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宁
新闻朴实美是指媒体用最贴近、朴实、生动的文字、语言、图像来描述,重现最新发生事件的真相,来发掘、再现自然美、社会美。
真实的美,是新闻朴实美的重要支点。
新闻作为时代脉搏,通过对新近发生事物的报道来反映生活,来消除人们知识上、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它不同于文艺作品通过加工、提炼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也不同于哲学家用抽象思维来引导人们认识生活,更不同于历史学家发掘过去的踪迹来提供认识生活的借鉴。新闻是通过一件件一宗宗具体的事实(事件)最迅速、最广泛、最直接地反映生活,让受众了解生活、认识生活。这种“反映”是最真实最客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新闻的朴实美首先在于它的真实,真实美是朴实美的基本要素。
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通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种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报道,首先是真的,不容许部分虚构,也不容许夸大、移花接木,更不容许无中生有的蓄意造假。这是一条铁的原则,没有真实就没有新闻的生命,也就谈不上美。新闻通过原原本本地反映事实,使受众在了解事实中产生愉悦感,即美。反之如果虚假,即便加上了“稀有的光辉灿烂的意境”,也会使受众产生反感、厌恶,甚至愤怒。这是因为客体蒙蔽、欺骗了审美的主体。
新闻的真实美并不是把所有新近发生的事实不经筛选一股脑儿地报道出来,而是在纷纭复杂的事实中选择最能“宣示”时代和事物本质的事实加以报道、传播。这种筛选是按照新闻价值决定的。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的价值在于对受众的吸引力,即对美的追求而定。一股脑儿把新近发生的事都报道出来,且不说做不到,即使做到了,也是杂乱无章的,反把那些最能反映本质的东西覆盖了,把美遮盖了。
那么,对假的、丑的东西的报道,是否也具有美感?新闻去报道、揭露丑的事实正是从另一个方面“宣示”了真实,也是新闻朴实的一种表现,也是美的,使受众在了解假、丑、恶中受到洗礼,纯化心灵。我们的社会是复杂的,并不是一切都是美好的,也有阴暗面,也有假恶面。新闻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揭露、鞭挞假恶丑,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维护真善美。这也正是新闻真实美的表现,即一是一,二是二,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去掩饰,不去隐晦。如在反腐斗争中现场直播薄熙来案件的庭审,新闻媒体揭露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受贿贪官的丑恶面目,十八大以来新闻媒体反映涉及腐败案的高层人士不断增加,在全国广大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刘志军案一审宣判”,《面对面》“李连成查办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案”,《人民日报》“三评徐才厚案”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连续的反腐报道等,都大容量大手笔地揭露了全国各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违反党纪国法、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和事件,让广大人民群众人拍手称快,成为最受观众关注的节目之一,这些都说明,报道、揭露假恶丑是新闻美的一种表现。
简洁美是新闻朴实美的另一个特点。意大利新古典学家缪越陀在谈到诗“和婉去怡悦和感动人的那种美只是真理所焕发的光辉”时指出:“形成这种光辉的因素是简洁、明晰、证据确凿、力量气魄、新颖、高贵、有用、壮丽、比例匀称、布局妥帖、尽情尽理以及其他可能跟着真理走的一些优美品质。”
新闻正是以明晰、证据确凿、新颖、力量气魄实现其“和婉去怡悦和感动人的”。而这又首先变现在新闻简洁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画面)上,并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的。冗长的、拐弯抹角的、繁杂抑或含蓄的结构和文字(画面)是无法实现这种统一的。所以,新闻的结构最大量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最吸引人的事实放在新闻的最前面,而后来介绍新闻背景材料,阐述经历,一目了然,简洁清晰。如2014 年11 月11 日《新闻联播》APEC 会议在上海举行的新闻中,第一句和开头是这样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今天在北京怀柔雁西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紧接着列出了哪些领导人参加了会议。没有描绘,很直白地告诉受众,这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在哪里召开,谁主持了会议,谁参加了会议,一目了然,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又如《人民日报》1999 年刊登过一篇通讯《群众眼中的汪洋湖》的开头是,汪洋湖这个典型是“三讲”教育“讲”出来的。1999 年,吉林省水利厅党组开展“三讲”教育活动期间,对厅长汪洋湖,干部群众非但没提意见,反而联名上书巡视组:“这样的厅长应该表彰。”汪洋湖知道后,冲着大家吼道:“汪洋湖要是没有缺点,汪洋湖就不是人。”寥寥数笔,简介的开头,把群众眼中的汪洋湖,一个共产党人的鲜明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一个“吼”,一句“就不是人”把汪洋湖的个性突出来了,非常朴实非常美。
与真实美、简洁美紧密相连的是新闻的简练美即“短”。如果报纸经常刊登整版的长篇大论文章,广播播出数小时的冗长节目,电视荧屏播出长达数十分钟的新闻,版面密不透气,广播没有起伏顿挫,电视画面单调重复,没有立体感,就不会有差异,不会有跌宕,美也就打了折扣,这样的新闻扣不准鼓点,抓不住人心,令人生厌。
新闻要朴实,就要长话短说,要短就要酌句酌字,就要开门见山,就要惜墨如金,否则就短不了。新闻短,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信息容量就越大,差异的对比就越明显。体现在版面上,疏密恰当,布局匀称;在广播中,就可以做到间歇适当,抑扬顿挫,有强烈的节奏感;在电视中,就能做到面目清新,视觉冲击力大。短新闻的美,不仅在新闻本身,也体现在新闻的处理上,即版面的编排、节目的布局上。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的发展,大家对新闻的阅读、收听、收看习惯方法也与过去大不相同,大众需要的是突出重点,小而精、精而短的短新闻和消息。短的新闻可以供受众在茶余饭后、在旅途中、在紧张工作的间隙时间去阅读、去摄取。
新闻的短是在把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即五个W)交代清楚的前提下的短,而不是没有把新闻事实说清楚的“半拉子工程”。只有交代了五个W 的短,才能体现美,否则就是残缺的。
新闻朴实美还体现在新闻的时效上,即速度快,具有速度美。时效快是新闻朴实美的基本条件。震撼全球的美国“9·11”恐怖事件,刚发生不到两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就中断正常节目,几乎在第一时间就现场直播了事件的后继发展。客机撞击世贸双子楼惊心动魄的真实镜头震撼人心,让人们永世难忘。从新闻和新闻规律来看,新的就是美,没有新就是旧闻,是昨日黄花,就无美可言。从心理角度来说,人们总是期望了解新的东西,满足了这种期盼,就是美。从美学角度来看,速度快,也是一种美,运动场上百米飞人刘翔、篮球场上乔丹,都是以速度美来吸引人的。
同新闻的真实性一样,时效也是新闻的生命。1994 年春节刚过,在宜春市农行城西分理处发生了震惊全国的“2·16”特大持枪抢劫案。笔者得知消息,仅用了10 分钟,即肩扛摄像机到达现场进行了采访,赶在当晚《宜春新闻》节目以特别报道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并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一时间,每当《宜春新闻》播出,宜春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景,人们都聚集在电视机前了解案件的最新发展。当时的举报人就是通过看电视了解情况后,向公安机关提供了重大破案线索,使案件75 小时内得以告破。当时的这一系列跟踪报道创下了宜春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由此可见,新闻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新近发生的事情,明明白白、准确而直率地告诉受众,谁的时效性强速度快,谁就能赢得受众。新闻主体接受了最新客体,主体就觉得面目一新,就有了满足,就感受到美。
新闻的时效、速度决定了新闻的朴实,简洁、明了决定了新闻结构的特殊性,简洁也为赢得时效、速度创造了条件。新闻的时效决定了新闻一般都具有短的特点,要短要精,要朴实无华,要开门见山,不容许拖沓。
由此可见新闻的美在于它的朴实,而朴实的美就存在于新闻之中。我们应该注重新闻的朴实美,只有精于表现新闻的朴实美,新闻才能够活力四射,才能在媒体竞争中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