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云 胡伟伟 刘爱琴 费海燕
责任编辑:吴小红
安全输血是医疗救治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为了及时向临床供应血液,采供血机构必须储备一定量血液,血液储存质量保证重点即储存温度。《血液储存要求》指出,血液储存设备使用人工监控时,应至少每4小时监测记录温度1次;血液储存设备使用自动温度监测管理系统时,应至少每日人工记录温度2次,2次记录间隔8小时以上[2]。但血站冰箱数量庞大,每天人工记录每台冰箱温度数值6次,需耗费大量人力。没有值班人员的科室,在工作8小时之外和节假日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及记录;即使有值班人员,深夜至次日早晨时间段也很难做到每4小时人工监测记录,冰箱基本处于无监控状态。储血冷链设备是否按规定温度正常运转,对血液质量将产生直接影响。为实现实时、高效的监控冰箱温度,保证冰箱储存温度的可追溯性,使用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加强冰箱管理是最佳选择。江苏省盐城市中心血站于2011年引进无线温度监控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对血站大楼及7个县(市)采血点的所有冰箱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取得了良好成效。
无线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无线温度采集模块(Z7-821),无线信号转换仪(Z7-871),GPRS温度采集模块(Z7-820),GPRS远程信息发送接收模块(Z7-210),温度监测信息管理软件(天津圣羊浩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以及数据服务器(即监测电脑)等。
一是站内监控。在每台冰箱上安装温度采集模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值通过单片微型计算机和智能温度监测算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无线进行通信,传入数据服务器(监控电脑)进行处理、记录、显示、报警等。
二是站外远程监控。在站内监控基础上,办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内部专用数据卡,利用中国移动内部网进行GPRS信息无线传送。该网络不经过 Internet网,无网络病毒攻击,可确保监控电脑及局域网络安全。
三是在监控电脑上安装温度监测信息管理软件,设定参数、扬声器,安装在值班室附近,便于值班人员随时观察被监测冰箱的温度、报警信息,及时记录并处理。
表1 无线温控系统功能设置
四是设定手机报警,即对科室负责人手机设定本科室冰箱温度监控报警信息接收功能。
五是通过温度监测信息管理软件菜单,设置无线温控系统功能,见表1。
无线温控系统监测电脑每天24小时在界面显示每台被监控冰箱的温度值、通讯状态、报警状态等,监控人员每天观察该界面1次,检查需要监控冰箱是否全部被监控。系统每天24小时实时、连续、有效地对需监控冰箱(站内74台,包括22℃ ±2℃血小板振荡箱、4℃ ±2℃ 冰箱、-18℃ 以下冰柜、-65℃以下超低温血液保存箱等;站外10台,为4℃ ±2℃冰箱)进行动态温度监控,一定程度上助力于血站冷链管理的实现。
当某台冰箱由于取、放血液等原因引起温度超出预先设置温度范围,监测电脑扬声器发出报警,出现对话框,显示报警冰箱名称、地址、报警内容。报警原因记录人员在接到冰箱所在科室工作人员检查报警原因信息后,填写报警原因,点击对话框“确定”按键,监测电脑储存报警内容。系统报警包括冰箱温度超温、通讯异常、传感器故障等。系统及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立即妥善处理,保证了冰箱储存温度的可追溯性。
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命。采供血机构必须切实履行《血液储存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血液冷链管理。无线温度监控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温度日报表及温度曲线图显示每台冰箱任意时间的温度值,保证了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 溯 性[3];监 测 温 度 范 围 为-199.9℃ ~200℃,精确到0.1℃,适用于血站各种型号的冰箱、冰柜等冷链设备的监测。监测电脑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同时进行,收到短信时,手机主人及时赴现场观察报警原因并处理。传感器故障报警功能是系统工作状态的自我检测,可避免由于系统自身故障导致冷链设备失去监控。该系统对当班人员设置使用权限密码,可监测当班人员是否填写异常报警原因,加强工作责任心。有异常报警,当班人员及时联系并督促设备负责人观察设备,避免超温引起血液报废甚至意外事故发生。管理者可随时调阅任何1天的系统运行情况和操作日记,对温度监控实施有效动态管理[4],保证了系统运行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5]。该系统利用无线传输、无线连接,环境整洁,可避免由于线路老化、接头松动、冰箱位置移动等原因引起的线路断路故障。对因化霜或维修而断电暂停使用的设备,温度监控管理人员可以将其设置为暂停使用状态,以避免不必要报警而干扰正常监控。
综上,无线温控系统的引进与应用,使繁琐的温控工作变得轻松,解决了每24小时需6次人工记录的难题,有效地实现了血站冰箱管理,保证了血液质量与安全。
[1]付涌水.临床输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399-2012 血液储存要求[S].2012.
[3]孙桂香,吕 颖,刘景汉.冷链设备监控系统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1):46-47.
[4]刘淑芳,刘丽静.中心血站做好多种冰箱温度监测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50.
[5]孙贤竺,刘 晶.血液冷链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S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