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2015-07-22 22:05
农村百事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病畜产奶量四肢

奶牛生产瘫痪又叫产后瘫痪、产后麻痹、乳热症,中兽医称为“胎风”,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以舌、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及低血钙为特征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多为散发,复发率较高。奶牛产后瘫痪给养牛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发病时产奶量急剧下降,若同时伴发胎衣不下、乳房炎、胃肠功能减弱等疾病,则损失更大;病愈后平均产奶量也会下降10%。发病时,及时准确诊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发病临床症状

多数病例在产后3天之内发病,个别的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前数小时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重型)和非典型(轻型)两种。

典型的产后瘫痪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不超过12小时。病初通常是食欲减退或废绝,不反刍,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迅速降低;精神沉郁,间或轻度不安;不愿走动,后肢交替踏地,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鼻镜发干,四肢及身体末端发凉,体温降低;呼吸变慢。初期症状出现数小时,病畜出现瘫痪症状,病畜以一种特殊的姿势卧地,即伏卧,四肢屈于躯干以下,头向后弯到胸部;时间一长,出现瘤胃鼓气,并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病牛昏睡,眼睑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散大,对光线照射无反应,皮肤对疼痛刺激无反应。肛门松弛,反射消失。心音及脉搏减弱;个别的发生喉头及舌麻痹,舌伸到口外不能缩回。病畜死前处于昏迷状态,死亡时安静,个别出现挣扎。

非典型病例在临床上多见,其症状主要是头颈姿势不自然;病牛精神极度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38℃。

二、发病原因

产后瘫痪多因产前营养不良或产后泌乳过多引起,一般产后3天内发病居多,个别的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多发,而且是产奶量最高的胎次(通常是在3~6胎)最容易发生,出现急性低血钙症。一般认为,与钙、磷比例失调,缺乏运动,饲草饲料搭配比例失衡,管理不当和地面潮湿等因素有关。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

三、治疗

1.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药方用补中益气汤和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芪45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升麻20克,柴胡2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熟地30克,山药30克,陈皮20克,黄芩2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大黄20克,杜仲30克,续断30克,红花20克,益母草30克,茯苓30克,甘草15克,共研末,加开水冲调后灌服,连用两天,1天1剂。

2.10%葡萄糖酸钙400~1000毫升,10%安钠咖20~30 毫升,10%葡萄糖1500毫升,0.9%生理盐水1000毫升,25%葡萄糖1000 毫升,5%氯化钙50毫升,10%维生素C 100毫升,青霉素钾800万单位,链毒霉素400万单位,0.5%氢化可的松5毫升,混合后分组静脉注射;10%维生素B1 30毫升肌肉注射;5%碳酸氢钠500毫升,连用两天,1天1次。一般治疗2~4天可愈。

3.若继发其他疾病,需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如严重鼓气,必须穿刺瘤胃放气;胃肠不适,可用健胃药。若采用补钙疗法治疗效果差,可换用20%磷酸二氢钠500毫升静脉注射。

四、预防

1.加强产前、产后奶牛护理,增加优质饲料,营养均衡,促进康复,补充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同时喂给少量优质、柔软的干草。

2.分娩后挤初乳的量要严格控制。通常产后3天内,不要把初乳挤得太干净,一般只挤1/3~1/2,以维持乳房内有一定的压力和防止钙损失过多。

3.奶牛妊娠的最后几周饲喂低钙饲料,产前几天给予高钙饲料可降低该病的发生。

五、治疗体会

1.对生产瘫痪的奶牛抢救必须及时,用药剂量必须要充足,特别是合理补足体液。否则,预后不良。

2.重视预防。舍饲奶牛经常运动、晒太阳,有利于皮肤中的维生素D源转化成维生素D,有利于产奶和预防产后瘫痪。

3.在进行临床检查时,注意与酮血病、产后败血症、产后截瘫和妊娠毒血症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和共济失调相区别,以避免诊断错误和有无并发症。

4.在使用钙制剂进行补钙时,注意输液速度不能过快,过快时常会引起心律不齐。故输液时要注意监测心跳变化,并且注意钙剂药物防止渗入皮下,以免引起皮炎。

5.在防治措施中,乳房送风疗法简单易行且较经济。若适时配合使用,既有较好的疗效又可减轻养殖户的经济负担。

(云南 高如秀)

猜你喜欢
病畜产奶量四肢
提高母猪产奶量的方法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跟踪导练(四)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牛“青草胀”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