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书评影评?因为选择多不胜数,多到不知从何入手,不知哪个才好的时候,评论就派上用场了。为什么没有漫画评论?首先漫画实在太便宜了,周刊式的港漫不算贵,买一本看一下,不好的,下期不买就是了。日本漫画呢?最初都是盗版,更便宜。后来有正式授权的,但几乎都经过精挑细选,不流行的不适合港人口味的,根本就不会引入。现在就更简单,大家都到网上读,不花钱,所以也不用先读什么评论。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大家根本从来都没认真看待过漫画。漫画只是小孩子的读物,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自然不需要任何认真的分析评论。
小时候父母不准我读漫画,也记得当年的《狮子山下》,曾经有一集就是讨论漫画的祸害。主流的港漫不是打架就是打架,不是武侠就是江湖古惑仔你砍我我劈你。今天港漫好像争回了一点地位,可着眼点都是集体回忆。回忆《十三点》,回忆《老夫子》,回忆《牛仔》,回忆的都是那些年,漫画自己本身的艺术成就倒是其次。而且以上都是较正面的角色,政府不会主动鼓励大家回忆王小虎和陈浩南。《中华英雄》和《风云》曾经差点儿就为港漫赢回一点尊严,可惜狗尾续貂,死不断气,结果让大家再一次失望,让大家继续不把港漫放在眼内,不把港漫看成认认真真的艺术媒体。
可日本不是这样的,漫画在日本有着超然的地位,跟电影和文学作品不遑多让。如果黑泽明是日本电影之父,手冢治虫就是日本漫画之父。全世界就是没有一个国家比日本更重视漫画,也没有一个国家的漫画素质可与日本匹敌。美国其实也只有超级英雄,但日本是色情的、少女的、格斗的、搞笑的、科幻的、体育的,包罗万象。不但应有尽有,而且素质也实在超高。我以前也曾经写过我喜爱的日本漫画作品,不提旧作,这次介绍新的。我近日不停追看的,是一套叫《王者天下》的漫画。
以中国战国时代为舞台,讲述少年的李信如何认识同年纪的嬴政,并如何一起奋斗,立志让自己当上大将军和让对方成为始皇帝的故事。秦始皇的故事已经被改编过很多次了,但作者原泰久竟然还可以推陈出新,以李信的观点去看那个大时代。不过与其说这是一本历史漫画,不如说这是战争漫画更贴切。跟我同年代的人或多或少在中学时代都接触过中国历史,但也只是依稀对改朝换代有一点印象,知道几个皇帝和丞相罢了。对过去几千年的各场大战不但不认识,年轻时也实在没这个心思,没这个兴趣。但不知为什么人大了,对军事对战争,关注多了,而且甚至觉得那不是很遥远的一回事,战火随时就可以烧到自身,战争可以一触即发。
《王者天下》除了勾画当年战国七雄如何互相攻伐制衡,各国境内的政治人物如何勾心斗角,作者花了最多的篇幅就是去描写每一场大战里,各主帅如何调兵遣将,各将领如何奋勇杀敌,在战场上的士兵如何血肉淋漓如何肢离破碎,从而道出战争如何残酷,但同时战争又如何无可避免,甚至好像是必须似的。另外作者也细心分析了那些动辄就送几万人去死的主帅,他们心底里究竟想什么的呢?那些动辄就斩下几百颗人头的将军,他们的心态又究竟是怎样的呢?而那些随随便便就被人砍到血肉模糊的士兵,他们在战场上,心里会不会害怕呢?脑袋会不会思考呢?而以大局为重的前提下,什么叫大是大非呢?
每一格画面其实都很容易画(说笑而已),因为都是黑色一片,都是一大滩飞溅出来的鲜血。一挥大关刀就斩下数十个人头;一支长矛掷出去,又串起数十个人头。一格画面,随随便便就有几十具尸体。一场战争,随随便便就死几千人。一场冲突一次对垒,随随便便就动员几十万大军。今天恒指升跌是城中大事,大家在意的是国际经济走势,而当年大家关心的就是每天在中原不同国境内都总会上演的大大小小战役。
今天大家讨论的是买哪只股票,买哪一台车,去哪儿旅游,去哪儿吃饭,去看哪部电影。对不起,我搭不上嘴,因为我近日每天都是在读这部《王者天下》,每天都为在几千年前发生但同时又即将在我眼前开展的大战而害怕得胆颤心惊。用不用这么认真?打仗呀,我是很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