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生物课程中,许多知识点都需借助模型来讲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学校也配备了大量的教具模型,但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模型。
近年来,笔者一直坚持自制模型,丰富教学资源。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让学生自主制作模型,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参与意识,加深体验,增强创新能力等,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能使其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突破重难点。
一、 模型的理论知识
1.观察骨与骨的连接
指导观察哺乳动物家兔和人的骨骼图,重点观察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组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基础。
首先设疑: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结的?
以鸡爪为实验对象,每四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对照教材上的关节模型图解剖观察。这一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巡视指导。
小结: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连接,其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适合运动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
2.知识迁移
进一步提问:人体有哪些关节?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哪些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
这些问题的设置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且由于结合了自身体会,他们会产生深厚兴趣。
3.动画演示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
提问: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它为骨的运动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骨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给出答案:肌肉。
接下来,播放动画,动态展示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和收缩、舒张的形态变化,给学生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
肌肉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刺激消失后会舒张开来。因此,收缩时,肌肉变短变粗;舒张时,变细变长。
有人把肌肉比喻为拉车的绳子。靠一条绳子只能向前拉而不能向后推,如果想让车倒退,还需要在车后面另拴一条绳子。因此,任何一个关节的活动都需要两块以上的肌肉协同作用。
二、 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设疑:骨骼肌为什么能使骨动起来,它是怎样着生在骨上的?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调配合的?
四人学习小组动手探究,明确分工,各尽所能。
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模型的步骤如下:
1.在两块硬纸板上分别画出肱骨、桡骨和尺骨的形状,用剪刀将其剪下;
2.两骨的连结处用工字钉固定,代表关节;
3.用两根橡皮筋代表两组相互配合的肌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4.在肱骨、桡骨和尺骨的适当位置分别刻出一个缺口,将两组橡皮筋套在上面再用胶带固定。图1、图2为学生制作的模型。
在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并选出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三、知识点归纳与拓展
1.知识点归纳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肌牵引骨围绕关节活动。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来完成。
播放屈、伸肘动画,动态展示屈、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调配合,同时学生自己做屈、伸肘动作加深理解。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和提升理性认识,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知识拓展
设疑:只依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各种运动吗?运动有什么意义?
组织观看录像,并展开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学习、思考与交流,得出结论:需要运动、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各种运动。
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系统,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四、课后改进
通过制作模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许多同学对模型的制作材料提出了改进方案:骨的材料可用木板、硬塑料板、泡沫板等;骨骼肌可用气球等。
其中有位同学是这样做的:
1.选取一块大的泡沫板作为展示板,在上面贴一层蓝色的即时贴与骨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2.骨的材料也选用泡沫板,做出具体形状后用塑料胶带缠裹使其坚固,表面贴一层白色即时贴;
3. 用铝丝做关节,将做好的肱骨和下端的桡骨和尺骨固定在展示板上;
4.用吹起来的长条形气球分别作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固定在关节的两端。作品如图3、图4所示。
改进后的模型不仅造型美观,也克服了纸板质地较软和缺乏立体感的缺点。
五、教学体会
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类模型,再辅以课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都能达到预设的教育目标。
除了可调动学习积极性之外,还能及时暴露学生的理解误区,减少学生似懂非懂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教师的及时点评,轻松实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还制作了细胞模型、心脏模型、DNA双螺旋模型、肾单位模型、神经元模型、膈肌运动模型、测定食物中的能量装置等等。每次探究过后,同学们都能对材料或装置进行改进,学习效果显著。
生活中有大量能用来制作模型的材料,学生可寻找一些常见的材料进行制作,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探索精神得到培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