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本栋“南方清华”的永恒记忆

2015-07-21 15:33王雅静
科学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长汀厦大厦门大学

王雅静

当一个人的一生都付诸于一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当一个人的满腔热血都为一所学校而挥洒;当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都寄托于一所学校的未来,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这个人的灵魂与这所学校的根脉紧紧相连。而我们要追述的便是萨本栋与素有“南方清华”之称的厦门大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一个重要的转折

1902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的萨本栋是名门望族之后。他少年时代在福州求学,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以后,萨本栋选择继续深造。他赴美留学学习机械工程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转入麻省伍斯特工学院学习物理。转习物理后,萨本栋于192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优秀的学术造诣使得萨本栋成为当时中国留美学生中的佼佼者。在萨本栋被聘为伍斯特工学院研究助理及西屋电机制造公司工程师期间,他在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学报上先后发表了《关于空气中的火花的研究》及《三相系统的非平衡因素》两篇论文。二十五六岁就已经蜚声学术界的他可谓“大器早成”。

就在学术生涯蒸蒸日上之时,萨本栋受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之托回国任该校物理学教授,讲授普通物理学、电磁学、无线电物理及研究院课程向量与电路论,同时从事电路和无线电方面的科研工作。这个从专攻学术研究到投身教育事业的转折决定了他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人生路。

一场临危受命

萨本栋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将自己的“老本行”与教育教学结合,编写了《普通物理学》及《普通物理学实验》,并先后于1933年和1936年出版。这两部书是第一次用中文正式出版的大学物理教材。他还创造性地将并矢方法和数学中的复矢量应用于解决三相电路问题,先后撰写了10多篇论文,深得物理学界前辈的推崇。在当时中国科技教育落后倍受西方歧视的情况下,萨本栋被聘为美国大学理工科客座教授。1936年8月,他发表的论文《应用于三相电路的并矢代数》,被认为是开拓了电机工程的一个新研究领域。

大约一年后,萨本栋从美国讲学载誉归来,回清华大学任教。当时,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因经营橡胶失败,资财亏蚀殆尽,将其所创办的厦门大学献给国家。于是,1937年7月1日厦门大学由私立改为国立。旋即,1937年7月6日萨本栋便被任命为国立厦门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萨本栋认为他从事教学科研多年,原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就,但考虑到可以为家乡培养人才,便毅然决定前往厦门大学任校长。从此,萨本栋这个名字便深深地与厦门大学联系在一起。

一次成功的“搬家”

1937年,被任命为国立厦大第一任校长的萨本栋到达厦大的第二天,“七七事变”爆发。

这位原本在清华当教授的闽侯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面临着迁校的难题。随即,萨本栋决定把学校搬到长汀。但当时福建交通极为不便,从厦门到长汀有关山阻隔。于是,萨本栋开始周密筹划,妥善安排,抓紧时机,在迁移过程中指挥若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将师生员工全部安全送达,学校于1938年1月17日在长汀正式复课。所有图书、仪器设备也赶在1938年厦门沦陷之前移出,大部分运抵长汀,其余暂存鼓浪屿、漳州、龙岩等处。

当时,厦大时时处于敌机轰炸的危险中,萨本栋设计相互连通的防空洞,每当轰炸到来时,他立刻奔向教室组织疏散。而他自己,总是最后一个进入防空洞和第一个走出防空洞的人。抗战期间,长汀山城大片居民房被炸毁,死伤甚多,但厦大却由于周密细致的安排避免了人员的死亡。

在当时那样动荡的环境中,学校经费十分紧张,为了可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萨本栋带头缩减自己的工资,将学校为自己买的轿车拆下的引擎改装为发电机给学校供电,借庙宇,租民房,就地取材以树皮代替屋瓦,亲自设计建造各类房屋,甚至还修了一座水库。就这样因地制宜,厦大逐步扩大校园,最后,几乎占据半个长汀城。

一身铁衫铸就一所名校

萨本栋坚持聘请学有专长的人任教。在长汀时期,厦大的51名教授中有47位来自清华。萨本栋也亲自教授一年级工科学生微积分和普通物理的课程。他十分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时刻不忘为抗战胜利准备建设型人才。长汀时期的厦大工科毕业生总数达400多人,20世纪60年代,几乎台湾水电、钢铁、造船部门的主管都是厦大毕业生,这与萨本栋在动乱时期的坚守不无关系。经过萨本栋的苦心经营,厦大在两次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中均获第一,奠定了厦门大学“南方清华”的地位。萨本栋用一身铁衫铸就了一所名校,而获此殊荣的代价就是萨本栋的个人健康。

到厦大之前,35岁的萨本栋英俊潇洒,体格健壮,到厦大的第六个年头时,他却已是面色苍白,拄着拐杖蹒跚前行。患有胃病和关节炎的萨本栋依靠着校医为他做的铁衫给他撑腰上课。卧床不起时就让学生到他的床边听课。

1948年底,由于病情恶化,萨本栋被送到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医院接受治疗。1949年1月31日,萨本栋逝世于美国加州医院。是时,他还不满47岁。对于他的骨灰的处理,经其夫人黄淑慎同意,全部安葬在厦门大学校园内。自此,萨本栋永久地安睡在厦门大学的土地中。

萨本栋曾用“标幺值”来衡量电机性能,“标幺值”越接近“1”电机效率越高,性能越好。他一生的“标幺值”接近于“1”。他用47年的人生完美的证明了他的结论。一生归“1”的萨本栋成为了“南方清华”最永恒的记忆。

猜你喜欢
长汀厦大厦门大学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经过30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如今的长汀满目苍翠。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汀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执此长情
“厦大”印象
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校歌
福建长汀:创新推进基层医改
毛泽东五次长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