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救护车中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的研究

2015-07-21 10:13王维虎刘延申
物联网技术 2015年7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精细化管理

王维虎+刘延申

摘 要:众所周知,救护车与病人真正的第一现场是有距离的,这段信息在救护车上是不可控的,急救中心也是不可控的。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给出智能型救护车的应用架构,然后重点研究其关键技术——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使之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救护车、医院急救人员与病人的第一现场的快速联系,来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智能型救护车;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院前急救;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5)07-00-02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于救护车的需求正在日渐增加。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也正在催生出越来越多的对救护车的需求。然而,救护车在出警急救的过程中,被困的事件也屡屡发生,导致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比如,2012年北京一公民被车轧到,救护车在送医院的路上碰到堵车,最终导致死亡;2013年上海一救护车被堵路上,警报长鸣,却无人让道等。从中可以发现,虽然发生的事件中人为因素占有绝大部分,但是能否从本质上改变一下现有监护型救护车上的硬件与软件配置,让救护车的作用产生质的变化,从而实现急救平台前移,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院前急救行业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现在,物联网(IoT)技术正在慢慢渗入到救护车院前急救的精细化管理中。因此,本文提出的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技术,它是智能型救护车必备的主要功能,用来在第一时间实现救护车、医院急救人员与病人第一现场的快速联系,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的精细化管理。

1 智能型救护车及其关键技术

1.1 智能型救护车的定义

救护车,顾名思义,就是救助病人的车辆。而智能型救护车(Intelligence Ambulance,I.Ambulance),是指在一般救护车具有的功能基础上进行扩充,使其具有急救调度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急救智能辅助系统、车载式宽带专用无线网和远程医院信息系统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等主要功能,来实现与病人第一现场的连接、电子病历的数字化管理和医疗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1.2 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

从智能型救护车的定义中,可以发现车载式宽带专用无线网,是智能型救护车的主要功能之一。所谓车载宽带专用无线网(Vehicle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VBWN),是指装载在智能型救护车上的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主要用来实现智能型救护车、医院急救人员和病人第一现场的连接。

一般情况下,救护车运输病人在去往医院的途中有可能出现多种意外情况,比如被堵在路上、出现被困等等,以至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甚至救护车还未到达病人的第一现场。那么,医护人员和现场病人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连接上车载宽带专用无线网,进行实时沟通,提供实时的病人信息,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诊断与初级的看护,从而大幅缩减救援的响应时间,为病人的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还可以使用车载专用无线网络及时联系到医院的医生,可以实时对救护车上的病人进行诊断,同时指导车上的工作成员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总之,基于车载专用无线网的智能型救护车,采用了最先进的汽车电子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可以让关键性治疗更快速,提高病人存活率。

2 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的研究

2.1 智能型救护车的应用架构

我们应该知道,救护车往往是到不了第一现场。车辆与病人真正的第一现场是有距离的,这段信息在救护车上是不可控的,急救中心也是不可控的。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一个车载无线宽带网络,把救护车和病人的第一现场连接起来,其必要性很显然。下面为基于车载专用无线网的智能型救护车的应用架构图,如图1所示。

2.1.1 智能型救护车的配置

从图1中可以发现,智能型救护车除了具有一般监护型救护车的配置以外,如急救箱、医疗设备,还需配置以下物品:

(1)计算机终端设备。它可以作为移动平台,用来支持多个具有板载接口的有线医疗设备和无线医疗设备,将医疗的数据信息及时传输给远端医院。并且能够通过提供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与远端医院的无线连接。

图1 智能型救护车的应用架构图

(2)安装数字摄像机。它用以记录紧急医疗服务是如何管理的,并向医院发送病人实时的图像。

(3)必须配置麦克风。它可以方便救护车上的紧急医疗救助人员与医院医生的交流沟通。

以上3种设备的配置,都需要与计算机连接,通过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与远端医院的无线连接,将实时的语音、图像和视频等医疗数据传输给远端医院急救室的医生。

(4)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让医院定位救护车的位置,并提供最短的路线,尽可能快的将病人接至医院进行治疗。

2.1.2 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的必然性

配置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院前急救的及时性。当抢救遭遇车祸的伤者时,可以借助智能型救护车上的远程医疗系统,伤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如心电、血压、呼吸频率等)可以被测量,并通过专用宽带无线通信网络(3G、WiFi)传输到远端的医院本部。除此之外,安装在救护车上的数码相机可以拍摄视频,并实时地传输到远端的医院。

(2)医院诊断的方便性。在远端的医院,急诊室的医生和护士可以借助电脑或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接收并查看来自救护车上采集到的数据,并在病人抵达医院之前进行初步的评估。急诊室的医生还可以放大图像观察病人的伤口,与救护车上的紧急医疗救护人员讨论治疗方案,并指导紧急医疗救护人员进行基本的处理和紧急医疗服务,比如注射或提供骨折的治疗。

(3)医疗方案的灵活性。急救人员和医生可以远程分流诊治。如果需要,可以在病人抵达医院前准备好手术团队。如果他们确定医院现有的医疗资源无法满足病人的情况时,他们也可以推荐替代的医疗中心,以节省转院的时间。

(4)远程治疗的快捷性。智能型救护车对于边远地区的居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通常情况下,病人的居住地离医院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该救护车借助专用宽带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提前进行治疗和专业的看护。

2.2 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的功能

2.2.1 远程病人监护仪

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在救护车上被测量,并传输到远端的医院,可以实时监测和后续的参考,这些数据包括血压、血糖、血气和心电图等。

2.2.2 实时的医生“远程诊治”

在医院急诊室的医生,通过实时的语音和视频传输,可以在病人送至医院的途中,进行远程的初步诊断和分流决定,如果需要还可以提前准备手术设备。

2.2.3 移动紧急医疗服务

根据急诊室医生的指导,紧急医疗救助人员可以进行基本的治疗和紧急的医疗服务,如注射或骨折的前期治疗。中风的前期评估和重症监护服务也可以在关键的救生时刻提前进行。由于病人的信息在其抵达医院之前就可以获得,因此医院可以提前做出分诊决定,并通知专业的医生。如果医院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病人的现状,病人可以提前转至其他医院或者医疗中心,以节省转院的时间。

3 结 语

本文从设计智能型救护车的应用架构出发,重点研究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建立的必要性、配置和功能,对采用车载专用宽带无线网技术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节约每一分钟来挽救生命,使之能够在第一时间实现救护车、医院急救人员与病人的第一现场的快速联系,来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韩嘉,叶青,王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远程医疗系统构建[J].中国医疗设备 , 2014(6):75-78,159.

[2] 吴华辉,沈亚诚,连万民.基于物联网的综合应急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120-122.

[3] 熊志强,梁馨苓.远程医疗系统的网络连接技术比较[J].现代医院,2013(9):84-87.

[4] 张定铭.轨道交通车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研究[J].信息通信,2014(2):168-170.

[5] 王增,罗博文.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医疗救护车系统设计[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4(6):120-122.

[6] 吴华辉.基于物联网的综合应急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4(3):97-99.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精细化管理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