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横漂”与“北漂”

2015-07-21 00:17覃柳笛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路人甲横店香港电影

覃柳笛

电影《我是路人甲》剧照

2015年7月初,尔冬升讲述横店群众演员生活的电影《我是路人甲》上映。这部片子进入公众视野,先是因为梁朝伟写了一篇题为《听见流星的声音》的长影评在网络疯转,读者为其“情怀”而感动。

舒淇、林青霞也纷纷向尔冬升递交了“影评作业”。刘德华、吴彦祖、冯德伦等人都加入了“免费水军”的行列。连尔冬升往日的“宿敌”王晶也为他摇旗呐喊。

没有明星,但这部电影颇受欢迎:TOP10城市票房占比达到48.33%,同档期的《道士下山》仅36.28%。

从影已有40年的尔冬升,经历过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也目睹了泥沙俱下的娱乐电影风潮。“北上”10年,尔冬升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今回过头再看内地电影,他觉得一切像是在重演。

这些“路人甲”——酷似10年前黄晓明的小帅哥王昭,还有喜欢将鲁迅名言挂在嘴边、曾在煤矿几经生死边缘的孤儿覃培军……虽然只是横店最常见的“横漂”,可是总能激起“北漂”尔冬升的某种情绪。

他说,《我是路人甲》是自己的“不忘初心”。

给“横漂”上课

2012年8月,为了进军内地市场,尔冬升专程到横店找徐克学3D特效,准备翻拍他自己曾经主演的名片《三少爷的剑》。

他上一次到横店,还是因为2008年的《功夫之王》,匆匆一瞥之下并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此行令他惊讶的是,短短几年,高楼大厦在横店拔地而起,影视城里宫女、家丁、军人、工作人员、游人穿梭不息,仿佛上演着跨时空T台秀。

他注意到,横店永远游荡着这样一群人:冬天穿着从头包到脚的长款羽绒服,身上随时背着一张折叠椅、挎着一个箱子。打开箱子来看,里面有饮用水和食物。这些独一无二的标志就是他们彼此相互辨认的记号。

这些人在横店有一个专属名称“横漂”。

尔冬升觉得自己再次发现了打动人心的题材:“拍电影圈为背景的东西”——这在他的人生中“有足够丰富的材料和经验”。

一出生就是“圈内人”,尔冬升的母亲是演员,父亲是制片人,还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即著名演员秦沛与姜大卫。除此之外,家族中还有20多人从事电影相关工作。

但在他看来,横店是一个特例。“我们是一个‘漂着的国家,看春运就知道。”尔冬升承认自己“喜欢观察社会”,“我想拍的不仅仅是一个横漂群体,而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而且,“这种生态在香港和台湾,包括整个东南亚都没有,因为地方太小。但内地那么大,他们从齐齐哈尔或者新疆更远的地方跑到横店来,大部分都是抱着喜爱和梦想。一开始我觉得不切实际,但是他们很勇敢。”尔冬升总结。

他选中的男主角万国鹏,喜欢看名人传记。万国鹏告诉本刊记者,传记让他相信人生“一切皆有可能”,“比如胡雪岩,一生起起伏伏,曾经富甲一方,后来会流落街头,但最后又会混得很好”。

这个24岁的大男孩,大眼睛,咧嘴还有俩酒窝,一脸老实像,说话慢吞吞的,还带着一口东北腔。

第一眼看到万国鹏,尔冬升觉得他毫不起眼,并且觉得他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聊天,他渐渐发现,“香港找不到他这样的。他有点像憨豆先生,其实他每天都很欢乐,说话慢吞吞的,很有他的趣味,其实他对自己的人生是很了悟的。”

尔冬升拒绝选“小鲜肉”来演这个角色,但在真实生活中,万国鹏“老是想演帅哥”。

于是尔冬升告诉他:“算了吧,你就演憨豆先生,你把梁朝伟这个方向往黄渤的方向转。”

尔冬升在《我是路人甲》片场

“女一号”王婷则告诉本刊记者,曾向尔冬升抱怨“自己脸太胖了,上镜不好看”,尔冬升却说,“没关系,重要的是有特点”。

在出演《我是路人甲》之前,王婷在各种古装戏中充当过“背景”——宫女、丫鬟、妓女——已经是一个“老横漂”。

面试时,尔冬升被王婷讲述的“横店生存技巧”逗乐:如演古装妓女,她要穿暴露的抹胸加外套,如果遇到素质不高的演员,会被借机“揩油”。

王婷反击的技巧是,“将放了很久的道具饭菜喂给他吃,因为有摄像机在,他也必须得吃”。

“拍电影的过程是很让人着迷的。在第一稿剧本没完成之前,我和他们的相处就有很多乐趣。”尔冬升说。

他为21个“路人甲”开设了表演培训班,还给他们发工资。王婷发现,尔冬升永远在教室里转来转去,有时候直勾勾地盯着某个人,“特别像是我们的教导主任”。王婷猜测,他可能在观察每个人的性格特征。

改变了的和没改变的命运

尔冬升并不是第一次拍有关小人物的电影:《色情男女》有电影圈众生相,《旺角黑夜》有底层社会的黑白交锋,《早熟》关注未成年人未婚生育,《门徒》关注毒品交易。

不过在港人北上的大潮中,尔冬升最早想用《大魔术师》打开内陆市场,然而这部喜剧、奇幻类型,拥有梁朝伟、周迅等一线明星的影片,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他归咎于“那时候还没有《泰囧》这样的片子来扭转观众对喜剧的偏见”。

包括更早前的《枪王之王》等,尔冬升站在迅速膨胀的内地电影市场面前,用香港最成熟、最卖座的电影类型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错,不过他还是陷入了迷思——毕竟这都不是他“最擅长的题材类型”。

“横漂”至少是他熟悉的题材。

尔冬升在18岁那年跟着哥哥们进入了影视圈,在邵氏出演《白玉老虎》,俊美的古装扮相很快得到导演楚原的赏识,接下来诸如《圆月弯刀》、《三少爷的剑》等片约一部接一部。

做了10年演员,他突然决心转行做幕后。父母反对,但哥哥们很支持,“因为他们知道演员的生涯是很短的,而且太被动了。”

他如愿当上了导演,却因为收入太少,必须“拍完一部戏,就去演一部戏,才能撑下去”。

1986年,尔冬升的导演处女作《癫佬正传》遭遇票房滑铁卢,却为他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的提名,接下来的《新不了情》《色情男女》《忘不了》等影片一部接一部获奖。

不过很快,在采访了300多个“横漂”、整理了几百万字的材料后,尔冬升却踟蹰不前了:他不想只拍一个励志小人物渴望成功的故事了。

他发现,这个群体喜欢在工厂和学校门口的书摊上,购买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书籍,大部分人说话“一套一套的”,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有“横漂”笑言:“我们都是被王宝强害的。”

他很怕以后有“横漂”说:“我们都是被尔冬升害的。”

由此,他放弃了电影最开始的片名——《带着梦想飘》。

这也是一支“漂流大军”

《我是路人甲》上映以后,尔冬升的“宿敌”王晶也帮忙造势。

这两个人,一个作品频频获得票房成功,却因商业化“没底线”而受到诟病;一个艺术风格出众常赢奖项却失了票房。双方不仅在各自作品里对对方含沙射影,公开场合甚至会破口大骂。

“香港影人是很团结的。”尔冬升对王晶此次的相助如此评价。

事实上,以尔冬升、王晶、陈可辛、陈国富等人为代表的香港“北上”影人群体,也可以说是一支“漂流大军”。他们也有如万国鹏的金句,“相信人生有许多可能”。

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实施,向香港电影人打开了内地市场,香港知名影人几乎全部先后“北上”。

到2010年,内地华语片票房前10名中,《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叶问2》《锦衣卫》等都来自香港导演,票房在年度总票房中占比超过四成。

然而,由于环境不同,香港导演无缘在最擅长的警匪片等题材上大显身手。对于尔冬升,典型案例是2009年拍摄描写华人在日本社会底层艰难求生的《新宿事件》。

这部云集了成龙、吴彦祖、范冰冰等众多明星的大片,最终因为过于暴力血腥而无缘内地大银幕。当时尔冬升说:“我没有后悔过,也有人说可以进行删减再上映,起码可以赚些内地的钱,对此我是完全反对的。因为删减后出来的效果会非常差,最终观众只会骂我。像之前杜琪峰的《大只佬》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尔冬升其实是最后坚守在香港的电影人之一。陈可辛、刘镇伟等人鼓噪北上时,他还说为香港电影站好最后一班岗。

即使遭遇《新宿事件》,他那时还想拍《旺角黑夜》这样的电影,毕竟内地题材“我觉得很难的。……如果我不在北京生活,去拍内地题材的电影就一定要找人帮忙,有些感觉我是抓不到的”。

可那时他也说:“大概半年前,我还觉得内地市场太大,能包容很多电影,纯粹的港片还能坚持5年。《画皮》之后,我觉得香港特色的电影3年后就没有了。”

《新宿事件》之后,尔冬升作为监制参与了庄文强和麦兆辉的《窃听风云》。内地破亿元票房加上口碑,让这部电影成为了新警匪合拍片的样板。但《窃听风云》在内地和香港依然是两个不同版本上映,这也为尔冬升带来不少麻烦。

他想翻拍《三少爷的剑》,但去主管部门看备案时,“吓了一跳,已经有20多部古装题材了,而且都是香港导演。我想现在大家都遇到了这个问题——只有在古装戏中,才允许打打杀杀。”

侠客的尝试

后来他拍了《枪王之王》。“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为内地‘量身打造的本子。”影片最终票房成绩不俗。

香港电影诞生100多年,成为华语电影的一个品牌力量,但自“北上”之后一直被批评为香港本地色彩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自然是它与内地电影更加紧密的结合。

《枪王之王》再次遭到质疑,评论家认为尔冬升“量身打造”的行为有些谄媚。

尔冬升发现,对香港电影人的指责中,“雷片”、“不接地气”、“陈旧”等已经成为标签。

其实,“香港导演变通能力很强,现在,香港导演也能拍出《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和《智取威虎山》。”尔冬升说。

作为标准的内地题材,《我是路人甲》也可以视作尔冬升的一次变通,或者说是香港“北漂”影人的一次新尝试——毕竟在明星身价高涨的当下,启用“全无名阵容”有些冒险。

尔冬升对“小演员”有足够的信心:袁咏仪因《新不了情》,张柏芝因《忘不了》,舒淇因《色情男女》,都实现转型或者赢得金像奖。即使梁朝伟也是以他的《人民英雄》第一次捧起了金像奖杯。

虽说“不屑片酬和票房”,但尔冬升的确在乎“要有观众看”。“我还是循着自己熟悉的路子走,不然别人会说我抄贾樟柯。”

他憋着一股劲,最后在影片中来了一个爆发式表达:让“路人甲”蒿怡帆跳了一段三分钟的舞蹈,这段昂贵舞蹈戏拍得“任性”又大胆。

最后两个星期他请来麦当娜的舞蹈老师教学。在写实基调的影片中插入这样一段带有梦幻色彩的舞蹈,未免显得有些突兀,他却反问本刊记者:“你觉得振奋不振奋?”

万国鹏说:“尔导就像一个侠客!”

(本刊特约撰稿康莹对此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路人甲横店香港电影
对话王晶:“我拍肯定不一样”
横店少了戏
关晓彤加冕“横店公主”国民闺女圆了公主梦
路人甲的世界
做个温暖的路人甲
穿得像个艺术家!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