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业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西医内科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院内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毗格列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患者空腹的血糖水平,餐后3h血糖水平和手术治疗病情复发的人数进行统计发现,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病情复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所有患者均为出现治疗药物不良发应情况。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西医内科治疗方式效果更好。
【关键词】糖尿病;西医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志码】A
本文主要对我院90例糖尿病患者行西医内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院内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有男30例,女15例,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0.1±62.36)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5.36±0.86)年。研究组患者,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2 . 01±1.23),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4.33±0.2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方法: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毗格列酮药物治疗,治疗疗程为两个月,每天服用一次药物,每次服用30mg。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也为两个月,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500mg。将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情况,并相应记录器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餐后3h的血糖水平,以及病情复发情况和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没有任何的改善效果,且血糖水平大于8.0mmol/L,尿糖水平大于(2+),则表示治疗无效,如果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小于8.0mmol/L,且尿糖明显改善,则为治疗有效。如果经过治疗,患者的血糖和尿糖完全的恢复到正常状态,糖尿病症消失,则为显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3.0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计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25±1.26)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35±1.13)mmol/L,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餐后3h的血糖值为(18.25±2.31)mmol/L,治疗后餐后3h的血糖值为(10.21±1.52)mmol/L,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为(9.45±1.39)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为(8.35±1.23)mmol/L,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餐后3h的血糖值为(17.92±2.01)mmol/L,治疗后餐后3h的血糖值为(16.21±1.72)mmol/L,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研究组,有2例患者被确定为治疗无效,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8例患者治疗康复,其有效率为97.36%,而对照组有12例患者治疗无效,19例患者治疗有效,14例治疗显效,有效率为76.23%,对比两组有效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讨论
经过相应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和毗格列酮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使其血糖恢复到正常状态,降低患者对胰岛素药物的抵抗力。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和毗格列酮这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没有较大区别,其中,二甲双肌是双胍类型的降血糖药物,其主要利用葡糖糖增加相应的细胞,从而抑制肝糖原的异生情况,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度,达到降糖的效果。二甲双肌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还能够相应提高胰岛素对患者体内组织的敏感度。毗格列酮则主要可以激活体内的过氧化物酶的增值活化受体,可有效针对胰岛素的应答基因产生的基因转录,从而加强患者肝脏和其它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邓晨听, 高凌, 张海蓉,毗格列酮和二甲双肌治疗对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0,12(06).1122-1124
[2] 侯志梅, 任凤英,二甲双肌联合毗格列酮治疗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02(02),113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