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祥
【摘要】近年来,受生活压力和遗传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人群中心律失常的患者逐渐增加,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能加重心率失常,本文就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律失常的效果做一评价。
【关键词】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志码】A
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窦房结或影响房室传导可致缓慢减轻心律失常;然而抗心律失常药物还可以引起新的室性、快速性心率失常,这些心率失常临床上难以预测,常呈间歇性出现,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率失常药物有奎尼丁、 普酰胺、 溴卞胺等,本文就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临床上的心率失常的效果作一评价,现将结果回报如下。
研究资料及方法
研究资料:笔者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选择来我院心内科治疗的心率失常患者80名,其中男性46名,女性34名,患者年龄在49~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9±3.7)岁,患者入院时经过心脏彩超确诊,临床症状主要以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等症状为主,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疾病及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
研究方法:给予上述患者口服奎尼丁,治疗时间为2个月,在治疗期间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服药24h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作超声心动图确定房室大小及左室功能。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7.0对上述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
结果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比较:本次的心率失常患者中单纯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及伴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共计85例次,经治疗后病情好转者69例,有效率为81.2%;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共计76例次,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8%,具体见表1。
表1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率失常的疗效比较(例次)
治疗前后24h内心律失常的定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利用奎尼丁治疗心率失常24h后心律失常定量分析疗效较好,其中以房性早搏的治疗效果最好,而对高危性室性早搏(RonT)疗效次之,但是均比单个室早的疗效好,具体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4h内心律失常的定量变化情况
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副反应情况:临床上,抗心律失常药物除了能治疗心律失常外,还能引起心律失常加重,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抗心律失常药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以原有性心律失常加重多见,其次为新出现的心律失常现象,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新出现的自发性多型性室速、新出现的自发性单型性室速。致心律失常作用以心肌明显损害及/或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比较多见,上述症状多在服药后1~3 d内发生,具体见表1。临床实践证明,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室性心律失常与所用药物具有一定关系,临床上以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比较多见,其中以1c类为主。此外,临床研究证明抗心律失常药所致的心律正常主要与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有关,临床上,最常见的是与利尿剂合用,其次为抗精神病类药物。具体见表3。
表3 心率失常患者的临床情况分析
讨论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合理会引起患者心率失常加重或引发新的心率失常。临床实践证明,抗心律失常药物引发的心率失常类型主要包括:室性早搏、尖端扭转型室速、自发性室速、多源性室性早搏、新出现RonT现象等。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抗心律失常药物引发的心律失常以以室性早搏频率增加为主,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以lc类药物最为多见,此研究结果Van de Linden S J等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研究时发现:心律失常加重现象常发生与服药后的1-3d内,且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者易发生心律失常加重,上述症状临床上常会自发出现,不需要诱导发生,一旦发生,会持续出现;当把抗心律失常药物减量或停药时,上述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已有研究证明,抗心律失常药物导致心律失常加重主要与药物电生理作用有关。综上所述,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治疗心律失常,但是用量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廖德宁,杨志健.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的机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8,(04).
[2] 张楠,郭继鸿.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起搏阈值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