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喆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 201102)
论我国戏曲的发展研究
马小喆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 201102)
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戏曲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元杂剧、地方戏、京剧等方面,探讨我国戏曲的发展。
戏曲发展;元杂剧;地方戏;京剧
在中国原始社会,戏曲开始萌芽,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随氏族的不断壮大歌舞形式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如我国很多比较古老的村庄,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歌舞,如“傩戏”、“社火”、“秧歌”等,正是由原始的歌舞衍生而来的,从而造就出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中国戏曲文化开始逐渐繁荣,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职业艺术从业者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到了明末清初中国的戏曲到了鼎盛的时期,戏曲作品主要是刻画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花木兰等。这个时期的地方戏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这两种,而京剧是在清朝繁荣时期产生的,京剧在同治、光绪年间开始向全国发展,逐渐在天津、上海等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将我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另一个高度。
(一)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成熟标志
1.元杂剧发展的原因分析
首先,国家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艺术逐渐被商业化、社会化,所以为中国戏曲的成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其次,由于我国蒙古族的人民比较爱好歌舞,对元杂剧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文人的参与创作和演出,形成了高水平的作家队伍,这是元杂剧得到繁荣的主要因素。
2.元杂剧的组成
元杂剧的剧本主要是由折、楔子、题目和正名组成。元杂剧的剧本体制,绝大多数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像做文章讲究起承转合。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这与现代戏剧的序幕相类似。元杂剧在艺术上是以歌唱为主、结合说白表演的形式。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联成一个套曲。全套只押一个韵,由扮演男主角的正末或扮演女主角的正旦演唱。这种“一人主唱”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发挥歌唱艺术的特长,酣畅淋漓地塑造主要人物形象。
3.元杂剧的题材
元杂剧中的大量作品主要是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从多方面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其主要题材分为爱情剧、公案剧、水浒剧、事情剧、历史剧这五类:
(1)爱情剧主要描写青年男女对爱情和婚姻自主的追求,体现了反对封建制度及封建道德规范的倾向,如《西厢记》等。(2)公案剧主要是揭露贪污官吏草菅人命的罪恶,颂扬百姓的不屈斗争,如《窦娥冤》等。(3)水浒剧主要描写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侠义行动,如代表作《李逵负荆》。(4)事情剧主要批判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如《救风尘》等。(5)历史剧主要以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和民族矛盾为主,一般来说都有借古讽今、曲折表达元代人民政治道德观念的用意,如《赵氏孤儿》。
(二)清代地方戏标志着中国戏曲主要的转型期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地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亭榭变为了茶肆歌台。清代戏曲有三个流派: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有较强的市民色彩;以吴伟业、尤桐为代表的文人派,有案头化倾向;以李渔为代表的娱乐派,讲求游戏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清代地方戏主要用“兴亡之感”通过作者将“离合之情”表现出来,使人物和历史能够紧密联系起来,地方戏的作者构思独具匠心、剧情结构严谨。
(三)“国粹”京剧标志着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四大微班分别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以唱微调为主,徽汉合流形成京剧,梅兰芳的旦行艺术和余叔岩、杨小楼的生行艺术代表着京剧艺术的鼎盛时期。
2.京剧的主要特点
(1)京剧的表演形式与程式的主要特征就是虚拟性的程式化,是运用歌舞手段来表现生活的一种规范化形式。
(2)京剧的角色、脸谱、四功与五法。
角色: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唯一的扮演女性人物的行当,分为正旦、花旦、武旦、彩旦、老旦等;净——性格品质或相貌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分为正、副、武;丑——化装鼻梁抹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与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称为“三花脸”。脸谱:红色的脸谱代表忠勇;黑色的脸谱代表粗直;黄色的脸谱代表凶狠残暴;蓝色或绿色的脸谱代表粗豪暴躁的人物;白色的脸谱代表奸诈。四功五法:我国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四功即“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步、法”。
中国戏曲的发展是从小到大、慢慢发展成熟的,中国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中国戏曲的存在能够体现国家的艺术涵养。我们作为中国人也许不能深刻地理解中国戏曲,但是我们必须去了解与保护。
[1]王磊.戏曲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大舞台,2013(10).
J614.93
A
1007-0125(2015)06-0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