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铮等
【摘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影像学改变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6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平阳霉素碘油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实施栓塞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患者病灶边缘和内部碘油沉积状况、肿瘤大小和血流信号等。结果 经治疗,68例患者中有30例为显效,33例为有效,5例为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2.6%。六个月后经肝脏彩超检查和CT复查,发现患者瘤体明显缩小、肝血管瘤内血供基本消失,且碘油沉积也比较好。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借助于平阳霉素碘油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实施栓塞治疗,所获疗效显著、可靠且安全。
【关键词】影像学;肝血管瘤;改变;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志码】A
在肝脏疾病中,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疾病,若肝血管瘤直径大于5cm,很容易对附近脏器产生压迫,引起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因肝脏张力不断上升,因此很容易使肝脏存在破裂的风险[1-2]。在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容易加大创口,易引起出血,导致肝功能障碍,影响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中,动脉栓塞治疗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从应用结果来看,所获疗效显著且良好,下面笔者就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影像学改变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所选研究对象为自2012年11月~2014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有48例患者为男性,20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为30~70岁,全部患者均通过腹部彩超、MRI以及CT检查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诊,其中最小瘤体的直径是5.5cm,最大的是13.2cm,有51例患者为单发性,有17例患者为多发性;肝左右均存在病灶的有8例,右叶有30例,左叶有20例。
方法:治疗所用药物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所用设备为LCA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其治疗方法如下:于局部麻醉下采取Seldinger法在患者右侧股动脉位置实施穿刺托管,用5F托管对腹腔干部位和肠系膜上动脉实施造影,确认血管瘤供血血管、大小和数目等,对肿瘤起着供血功能的动脉实施插管,最好让导管尖端和瘤体相接触,于透视下缓慢且间歇地进行乳化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的推注,将病灶附近供血动脉返流或静脉分支发生显影当作栓塞量化标准。此外,治疗期间应予以患者50~100mg左右的杜冷丁实施止痛。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实施1~6个月的随访,在复查时实施肝脏彩超以及CT检查,对患者病灶边缘和内部碘油沉积状况、肿瘤大小和血流信号情况等进行观察。
疗效评判标准:本次研究所制定的疗效评判标准如下: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同时肝血管瘤的缩小超过50%;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肝血管瘤的缩小在25~50%范围内;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显著的改变,且肝血管瘤没有发生变化或者扩大[3]。
结果
经治疗,有30例患者为显效,有33例患者为有效,有5例患者为无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2.6%。在造影征象上,治疗前,肝血管瘤血管造影呈“树上挂果征”;在治疗期间,肝血管瘤呈被栓塞剂填充征象;治疗后,血管瘤的供血呈完全比赛征象,在CT上瘤体不断缩小且碘油聚积。
讨论
肝血管瘤是由很多的窦腔以及扩张血管所构成,其内充满血液较多,且瘤体内无正常肝细胞、胆管、血管以及吞噬细胞,肿瘤附近肝组织肝窦存在显著扩张,和瘤体异常血管相连接,其中部分血管腔还会出现薄壁扩张,导致肝血管瘤的生长呈环形或者C形,造成肝组织不正常[4]。在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中,肝动脉栓塞是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式,常用栓塞剂有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无水酒精或者碘化油加用明胶海绵条等,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上述这些栓塞剂中,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所具作用相对比较温和,且疗效更为显著,所引起的并发症相对比较少,便于患者接受。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就采用了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来进行肝血管介入治疗,从治疗情况来看,在影像学上,患者瘤体明显减小,且碘油沉积也比较好。从研究结果来看,借助于平阳霉素碘油剂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的方式对肝血管瘤患者实施栓塞治疗,所获疗效显著、可靠且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屹,张安忠,杨崇美等.介入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07).
[2] 聂春晖,孙军辉,张岳林等.巨大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栓塞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09).
[3] 丁汇清,张海军,杨立民等.巨大肝血管瘤的双重介入治疗[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02).
[4] 张建民,王会根,郑爱花等.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血管瘤35例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