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运贵 戴刚 高炜 唐艳云
(1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贵州贵阳 550081 2贵州省纤维检验局 贵州贵阳 550003)
近几十年里,人类取水量每年以4%~8%的速度递增,发展中国家的增幅尤为严重,造成水资源日趋短缺[1]。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废水大量排放的双重压力下,水源地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实现饮用水安全的关键问题[2]。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年出台了《贵州省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办法(试行)》,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纳入日常的环境管理体制中,取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结合近几年贵州省开展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研工作,笔者就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建议进行初步探讨。
1.1 水源基本情况
2013年,贵州省共调查评估了九个市(州)的1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表1),没有地下水型水源地。其中,湖库型水源地11个,占73.3%;河流型水源地4个,占23.7%。15个水源的年设计供水量为37968.8×104m3,供水服务人口424.56万人。其中,11个湖库型水源供水量28089.48×104m3,占供水量的72.58%,服务人口324.75万人,占总服务人口比例为76.53%;4个河流型水源供水量9879.32×104m3,占供水量的27.53%,服务人口99.61万人,占总服务人口比例为23.47%。
表1 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
1.2 环境质量
本次调查的贵州省饮用水水源地全部为地表水型,湖库型水源地规模较大,主要贵州地貌土壤少、土层浅、裸岩多,加上喀斯特地形渗水结构,导致地表无法贮存水分,河流型水源地数量少。
4个河流型水源的水质全部达标,分别是贵阳市南门河和南明河、铜仁市鹭鸶岩、黔西南州木浪河水源。
11个湖库型水库水质全部基本达标,出现的超标项目均是总氮,超标倍数0.015~4.03之间,具体情况见表2。引起水源水质总氮超标的主要原因为贵州省的天然背景值高,以及水源周边农业面源、种植物、杂草等产生的腐殖质,同时全省参评的湖库平均服务年限已经超过了30年,绝大部分湖库因为资金、技术等原因未进行过底泥疏浚,导致了含氮污染物的持续释放,整体加重了湖库内含氮污染物的污染负荷[3]。
表2 2013年贵州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湖库型水源地总氮超标统计表
贵州省属于欠发达地区,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发展形势相比较,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着运行机制不畅通、监测网络不完善、监测技术储备不够、资金落实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2.1 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力度有待提高
至2013年底,贵州省城市饮用水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整治情况较好,排污口完成了全部取缔。但违章建筑物拆除力度依然较弱,拆除的违章建筑物仅占违章建筑物的7.98%。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源及农业源。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存在生活污染的水源地个数为11个,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578.6284t。具有全部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的水源地有9个,占存在生活污染水源地个数的81.8%。
2.2 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不足
贵州省饮用水监测项目独立完成能力很不理想,各市(州)监测能力差异很大,到目前为止,仅有贵阳、遵义市能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完成109项)完成109项水质全分析;其余各市(州)有些能完成63项,还有只能完成常规的28项水质分析工作。另外,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对水源水质的进行自动监测和远程监控,以便能够及时了解水源地水质特征。
2.3 环境应急风险能力薄弱
贵州省9个地级以上城市有6个城市饮用水源仅为湖库型,供水水源较单一;同时尚有一些城市没有备用水源,一旦水源地发生突发污染事故势必将对城市供水产生极大影响。部分市(州)在应急管理技术储备、应急演练、预案定期修改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3.1 加强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提高市(州)监测站的监测能力,逐步达到109项水质指标的监测,为进一步了解潜在的饮用水环境问题,为保障饮水安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高饮用水实时在线监测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协调各部门开展水质、水量、水土流及相应面污染的监测工作。
3.2 加大水源地专项整治力度,将水源地环境违法行为设置为水源地专项执法行动的工作重点。严肃查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杳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而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同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建设,严格控制农村面源、点源污染。
3.3 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应急能力建设。通过饮用水风险源的识别,指定不同风险源的应急处置方案,形成应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3.4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包括对全省饮用水源地基本信息以及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工业源、生活源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并实现历年水源地调查结果信息的动态管理,同时借助于地理信息平台,在地图上直观展现水源地以及调查结果信息[4]。
[1]葛丽敏,谢兆才,吴源源.用水权和水市场理论指挂我宵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忍考[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1(1):16-18.
[2]王丽红,王开章,等.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内涵、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07,5:94-96.
[3]贵州省饮用水源地水体污染评估及原因分析研究报告[M].贵州大学,2011.
[4]李明华,张兴文,耿春建.大连市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杳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