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画卷

2015-07-22 13:42温谈升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古街土楼

温谈升

也许是上苍的恩赐,赣南小布注定不会被人遗忘,大山深处处处弥漫着发展的活力,见证着小布的沧桑和蝶变,一幅幅和谐、秀丽、壮观的图画装点此江山、定格红土地,勾勒出独具匠心的小布画卷。

厚重红土

往事如烟,历历在目。小布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1929年至1934年,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在小布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这里成立,领导和开创全国苏维埃工作;这里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政治、军事指挥中心,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提出了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反“围剿”战略十六字方针,这十六个字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小布顺理成章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地域;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相继在此诞生;“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在此召开;红军总部在小布赤坎村举行了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现场山呼海啸、群情激奋、广大军民同仇敌忾,将活捉的国民党前线总指挥张辉瓒游行示威,清算重罪;这里,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红军从此开始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毛泽东在“龚家祠”整理了著名的《兴国调查》、《寻乌调查》;还在小布挥毫泼墨即兴赋诗,写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半阙——

1931年早春,其时正值冬春交替之节令。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呈现出一派万千林木被霜染红,烂漫盛开之景。虽有寒意却处处给人有温暖如春之感,永丰龙岗、宁都小布等根据地的冬天生机盎然,就在这勃勃向上的画面中,冬日正义的肃杀之气正严阵以待。因为就在此时,在1930年的岁尾,蒋介石调集约十万大军以伪江西省主席、国民党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官,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向我们美好的圣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围剿”。毛泽东作为红军总指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苏区军民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活捉了国民党第18师师长张辉瓒,以小布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广大军民士气高昂。毛泽东从龙岗前线凯旋,兴奋之余,在小布“龚家祠”的中共苏区中央局总部,挥毫泼墨,即兴赋诗,留下光辉灿烂的经典诗作: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战争远去,岁月如歌。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小布的18处红色旧址群如今已全部修缮一新,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并开放展览,其中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毛泽东旧居已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小布赤坎村的“龚氏家庙”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在此发布了胜字第四、五、六号命令,指导红军筹粮筹款,开展土地革命。这里也是我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电台诞生地。1931年1月6日,红军利用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缴获的一部半电台,接收到第一条敌情电波,这是红军首次使用无线电侦听抄收新闻情报。1月10日,成立了我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队长王诤,政委冯文彬,这标志着我军从此有了一支新的通信兵种。为了培养技术人才,红军总部于1月28日下达调学命令,2月上旬开办了首期无线电通信训练班,有12名学员入学。这也标志着我军无线电通信与技术侦察和人才培养的开端。2007年7月,解放军总参三部出资110万元对该旧址进行修复并在这里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誓师大会广场、红军烈士纪念塔每天都游人如织。此外小布还有红军标语、苏区壁画100余幅,文件、文告、实物、回忆录等历史文物200余件。这些厚重珍贵的历史文物成了小布人民的无形资产和前进动力。

魅力新村

一直以来,住在城市里的我们,不会经常去关注农村那翻天覆地的发展,都主观地认为农村就是那种土样子。但是自我们去了小布之后,我们对农村的观点完全改变了……

这是一个新型的山村绿洲,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当走进小布镇大土楼村时,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怎么也不能把它与“农村”二字联系起来——地下一尘不染,园林花木葱茏,古径村道相得益彰,幢幢别墅新楼错落有致、宽敞亮堂,就是昔日腼腆的村姑,也变得大方起来,在秀美乡村的映衬下,显得一枝红艳露凝香……大土楼建筑用地面积共51132平方米,新村内保留房屋10栋,新建房屋185栋。规划建设成三条大道,融入红色元素,青灰琉璃瓦坡屋顶、土黄色墙面为主调。

这里处处魅力四射,宽敞的道路纵横交错,花园般的村庄错落有致,赣式建筑林立其中,别墅公寓楼拔地而起,惠及民生。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休闲舒适的园林绿化,有沿村靠路夜如白昼的亮化工程,有设施齐全的体育活动中心,有建筑精美的幼儿园,还有老人的天堂夕阳红乐园……

然而三年前的大土楼村只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小村庄,房屋布局零乱、人居牲畜混养、环境恶劣、民宅基本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危旧土坯房,而且交通极为不便,胡同巷道七弯八拐,地面污水肆虐。有一句顺口溜在十里八乡传扬:大土楼、大土楼,土楼土房土成堆,垃圾臭水漫土楼。2013年开始,小布镇党委、政府借助、利用“赣南苏区振兴”、“罗霄山特困连片开发和新一轮扶贫攻坚”等国家政策以及赣南“三送”政策,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土坯房改造中,并加大投资力度,循序渐进修建。土坯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在一个新上。过去的农村是脏乱差,农民的房屋极不标准也不合理,更不美观。这次借助赣南苏区振兴的东风,建起了以大土楼为龙头示范的新农村、集民俗文化,休闲娱乐、乡村生活和四季田园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区,根据农业开发积累的先进经验和地理优势,现已基本形成了“路在树中,田在花中,抬头见绿,移步换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大土楼村向我们展现了新农村的面貌,让我们每一个走访过的人都叹为观止。然而这不是它的终点,它还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拓、不断地前进。

黄墙黛瓦镶红五角星的大土楼新村建设的成功,犹如注入一枚强心针,增添了干群信心。年轻的镇党委书记李木生告诉笔者:小布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决不搞急功近利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我们按照“政策补一点、向上要一点、财政挤一点、土地盘一点、干部投工省一点”的思路解决办实事“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朴实的语言透露出这位乡官的执着与务实,三年来,小布镇继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建成了大土楼后,还源源不断建设了余家塅、柴坝、老街等秀美乡村精品点;敬老院、35KV伏变电站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圩镇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面完善。集镇建成区达3平方公里,县二级公路直达到镇,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出口距镇仅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古街春韵

小布老街是明末清初建筑,这里靠近吉安永丰、赣南大沽,是古代宁都北部的“要塞”,商贾如云,交易活跃。从清嘉庆十八年起这里陆续建起了三庙,即真君庙、老官庙、石仙庙,并先后建房360多间,于是百姓聚集,一个新的集市很快形成。所有经商务农者均以客家人为主,街道设置为棋盘形,圩上有大街、横街、鱼行三条主街,加上老官庙、鸡行、姜行、典当行、豆子糯米行、番薯芋子行、线香草鞋行、柴行等小街小巷子有七八条之多,各街各巷集中通往圩市中心——万寿宫酒楼下。

小布的古街和其他地方的古街不一样。下着蒙蒙细雨时,你走在一块块用石头铺成的小路上,望着屋顶的那些瓦片,瓦片上水珠似乎给雨天的古街增添了另一种美丽。说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和其他的古街还没有区别,但这一条有区别了!小布的姑娘长得娇小玲珑,貌若天使,古街上少不了她们的身影;热情好客的小布姑娘会在古街上挂上各式的灯笼、花样繁多的绣品,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尤其是那座画梁雕栋、飞檐走壁的古凉亭(酒楼)吸引着众多的客家人前来品茶喝酒和闲聊,当年的幸福情景复制在他们身上。

走完古街,就可以看见一座座小桥,走上小桥虽然没有别的桥那样精致,但它的朴素简单让我们觉得非常舒服。从小桥向下望去,水面被阳光映照的波光粼粼的,其间还停着几条好久不用的老船,印证着古街曾经的岁月。走在古街上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你总会有着不同的收获。古街正诠释着小布的辉煌与繁荣,散发出了红土地的一种古典、朴素的气息。

资料记载,小布是一个客家移民的墟市,姓氏繁杂,无一垄断,没有任何一个姓氏具有绝对的权威与优势。为了调解和统领公众事务,大家只得在宗教信仰上寻求共同点,选择许真君作为大家共同的神明崇拜,以庙会的形式统率周边村落和管理村落事务。所以当你徜徉在小布境内你就可以看到各村落内筹资共同建造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真君庙、老倌庙、石仙庙、万寿宫等庙宇。每逢正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里就成了小布客家人相聚狂欢的娱乐场所,唱戏、祭祖、朝仙等民俗文化活动特色犹存、亮点纷呈、厚重多彩。小布行政区划历史悠久,是宁都第一、赣南最早的边陲建制乡之一,早在1949年就开设了小浦乡,期间经过了6次名称的更换。小布古色历史遗存众多,大多集中在老街万寿宫周边的区域,直到目前,小布镇这条长达2公里的古街,清朝民国期间的店亭当铺保存相对完好,旧墟镇功能齐全,布局较为完善。特别是始建于清朝嘉庆18年的万寿宫,是目前除南昌万寿宫外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庙,据称是由小布、黄陂、大沽以及周边县市乡镇,号称七十二村半的村民捐资兴建的一座大型古庙,内有殿堂、天棚、酒楼等建筑,占地4000多平方米。古街美食尽在其中:糯米糍、灯盏糕、客家米酒、手工谷烧、三黄鸡、红烧肉等佳肴让你目不暇接,垂涎三尺。

绿色崛起

六月的小布花儿吐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思念于夏月的春光中成长葱茏,跳动着他们无法剥离的心痛。是啊,大自然赐予小布的美应当是尽善之美,绿色的果茶、叠翠的竹林、莽莽的青山映衬着绿色的崛起。小布地处宁都县西北部,境内除中、南部多为丘陵外,东、西、北部多为山地,峰峦叠嶂,山势峥嵘,山地面积18.3万余亩,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森林覆盖率达53.3%,木材总蓄量49.89万立方米,为宁都县林区之一。如今,综合木材厂、竹木家具厂、林场、造纸厂、林业化工厂等企业遍地开花,为镇域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小布属梅江源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全镇目前已发展茶园面积达65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小布岩茶”获省优、部优名茶称号。

镇内有钩刀咀、庐穆峰、岩背脑瀑布等自然风景区。最美不过岩背脑瀑布,她位于小布镇陂下村,距圩镇6.8公里。瀑布高度落差为21.2米,宽4.2米。走进瀑布,你会感到无比的新,让人心情愉悦。在这里,石洞、石林嶙次栉比。周围绿树成荫,深绿和浅绿加在一起,水天一色,让人尽情地贴近拥抱大自然,更怡人的是,站在瀑布的脚下,昂首仰望,汹涌澎湃的涧水从天而降,直落深水潭里,白水如练,飞珠溅玉,随风吹动的毛雨四处飘动,凉爽宜人,让人全身心地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流连忘返。

花果山茶园位于小布镇陂下村,距圩镇3.6公里,交通方便,占地面积600亩,茶园面积300亩,拥有两个水域面积达10亩的水库和近百亩的生态农田。这里是被评为部优、省优的绿茶——小布岩茶的生产基地之一,小布岩茶原料鲜嫩、芽叶肥壮、制工精巧、造形美观、内质优良、经久耐泡,具有“外形弯眉显毫,条索秀丽峰苗,内质嫩香持久,且伴有自然花清香;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净,滋味醇厚鲜爽,饮后回甘留芳,冲泡三、四次滋味不减”等特点。

这里,你可尽情地饱览翠绿的茶园,静心地品味浓浓的清香,游客还可自摘、自做茶叶,可观看制茶表演和茶道表演、还有垂钓及其他休闲娱乐。

一幅画卷

六月下旬,宁都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全县文艺工作者开展“喜迎苏区振兴发展三周年”文艺采风活动,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小布流连忘返,如沐春风。对《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三周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赞不绝口,镇内处处气象万新、亮点纷呈,就像一幅中国画一样凝聚着正能量……

晨耕暮耘,春华秋实。昔日贫瘠的红土地三年蝶变意气风发,播种出一片片希望,山山寨寨收获着累累果实。如今,小布镇党委、政府依然不敢懈怠,借助《若干意见》这把“尚方宝剑”,在新的征程上快马加鞭,围绕精准扶贫这一根本,因地制宜编制了《小布镇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托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旧址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朱德旧居、红军医院等红色资源;钩刀咀、岩背脑瀑布、小布茶园等绿色资源以及万寿宫等古色资源,加以整合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拓宽旅游深度和广度,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形成红古绿小布“三色”旅游发展格局。将小布旅游融入到宁都大旅游当中,并结合小布旅游的特点与优势,针对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着重打造“宁都——黄陂——小布红色寻根游”、“乡镇采茶体验游”、“节庆民俗文化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形成“旅游景点——旅游餐饮——旅游商品”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推出了“重走红军路,审判张辉瓒”和体验反“围剿”,吃红米饭,喝南瓜汤等红色互动、红色体验项目,使广大游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兴衰看历史,如今的小布大地春潮涌动、红色闪烁、古色生辉、绿色崛起,街巷村落整洁亮丽。到处都是幸福和谐笑颜,到处都弥漫着鱼水之情。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为了让小布青山常在,绿水常清,镇党委、政府齐心协力整治乱象,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取缔和打击非法开发矿产资源的行为,使镇域经济持续发展。美丽壮观的“小布画卷”成为赣南的“地标”,成为人们想去、必去的“圣地”,旧貌变新颜,处处春潮涌。

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旧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旧址等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万寿宫,古街,古戏台等古建筑见证着客家之兴;钩刀咀,岩背脑瀑布,林海竹园,花果茶园等自然景观风景独好;以大土楼为龙头的新农村,赣南一流的光荣敬老院,标准化的中小学校等现代建筑奇观秀美;小布岩茶,宁都黄鸡,红烧肉,客家麻糍等物产留下唇齿记忆……

小布,淳朴的民风,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家园……这里,每天游人如织,魅力四射。向来聪慧灵敏、富有远见、务实担当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明生欣喜地告诉我们:去年,小布宾客天天盈门,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三部在此建立了官兵教育基地,把小布列为整肃军纪、廉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本营大课堂。2015年,小布有望实现旅游接待人数5万人次以上,以旅游业带动的总收入可突破1000万元。小布,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在小布镇采访,一位八十高龄的老者谈到小布近年来的变化,眉飞色舞,欣喜万分,娓娓道来:“小布的变化太大了,这二、三年的民生实事和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二十年、三十年,真是无法想象啊!”

并非尾声

清明这天,小布镇党委政府的同志们登上镶有624名烈士姓名、高耸在“坨子脑”山顶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寄托哀思,怀念先烈,表示永远弘扬好苏区精神,踏着先辈的足迹高歌前进!纪念塔的北面,就是层峦迭障的山脉,一片接一片的树木汇成一望无际的绿色世界,山风卷过,绿浪翻滚,发出一阵阵如激浪排空,奔腾咆哮般的声响,这声音由远及近,传向天外的世界,仿佛有一种无坚不摧残的磅礴气势。

责任编辑/赵吉政

猜你喜欢
古街土楼
“美味”的土楼
质朴古街展小康
“红美人”的故事
明清古街
明清古街寻回昔日记忆
游览永定土楼
畅游土楼
古街老店
我好想再走一趟
客家土楼:坚不可摧的神奇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