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英
摘 要: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中代数的重要知识,通过找规律教学,从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去发现规律的技能,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创新等数学能力,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主动寻找探究、主动思考,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找规律;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5-0142-02
数学能力中主要的是思维能力,而找规律则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等活动寻找规律,是学生逻辑思维生长的启蒙点,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材中,“找规律”是学习数学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日常生活中,学生如果认真观察,可以找出相应的规律,对于学习数学,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提出问题,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找出规律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律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合适的问题情境是外部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的认知冲突,从而会引起学生最强烈的思考动机和最佳思维定向,情境会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在创设情境,激发“找”规律的动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接受并能理解。教师在讲内容前首先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从最熟悉的知识开始学习新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间隔排列”这一规律时,笔者先出示一串间隔排列的红绿彩球,告诉他们红球的个数,让他们猜绿球的个数,再媒体出示间隔排列的花边,告知一种花型的个数,猜另一花型的个数,再欣赏各种间隔排列的美丽图案,先从美上吸引学生的注意,接着让学生找找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找”规律的兴趣,成功引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最后学生收获“找到”的乐趣,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2)重视问题情境中学生情感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新知识或新经验,必须自己理解学习的意义,学校教学工作的缺点,不在于学生没有获得充足的知识,而是没有提供学生发展情感的机会。教师一般只说知识而撇开情感。事实上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当一个人对事物有所认识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喜、怒、好、恶等)。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把知、情两者融合起来,以获得完整的教学效果。如小学教材中间隔排列是较直观易懂的,所以安排在《找规律》这一知识体系的起点,既激发其好奇心,又能让学生得到满足的结果。保持了其继续“找”下去的信心。
(3)必须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因为只有经过思考了,学生才能对于这个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进而才有逻辑思维活动进行发明创造,这对于学生的创新发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鼓励大胆猜想,导出所“找”规律的朦胧直觉,激起思维的火花
直觉思维是数学发现的关键,找规律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比较后,大胆猜测规律,这种猜测其实就学生对知识的直觉感知,这会激发学生进一行去进行探究所猜测的规律。波得亚十分推崇学习过程中的猜想,它不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且还给了他们应用的思维方式。如在教学ac+bc=(a+b)c这一规律时,先精心设计引导过程;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这样一道应用题:现本班男生有32人。女生有16人,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要做一些千纸鹤,每人各做25个,一共要做多少个?通过不同的数量关系,学生会出现以下解法:32×25+16×25=1200(个),(32+16)×25=1200(个),引导学生观察两式中的异同,这样联系实例,步步深入、精心引导,学生会形成朦胧的规律,再通过多次验证,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在反向运用规律时,我出示题目:102×25,让学生先大胆猜想,可以运用什么规律简便计算,导出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而分组验证,经过这样的分析、归纳学生发现了规律,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3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过程,“找”得有序,形成数学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找到知识的规律,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序是关键,有序才不会重复,有序才不会遗漏,有序才更易发现规律。在教学简单的排列问题:将1、2、3组成一个三位数有几种排法时,先进行活动分组,再让各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找得又对又快。在交流后总结出有序排列:先将1放在百位,有几种排法,再将2放在百位有几种排法,最后将3放在百位有几种排法,其规律是a个数排列,有a×(a-1)×(a-2)×……×1种排法(a≠0)。通过这种有序的排列,学生“找”得就有序,又快又对,而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有找的乐趣,也有规律被找出的成功感。在后面找a(a>2)选2有几种选法的规律时,学生就都能主动进行这种有序的找规律的活动,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找规律的训练,形成数学思维的能力
教师要主动学习逻辑,自主提高逻辑思维素养以达到能应用逻辑知识理解分析教材,能应用逻辑知识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讲述教学内容,能及时发现、矫正学生中出现的逻辑思维错误。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重视学生“找规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要讲究方法。
学生对每个技能的掌握一般要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的过程,因此,找规律的技能训练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按照冯忠良教授的观点,一般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模式定向阶段、活动模式操作阶段、活动模式内化阶段。相应地,在数学教学中,找规律技能的训练也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模仿练习阶段,这是在新知识学习后,在老师例题示范下进行的练习,所选习题难度不高,变化不大。要求学生按规律进行操作,以保证结果正确。第二,变式练习阶段。这是学生已初步掌握规律的基本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组织的练习,习题难度适当提高,习题形式多有变化,不仅要求学生做正确,而且对规律有一定理性认识。如在学习好积和因数的变化规律后,可设计下面的习题进行找规律的训练:A×B=45(A×2)×(B÷2)=45(A×2)×(B×3)=( )(A÷3)×(B÷3)=( ),进一步认识积和两个因数的变化方向一致的实质。第三,综合练习阶段,此时可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训练灵活运用规律的能力。如在学习完商不变的规律后,可设计下面的习题进行训练:A÷B=60A×(B×)=( )(A×)B=( )(A×)(B÷)=( )(A÷)(B×)=( )(A×)(B×)=( )。这样的对比练习让学生对商不变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理解,即商与被除数的变化方向一致,与除数的变化方向相反的规律。让学生不仅掌握商不变的形,更理解了规律的“内涵”。
(2)训练时间、训练量必须适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技能训有所下降,这就是所谓的“高原现象”。这一现练在初始阶段,训练效果与训练量或一般成正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往往会出现停顿现象,甚至象说明,同一水平的技能训练必须适中。否则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既影响训练效果,又增加学生的负担。
(3)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的思考。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思考的前提。教师在对学生平时的考试中要认真批改,因为分数的高低能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学生从得分中能得到鼓励和督促,调整学习活动,增强学习的动机。学生会继续努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不断找出规律,形成有序的逻辑思维活动。
总之找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能结合观察、分析、归纳、综合等活动的学习过程,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寻找规律,就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各种数学能力,特别是数学的思维能力。当然,这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要靠长期的精心培养,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长期坚持,精心培养,才能从“找”的过程中培养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
[2]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