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晶晶(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基于引文分析的核心作者研究——以建筑类图书为例
许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200234)
〔摘要〕利用CNKI统计出2004—2009年6年间建筑类图书所涉及的作者及其发文量、h指数、主题连续研究数,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并根据权重计算出最终结果,按最终结果排序遴选出前100位作者为核心作者,对核心作者进行分析,以期为图书馆采访工作从核心作者角度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作者建筑类图书主题连续研究数
面对当代文献出版资源高度冗余状态,遴选有价值的图书成为采访的重点。目前,对于将核心出版社作为帮助采购决策的方法的研究已经多年,尤其是利用被引频次、h指数等指标来确定核心出版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尽管核心出版社代表了文献资源的学术价值,但核心出版社会受到出版商的主观选择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作者的研究则成果较少,且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分析高产作者,但高产作者只体现作者的科研产出数量,并不能准确判断作者的研究水平,因此,应考虑从核心作者的角度进行研究,为高校图书馆采访提供新的途径。
核心作者是指那些在各学科领域造诣较高、学术活动较频繁、发表论文较多从而影响较大的作者。[1]他们在学科中发挥着导向作用,不断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2]衡量一位作者的学术水平有多个指标,一般有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h指数、主题连续研究数等。其中,发文量是指一位科研人员所发表论文数量的总和,是反映科研人员产出的重要指标,但是无法体现论文的影响力和深度。[3]总被引频次是指科研人员所发表论文被引次数的总和,能够反映作者学术水平高低,但受作者发文量影响较大,因此无法准确衡量发文量少的作者的学术水平。[4]篇均被引次数是指作者的总被引次数与发文量的比值,能够比较不同时期作者的学术水平,也受作者发文量影响较大,无法准确衡量发文量较大的作者的学术水平。[5]h指数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科学产出的指标,是指一位作者的h指数等于其至多发表了h篇至少被引h次的论文。衡量一位科研人员的成果时,其数值越大说明科研人员的成果越多,学术影响力越大。[6]但h指数不能反映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学术水平。[7]主题连续研究数则指某一位作者对某一主题研究、推进、拓展、继承的数量[8],只能反映作者在研究内容上的延续性及同一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这些指标单独用来衡量作者的学术水平,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够合理。[9]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使核心作者的确定更具有合理性,选择以发文量、h指数、主题连续研究数三个指标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数量和质量及研究内容来衡量作者学术水平。三者相结合更能反映作者研究的动态变化,权重的确定需要考虑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发文量、h指数在核心作者的确定过程中比主题连续研究数重要些,因此赋予相应的权重为:发文量40%,h指数40%,主题连续研究数20%,由此则三个指标的综合衡量结果=发文量*0.4+ h指数*0.4+主题连续研究数*0.2,通过计算、排序,选取排名前100位的作者为该领域内的核心作者,则其所著图书成为重点采购对象。
3.1数据来源及数据筛选
考虑到最近几年建筑类图书的学术价值尚有待确定,故选择2004—2009年6年间的建筑类(TU)书目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采访数据较全面的中标书商的书目数据,主要有人天书店、三新、百万庄等三家公司提供的建筑类图书共计14701种。其中,2004年3014种,2005年3092种,2006年3467种,2007年1141种,2008年1872种,2009年2015种。各书商的书目数据相互补充使得选取书目数据较全,基本能反映这几年间TU类图书的出版情况。
根据在该领域内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描述分析总结具有一定创造性这一选择标准[10],对14701种图书进行筛选,选出6403种学术图书为研究对象,具体删除了:①各类大专、中专、高职类教材;②各类职业认证考试、等级考试教材;③各类教学辅导材料、习题集、资料集、作品集、论文集、图集、摄影集、案例集;④各类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科普读物、普及读物、工具书、手册;⑤各类政策法规(包括建筑规范及建筑材料规范及指南等)、政府出版物;⑥作者为出版社、编辑部、协会、创作室、公司等无法对作者进行研究的图书等六大类图书。
3.2分析方法
将6403种图书的第一作者,删去同一研究方向的同一作者,最终确定5951位作者为研究对象。选择CNKI数据库作为评价数据库,尽管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该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国内外尚无针对作者发文量、h指数、主题连续研究数的权威统计方法之前,用CNKI数据库来统计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3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的确定
将5951位作者选择“第一作者”及“作者名字”在CNKI数据库中逐一查询,匹配后查出作者发文量、h指数、主题连续研究数,将这些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将结果进行排序,选取前100位,得出建筑类图书前100位的核心作者(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
21 王淑莹 89 10 49 49.4 71 刘伯英 32 12 23 22.2 22 贾珺 73 5 71 45.4 72 刘金龙 37 9 18 22 23 徐亚丰 66 11 61 43 73 李浈 40 5 19 21.8 24 郑俊杰 69 16 45 43 74 姚爱军 32 9 26 21.6 25 庄惟敏 75 8 48 42.8 75 韩选江 37 6 21 21.4 26 顾朝林 63 17 51 42.2 76 张培红 35 8 21 21.4 27 沈蒲生 63 14 52 41.2 77 丁成日 32 17 8 21.2 28 陆新征 71 21 21 41 78 金丰年 44 8 2 21.2 29 宋玉普 64 17 41 40.6 79 吴兆麟 43 9 2 21.2 30 程大章 66 6 51 39 80 聂庆科 38 5 18 20.8 31 李百浩 58 14 46 38 81 李乾朗 28 23 2 20.8 32 湛轩业 63 5 54 38 82 曹双寅 31 13 16 20.8 33 贡金鑫 61 22 23 37.8 83 邢丽贞 27 11 27 20.6 34 段德罡 65 8 43 37.8 84 冯霄 32 7 25 20.6 35 余建星 67 11 32 37.6 85 董光器 35 6 21 20.6 36 王宝民 61 8 47 37 86 刘金砺 28 13 20 20.4 37 梁兴文 54 12 49 36.2 87 崔京浩 36 6 18 20.4 38 卜良桃 59 10 42 36 88 李启明 35 10 10 20 39 朱文一 59 8 38 34.4 89 柴华友 27 10 26 20 40 王贵祥 53 7 51 34.2 90 方德平 34 7 17 19.8 41 张永兴 54 11 33 32.6 91 吕拉昌 27 17 10 19.6 42 胡勇有 55 13 23 31.8 92 刘连新 32 7 20 19.6 43 庄晨辉 51 10 34 31.2 93 方晓风 36 4 18 19.6 44 秦佑国 58 15 8 30.8 94 施楚贤 27 10 23 19.4 45 完海鹰 56 8 26 30.8 95 陈祖建 29 8 23 19.4 46 钱锋 47 7 35 28.6 96 黄培彦 38 6 8 19.2 47 王连广 40 16 31 28.6 97 彭震伟 28 9 21 19 48 杨志法 52 13 12 28.4 98 范秋雁 28 10 19 19 49 何敏娟 43 10 33 27.8 99 代国忠 30 5 24 18.8 50 彭小芹 43 6 40 27.6 100 鲍诗度 31 1 30 18.8
4.1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所属机构分析
由表2可知,核心作者分别来源于42所高校,8所研究所、科学院和2所其他单位,其中高校占了80%,这说明高校是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主要来源。原因为高校教师从事建筑类教学研究工作,对专业问题有较多的接触和思考;另外职称评定需要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学术成果也是原因之一。研究所占据了15%的比例,这说明研究所也是科研的主要单位,建筑类相关研究所大多承接一定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建筑这种实践性强的专业,研究所更具有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优势。
另外,100位核心作者中,有33%来源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这三所高校均是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成果层出的高校。其中清华大学有3个学院10个专业与建筑相关,涵盖了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有教授145人,在建筑领域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水平遥遥领先;同济大学是以建筑专业为主的高校,有3个学院11个专业属于建筑领域,在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科研成果;大连理工大学有2个建筑类相关学院9个相关专业,在水利工程及建筑艺术方面卓有成效。有1位核心作者丁成日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1位核心作者李乾朗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这说明国外及台湾建筑类图书对我国本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也可以说我国学者对国外及台湾建筑类领域的研究颇为关注。
表2 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所属机构
其他2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研究所、科学院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其他2家单位指中国地震局、福建省林业厅。
4.2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性别分析
在100位核心作者中,女性12位占12%,男性82位占82%,另有6人未作标注。数据显示,男性比女性有显著的优势,这说明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比女性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多,这与建筑行业男性的性别优势有很大关系,男性比女性精力更加充沛,便于实践考察、施工工地指挥等高强度的实践活动,更能够高效地投入科研工作。
4.3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职称分析
对100位核心作者的职称进行统计发现,正高职称占了82%,其中58位是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建筑类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成果丰硕,是业界的知名学者,是核心作者中的核心。副高职称占了17%,副高职称的作者一般都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学术积累,处于科研的上升阶段,思路开阔,容易出成果,但研究深度尚需进一步提高。中级职称仅有1位,说明中级职称的作者在高水平作者队伍中还处于劣势地位,主要是因为中级职称作者年纪比较轻,科研产出量还不够多,科研成果尚未被公众认可。12位女性作者中有11位为正高职称,这说明女性核心作者虽然在数量上比男性少很多,但是普遍层次较高,科研实力并不比男性核心作者弱。
4.4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年龄分析
对100位建筑类图书作者的年龄进行统计发现,60岁以上的作者在核心作者队伍中占比22%,说明老一代学者仍然奋战在科研前线,学术影响力不减;41-60岁的作者占比74%,是核心作者队伍中的中流砥柱,尤其是51-60岁的作者约占了核心作者的一半,这比较符合各个年龄段对应的知识层次和学术水平;30-40岁之间的作者较少,主要原因是:30-40岁之间的作者由于比较年轻,从事研究的时间不长,而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知识,但年轻的核心作者是科研工作的后备力量。从整体上看,核心作者年龄普遍集中在51岁以上,尤其是60岁以上占了22%,而40岁以下仅占了4%,核心作者年龄呈现出老龄化,这种年龄分布不利于专业学术科研的发展,应该鼓励和支持年轻学者从事科研工作,给予足够的激励机制促进年轻学者的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另外,女性核心作者年龄较轻,60岁以上的女性核心作者仅有1位,这说明女性核心作者老龄化现象并不严重,其较男性核心作者年龄分布更为合理。
4.5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研究方向分析
对100位建筑类图书作者的研究方向统计得出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从事地下建筑研究的最多,从事建筑科学研究的次之,从事建筑基础科学和房屋建筑设备的核心作者仅有1人,从事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核心作者为零。这说明各研究方向核心作者分布不均衡,核心作者集中出现在个别方向,而个别方向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核心作者。主要原因是,建筑科学、建筑结构、地下建筑等方向是建筑类专业多年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也是建筑类专业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从事热点难点研究方向的人数一直都有增无减;建筑基础科学、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等方向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建筑基础科学主要有建筑物理学、建筑环境学等,需要具备物理学等专业背景,而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更倾向于机械专业和电器及自动化的研究,建筑类专业出身的研究人员很难在这些方向达到很高的造诣,而具有其他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也很少从事这些研究方向。
表3 建筑类图书核心作者研究方向分布
通过对2004—2009年间建筑学科学术图书的研究,以其在CNKI数据库中的发文量、h指数、主题连续研究数统计作为依据,遴选出建筑学科在统计年限中的核心作者,并分析了这些核心作者的所属机构、性别、职称、年龄、研究方向等,统计分析从核心作者的角度为高校图书馆采访决策另辟新径。
发现:①核心作者单位呈现集中化,主要集中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研究所、设计院等单位所占比例较少;②核心作者性别悬殊显著,男女比例相差较大,女性核心作者虽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整体实力较强;③核心作者职称分布呈倒三角,正高职称占了绝大部分;④核心作者年龄分布呈老龄化特征,青壮年核心作者所占比例较少;⑤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建筑理论、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等。
(来稿时间:2014年12月)
参考文献:
1.苏志芳,张建中,胡惠芳.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中文社科图书核心作者决策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41-45
2.杜秀杰,葛赵青,刘杨,等. 基于著者索引的高校学报核心作者群分析.编辑学报, 2006, 18(5): 366-368
3.杨添安,等.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高水平作者分析.情报杂志,2011,30(2):29-32
4-6.张玢,王敏,张燕舞,等.评价学术影响力的引证分析指标研究综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9-14
7.穆卫国.哲学图书核心出版社的出版倾向研究——基于h 指数和g 指数实证研究.图书情报知识, 2011(2)
8.Hirsch JE. An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 ‘s Scientific out pu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5,102(46):16569- 16572
9.秦惠民. 学术管理中的权力存在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0(1):49-51
10.王铁梅. 基于核心书目的馆藏测评案例分析——以法律类文献为例. 图书与情报, 2010(3):136-140
〔分类号〕G253
〔作者简介〕许晶晶(1982-),女,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知识服务、文献采访。
A Study on the Core Author Based on Citation Analysis——Taking Architectural Books for Example
Xu Jingj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
〔Abstract 〕By citation analysis CNKI statistics of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h-index and continuous research data of topical subject from 2004 to 2009,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ive importance and weight calculation 100 authors are selected as core authors analyzing their subsidiary organ, sex, the title of a technical post, age, research dire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method of library acquisition from the angle of core authors.
〔Keyw ords 〕Core authorArchitectural booksContinuous research data of topical su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