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业学校 陈欣
信息技术驱动会计创新模式探析
大连商业学校 陈欣
摘 要: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逐渐改变人们在社会经济中的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深刻的意义,也越来越和经济活动相互纠缠,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行业形成巨大冲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传统商业模式,并催生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诸多新的商业模式。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变革也对传统会计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改变,还有内在会计活动的改变。本文就信息技术条件下现行的会计系统进行论述,并试图提出新时期会计的创新思路,以期对会计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 驱动 会计 创新
会计的萌芽来自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奴隶社会文字的出现,在原始计量记录的基础上,开始形成早期的会计制度。会计的出现与形成总是跟经济活动息息相关,近现代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出现飞跃式发展是因为工业革命的促进。不同时期会计的发展源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环境,每一个大的经济阶段会计的职能、作用、方法总是不尽相同。现阶段在网络技术发展带动的知识经济体系下,信息化赋予了会计新的职能、作用,同时也要求会计必须遵循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从内开始变革,努力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辩证地看待会计的发展,一方面,信息化背景下的经济发展需要会计适应形势,做出改变;另一方面,站在时代前沿的、先进的会计制度也同样会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1.1 信息传递
现代信息技术对各行业工作效率的促进效果都非常明显。传统会计在信息收集、传递过程中,依靠的主要是人力,人工采集资料,手动记账。如果需要跨地域传递信息,一般采用传真、邮寄、人工携带等方式,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也没有时效性可言,信息传递与录入方式的落后使得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信息流通不畅也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会计信息传递,只需要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就能完成信息高效传递。跨地域、跨国界传递也不存在延迟。办公无纸化的推行,使会计数据载体由传统会计中的纸张、账簿转变为现代会计的内存、硬盘、光盘、磁盘等光电媒介。提高了数据收集、加工、传递速度,使会计工作效率大为提升。不过新的传递、储存方式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会计数据易篡改,信息资料易丢失,容易遭到病毒、黑客破坏,使财务数据丢失,更会遗失商业机密。现阶段会计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有利有弊,不过发展总是主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其本身并不是完美的,需要不断去补充完善。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假设,加大安全防范力度,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采用分级授权制度,对核心文件进行多层加密处理,并招聘高技术专业性人才,确保在会计工作中,既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又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会计资料的安全。
1.2 会计理论
信息化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实践,会对传统的会计理论产生影响。传统会计的理论基础包括:会计主体假设、会计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四个部分。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改变了组成会计理论基础四个会计假设依赖的社会经济环境,使传统的会计理论出现局限性。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有些传统会计理论失去了计量依据。传统会计理论的局限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其一是会计主体假设的动摇。传统会计主体概念是会计工作特定的空间范围,其是具有有形实体的个体,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记录、核算内容及报告的涉及范围。但是在以网络经济为主体的信息化背景下,传统会计的空间限定范围被打破,网络空间不能被圈定在特定范围内,时大时小,实体经济行为与虚拟经济行为交叉。其二是对传统会计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的影响。在传统会计理论中,是假定企业可以无限期地持续经营,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商业主体的兴衰更替特别频繁,因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引起的重组、破产等经济活动时有发生,其实际存续期变得可长可断,使传统会计理论的持续经营假设跟会计期间假设无法适用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经济模式。其三是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挑战。传统会计报告披露的财务信息都是以货币形式计量,其基础是货币价值恒定不变。但是在信息技术下,网络金融和电子货币的出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会计理论中币值不变的假设。许多不可量化性的价值信息,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反面的内容都不能用货币进行计量。
1.3 会计原则
传统会计的两大原则分别为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制。但是在现阶段以网络信息化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中,这两个重要原则已逐渐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传统会计的权责发生制,由于网络经济的急速发展,使货币电子化、实时化,其收支在同一时期内完成,这就导致无法用权责发生制去核算。传统会计中的历史成本制是静态的衡量方式,但是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历史成本制不能及时反映出市场的活跃程度,商品价格的频繁波动,也不能反映出非持续经营阶段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信息。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使之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下的会计理论发展。
2.1 理念创新会计信息的载体以及会计信息处理的技术是会计理念创新的基础。好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会计理念创新的保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传统的会计理念应随之改变。
将信息技术融入会计基础创新中,建立高效的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改变传统的记录、传递方式,使高速、高效始终贯穿于会计活动的始终。以计算机为中心,组建适合于自身的计算机网络,购买或开发适用于自身的会计软件,使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得以提升。会计信息载体的更新是硬件建设,会计信息处理技术的更新是软件的提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优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完美契合,才能使会计理念不断更新,才能跟得上经济发展速度。
2.2 目标创新
传统的会计目标只注重经济目标,只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只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其所提供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及现金状况等方面的信息都是为经济目标服务。而信息经济时代,不仅要以经济服务为目标,还要关注社会目标。社会效益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在会计目标创新中,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应提上日程并组织实施。
2.3 假设创新
传统会计理论中的四个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会计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与当前经济信息化的不兼容,使完事会计假设、创新会计假设成为当前会计理论创新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会计主体假设动摇,传统会计的主体假设有其特定的空间范围,网络经济的发展突破了空间范围,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模糊,不能做到有效核算和精确管理,这就要求必须对传统会计主体假设进行理论创新。依据信息化网络经济的特色,结合传统会计的核算、管理要素,创新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
现代经济体制下的资本运作使商业主体的变更频繁,这就要求从传统会计理论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进行创新。现阶段商业主体存续期的长短,在存续期内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分开的会计期间与以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若用旧的会计基础理论进行衡量,就无法准确表现出商业主体在存续期的经济活动状况,这就要求必须对传统会计理论的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进行切合实际的变更。
在现代电子商务中,传统的财务报告被实时报告系统取代。在任何会计期间都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由此交易期间假设不可避免地替代传统会计的会计分期假设。国际间资本流通的加快、虚拟经济的发展、结算方式的多元化等因素导致货币将不再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也将被改变。电子货币的出现,网上银行的兴起,使得货币不再是会计计量的唯一载体。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要求出现一种全球一致的电子购买力单位,传统的会计计量假设最终会被摒弃,从而形成新的会计计量假设。对上述几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创新出契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甚至是引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会计基础理论,才能占领会计基础理论创新的前沿阵地,才能使会计理论发展与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
2.4 职能创新传统会计的三大职能为:反映、监督、参与经营决策。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建立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的监督职能也要有相应变化,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在反映与参与经营决策的过程中,也要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实时性,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和自动处理。通过信息技术途径获得有效的实时信息,使决策者能够做出合理预测和正确判断。
2.5 会计报告创新
信息化技术下的会计报告创新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为会计报告内容创新,其二为会计报告形式创新。在会计报告内容创新方面,在传统的会计报告内容上,加上信息化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知识财产、人力资源资产等内容,使会计报告内容更为完善。在会计报告形式创新方面,应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这样才能使会计报告形式多元化,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会计应从深层次的理论开始逐级创新,以信息化技术为创新依据,满足主体对现阶段会计工作的要求。在思想上要有高度认识,在行动上要切合自身实际,不能盲目模仿,生搬硬套,最先进的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只有与自己实际情况契合度高的创新才是最需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计模式的创新也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郝建荣.探析基于事件驱动会计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
[2] 张红.基于事件驱动的会计信息系统探析[D].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
[3] 姜涛.会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4(05).
[4] 林龙飞.新时期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创新模式分析——基于电子商务技术发展和国际会计现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0(02).
[5] 肖文耀.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创新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
[6] 范俊铭.论我国会计理论教育模式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4(02).
中图分类号:F71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0(a)-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