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专新生调查看当今职业教育

2015-07-20 00:05李文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学生

李文

近年,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就业困难等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走入了低谷,最明显的表现是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职专学生的基本状况,给予职专生更为宽松、人文的教育环境,对一年级11个教学班新生现存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下发373份问卷,收回360份,有效率达100%。对职专生基本情况、家庭状况、人际关系、价值取向、学习成长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职业教育职专新生调查分析一、基本情况的调查

首先,我们在对学生政治面貌调查中看出,今年团员的比例有所提高,已达到151人,占总人数的41.9%。这一数字说明,我校一半新生是光荣的共青团员,他们思想素质较高,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也较严格,一般说来,在初中能入团的学生,他们基本上都能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较顺利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他们大多都比较听话,老师很少操心,是可塑性较强的群体。

在户籍所属方面调查时,我们发现农村孩子的人数迅速增加,由过去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24人,占总人数的1/3,说明职专的招生对象已由城市转向乡村,在升员减少、高中扩招的严峻形式下,走面向农村招生的道路,这是职校办学的出路,也是职校势在必行的方向。农村孩子的增多,无疑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学生在校住的怎样,吃的如何、学习环境的好与坏,都直接关系到学生求学之心能否稳定的关键,提高住宿条件,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改善饮食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尽可能地让学生满意,是眼下职校办学的当务之急,重中之中。

在所受教育程度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减少,仅179人,占受查人数的49.7%,其余都是初中往届毕业生,60人为初中辍学生,9人为高中毕业生。这组数据和去年相比有一些变化,初中应届毕业生在缩减,由原来的61%降低到50.27%,我们不难看出:没有完全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数在增多,这说明,职业教育不仅面临着多元化的升员,同时还面临着少数生员素质下降。

在独生子女和单亲子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独生子女为总人数2/3。他们既享受前一代人从未有过的关爱,也背负着父母所寄予的前所未有的期望。他们长期接受着“无菌式培养”,一旦走出家门,不免会出现“水土不服”,他们与非独生子女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也缺乏伙伴,这让他们从小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行事。这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也是他们的“问题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用平常心去对待“独生代”,给他们一份有原则的宽容,用“爱”的教育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而在关于“单亲子女”的问卷调查中,我校单亲的学生共有79人,占21.9%(这里不含不想回答的学生)。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单亲子女的人数比例并不小,这种单亲家庭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我们是共所周知的。这类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温暖,容易出现打架斗殴、破坏课堂纪律、吸烟、喝酒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对于我们职专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状况的调查

此项调查分4项内容。首先,是父母工作情况,据调查,双方父母均有稳定工作的仅38人,下岗或务农的人数多达260人,比例之大令人震惊。因为父母的谋生压力,会疏忽对子女的教育。父母对子女关心程度一般的人数为154人,基本不管的为27人。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经济的压力给孩子们的成才、求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冲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能与家长沟通的有233人,而家长问什么就能告诉的为86人,不能沟通的为32人。可见,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不占少数。大家都知道,如果家庭气氛里缺乏宁静、和谐、幸福、安定,势必亲子之间就很难相互理解、正常相处,同样,缺少父子沟通的孩子对任何人都会缺少信任感,缺少担当,也就很难有责任感。而269名家长过高的期望值,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巨大的压力。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职业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建起“三位一体”的教育体制,各负其责,共担重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人际关系的调查

我们在设计这六项调查问卷时,目的是想看我们的学生人际关系如何?因为人际交往的不和谐、不融洽,会给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甚至是苦恼。而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一直在困扰着广大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喜欢交朋友”“愿意和同学在一起”“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等选项,所占比例都在2/3以上,这组数据表明,随着我们学生身心的日趋成熟,寻求朋友、获取友谊的愿望日益强烈,他们大部分渴望与人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也有113名学生选择了“放学之后不愿意回家”,这是一种信号,它提醒我们:家长与孩子之间已出现了裂痕,这有可能是父母管教太严或教育方法不当,不是打骂就是训斥,再加上前边分析的家庭充满不和谐的音符太多,使孩子们无法感受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暖。于是,才有近乎31.4%学生有如此这样选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就要学会利用我们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交益友,帮助他们拆除心灵深处人际交往的屏障,在与人和谐交往中互相关心、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在问到:“你有无异性朋友”这个问题时,学生都不加掩饰的说出了心里话,75%的学生回答说:“有”。这个比例占一年级总人数的2/3,这个数目不算少,可以看出我们大部分学生已经成熟,但过分的坦率,更说明我们的孩子由于从小缺少玩伴,现已淡化了性别意思,把结交异性朋友作为倾诉的一种对象,感情的一种寄托,派遣不良情绪的一种手段。已很少把它当成是一责任。再来看看他们结交异性朋友的用意,有个玩伴的84人,没什么想法的172人,只有 14人选择了终身伴侣,(这决不排除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肤浅而选择此项),这足以说明现如今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是正常的、健康的。所以,我们在此提倡中学生广交异性朋友,但一定要有礼、有节、适时、适度地交往。作为教师也应根据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地加以干预,用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教会他们“拒绝带刺的玫瑰”,让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之路中最关键的青春期。

在学生个人爱好的调查上,只设计了“你喜欢做什么?”喜欢唱歌的学生占绝大多数,有108人,然后是玩球、看书、

画画、游泳、跳舞、写字、演奏乐器。其中,唱歌、玩球和看书可以说是学生的最主要爱好。一方面,表明学生的青春活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业余生活相对狭窄。而其余的活动就略显技巧性强了一些,只要技巧要求高一些的活动,都需要孩子要有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这正是职专生所欠缺的。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有意思地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品质,从磨练毅力入手,锻炼其品质,提高学生其综合素质。

四、价值取向的调查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现状,我们设计了10道问卷题。涉及到让座、公共秩序、集体活动、军训等项目。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学生是积极的,进取的。其中“主动让座”的280人、“能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的236人、“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270人。这说明:学生很看重集体的荣誉,能够遵守公德,弘扬美德,学生更多的还是希望在社会交往中受到肯定、得到赞许。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抓住时机,以校园的活动为契机,在学生的心中架起一座通往真、善、美的心灵之桥。

在调查学生“能否遵守自己的诚诺”“你最佩服的人物”“你的理想”“你对表扬的态度”时,我们发现有88.88%人回答能严守自己的诺言,这说明学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看重诚实守信,因为他们知道“诚信”犹如一张名片,是向外推销自己的证明。这就需要教师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在调查“你最佩服的人物”时,我们看到有144人填的是“英雄人物”、24人填的是“劳动模范”、78人填的是“各类明星”、30人填的是“教师”、64人填的是“家长”。应该说这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匹配的。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我们透过调查表,也要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对“劳动”和“劳动模范”的逐渐轻视和“不认可”。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观的误区。对劳动的漠视,对劳动人民的轻视,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对享乐的过度追求,对创造的一种淡化。

在调查“你对待表扬的态度”时,有206人回答为高兴,56人回答为“无所谓”。在调查“你对有损祖国尊严事件的态度”时,有330人都表示了气愤和不高兴,有那么多的学生回答喜欢听到表扬,有那么多的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福音,它告诉我们:我们的学生永远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它提示我们要始终带着赏识的心态去发现我们学生的长处,要我们始终要用赞许的目光看待我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惟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做到了为民族的兴旺而培养人才。

五、学习成长的调查

在能否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情况上,却不尽人意。职专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学习,特别是文化课,有205人的作业是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数据很具有普遍性,上职专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求知欲,更缺乏学习的动力,原因是这部分学生从小到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成就感,长期得不到嘉奖,更得不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肯定与赞赏,长此以往,他们对学习缺少热情,对学习生活感到兴趣索然,从而出现逃课或其他一些问题行为,这是职业中专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后所面临的教学困难仍然是长期的,而且也是艰难的。我们必须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怎样能把这类学生教会,让他们学有所得,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很重要的课题。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调查分析,职专生的现状跃然纸上。学生都是独特的、活脱脱的生命体,他们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如何能让这群学生成为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特长,从而确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用“爱”来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正如冰心先生所说的那样:“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只有这样,职专生才能沐浴快乐的阳光,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