绘画。没有场景没有故事,只是简单的他自己,他看向观者,仿佛想让我们看到他无尽的孤独,除了绘画他一无所有。所以,他努力地画,激进地画,甚至画得有些偏激。但正是这份孤独,将画家整个心都交给了绘画,所以,他能够看到大家都忽略的美景,感受到这个运动着的世界的每一丝美好。我相信在梵高离开的时候,他的内心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就好像他的画,虽然运动着,却也很安静,他的世界从不是充满欢笑的也不是痛哭流涕的,他的世界就是他一个人的,他的绘画也是他一个人的,是属于他一个人的孤独的。
图11《自画像》
①德斯佩泽尔、福斯卡:《欧洲绘画史(从拜占庭到毕加索)》,路曦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②③谭明明:《论梵高的“孤僻”个性与其艺术创作的关系》,《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④《晚钟》,法国著名农民画家米勒创作于1850年,画布油画,55.5cm×66cm,藏于巴黎卢浮宫。
⑤高更(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阿尔时期与梵高共同作画。
⑥修拉(1859—1891),法国著名画家,点彩派代表人物。
⑦毕沙罗(1830—1903),法国印象派大师,印象派先驱,有印象派“米勒”之称。
⑧文森特·梵高:《亲爱的提奥》,平野译,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335页。
⑨《星月夜》,梵高创作于1889年,画布油画,73cm×92cm,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⑩《两棵丝柏树》,梵高创作于1889年,画布油画,95cm× 73cm,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⑪⑫方秀云:《艺术家的自画像》,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77页,第77页。
[1]杨晓斌,郑北琼编著.向大师学艺丛书梵·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2]唐晶.梵·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紫都,刘慕编著.凡·高生平与作品鉴赏(上、下)[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
作者:李琪,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陈滢琪,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艺术传播;胡俊,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