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5-07-20 23:42陆叶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目标探究评价

陆叶

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而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表现得是不是精彩,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有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思考。

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目标合理有效、具体和可操作,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方向,分析清楚本节课在整本书、整个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目标的盲目性。其次,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避免目标的不切实际性。最后,要根据每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分解细化知识与技能目标,避免目标的空泛性。要转变教学理念,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另外,还要挖掘教材内涵,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入手,巧妙利用素材选取,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游戏法、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略、翻转课堂模式等都可能会被用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引导教学的有序开展,确保较高的学习效率,有效突破重难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灵活进行筛选。

实施有效的教学过程

1.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和任务设置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层次要清晰、过渡衔接要自然。课堂任务的设置要做到科学合理,不能形同虚设,笔者认为,首先,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小任务的设置都要有针对性。其次,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再次,任务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既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和学生的兴趣需求,还要注意任务的分层性。最后,任务的设计还要注重方法的渗透、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有效的课堂预设和生成

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处理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层次差异较大、学科操作性较强,所以在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更是普遍存在。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本着从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和心理因素考虑,按照鼓励的原则,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例如,学生在演示操作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出现了操作问题或按照别的方法进行,这时首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给予鼓励,肯定学生敢于尝试探究的精神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另外如果出现的是操作问题,可以采取同伴协助的方法解决。

3.有效的课堂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之类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或者是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提问要问在有疑之处,问题难易要适度,并要具有启发性,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例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探究、带着问题去练习操作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

4.有效的素材选取

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素材的有效利用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运用的素材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环境、教学目标而选择和创造。素材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需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要有意义,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声音信息的加工”时,演示加工的素材有古诗词、学校宣传片、书法作品介绍、学生录制绕口令等,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意地渗透了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又如,笔者在讲授“图片信息加工”时提供给学生的创作素材,有意选取了一些关于校园生活、环保节能、社会安全的图片,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巧妙地渗透了德育。

5.有效的教学反思

有效的教学反思不在多,贵在精。笔者认为教学反思首先是反思教学中的一些成功之处,如设计亮点、创新实用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出现的精彩处等。其次是反思不足和需要提高改进之处,梳理回顾败笔,探究剖析其根源,思考改进措施,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做好再教设计。最后是反思记录课堂中出现的学生创新点和自己的教学机智,要记录下课堂中生成性问题处理是否妥当等情况,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6.有效的作业布置

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电子作品的形式外,还可以布置口头、书面等其他形式的作业。例如,作品的设计草图、规划意图想法、信息技术小论文等。作业的布置需要有反馈,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及时有效地做出教学调整;另一方面通过对作业的展示讲评,为学生及同伴提供展现和交流的平台,提供互动学习与探究体验的机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

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课堂管理的好坏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关系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应引起关注和重视。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首先,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准备充分、环节设计清晰巧妙、课堂结构组织严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争取使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其次,可以从课堂常规入手,拟定规范的制度、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课堂规则,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期末考核;再次,可以依靠技术设置力量,建造纯净的课堂环境;最后,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发挥集体舆论作用和力量协助课堂管理。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首先,明确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改进,为了激起学生的思辨欲望,为了促进教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其次,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是顺利进行有效评价的途径。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者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小组同伴之间的评价以及学习者的自评进行。尤其是他评和自评有利于学生的自省智能、言语智能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再次,渗透多样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是进行有效评价的关键。信息技术的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其中不仅有对学生作品的多元评价,还有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多元评价。例如,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可以从主题内容、技术方法、艺术设计、创意设想等方面进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从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学习态度方面进行。

最后,关注评价的及时性、激励性和多元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评价行为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或是在讲评作品时,应该及时随时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针对知识与技能方面,还要考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所以应该采取多元方式。另外,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用多把尺子衡量,用发展的眼光和言语进行肯定和激励,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学要始终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出发,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多向高效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目标探究评价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