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玲等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NT-proBNP和cTnI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8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42例,血糖轻度增高组26例和高血糖组30例,分别测定人院时的NT-proBNP 和cTnI 值,并统计住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和死亡例数。结果 高血糖组NT-proBNP及cTnI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LVEF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P<0.05),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力衰竭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NT-proBNP值与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及病死率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AMI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预后不良,而NT-proBNP 值能较好地评价心功能、判断预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高血糖;心功能;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志码】A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最严重的表现之一。有资料显示,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肤前体 (NT-proBNP)水平是预测患者心功能状态及预后情况的独立性指标[1]。本研究对不同血糖水平的AMI患者NT-proBNP和cTnI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此类AMI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情况,为完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AMI患者98例,其中男 56 例,女42例,年龄50~82(62.5±9.8)岁。均符合 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AMI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既往有明确糖尿病(DM)史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急性感染、急性脑血管病、创伤、手术、恶性肿瘤、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42例(血糖<7.8mmol/L),血糖轻度增高组26例(血糖7.8~11.1mmol/L),高血糖组30例(血糖>11.1mmol/L)。
检测方法:98例患者根据治疗指南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治疗,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同时给予血压、血糖调控治疗。入院后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同时取血清,由专人检测NT-proBNP和cTnI水平。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包括频发室早、短阵或持续性室速、室颤或室扑、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以及LVEF、NT-proBNP和cTnI值进行分析对比。
数据统计学:通过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 表示,x2检验;两组间对比以t检验;因素相关关系通过直线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NT-proBNP及cTnI 比较入院时NT-proBNP值高血糖组高于正常组及轻度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值高血糖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轻度增高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并发症及病死率比较高血糖组心功能≥Ⅲ级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住院期间共有8例患者死亡,,其中血糖正常组1例,占3.85%;高血糖组6例,占14.29%;血糖轻度增高组1例,占3.33%;高血糖组死亡率显著高于血糖轻度增高组及血糖正常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LVEF值高血糖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三组患者NT-proBNP值与cTnI值的相关性分析 NT-proBNP值与心功能≥Ⅲ级、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率均呈正相关(r为:0.311、0.283、0.462,P<0.05)。
表1 3组患者NT-proBNP及cTnI值比较 (x±s)
注:与血糖正常组相比,*P<0.05;与血糖轻度增高组相比,#P<0.05
表2 3组患者住院期间相关指标
注:与血糖正常组比较,*P<0.05;与血糖轻度增高组比较,#P<0.05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糖组心率及血糖水平显著高于血糖轻度增高组及血糖正常组。高血糖组住院期间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发生机率均高于轻度增高组,及正常组,笔者认为,应激性高血糖对患者并发症及其预后具有直接的影响,其机制可能为急性升高的血糖水平损伤了血管内皮功能,粘附功能增强,微循环障碍加重,同时提高了交感兴奋程度,致使细胞膜电位不稳定,继而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与此同时,高血糖还能够提高渗透压,以及左心室舒张压,大大增加了心脏负荷,最终造成心功能恶化[3]。LVEF值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本研究显示LVEF值高血糖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的血浆NT-proBNP、cTnI水平显著升高,且心功能≥Ⅲ级的例数显著多于其他两组, 与心功能情况相符。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NT-proBNP值与心功能≥Ⅲ级、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率均呈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与相关研究之相符。可见,同时对患者血浆NT-proBNP和cTnI指标过行检验,可以较好的进行危险分层,对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 AMI患者NT-proBNP和cTnI水平与应激高血糖的浓度、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密切相关,临床可按照NT-proBNP及cTnI水平辨别AMI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应激性血糖升高也是诱发AMI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莫殿军,何述祥,张晓兰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B型钠尿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13-114.
[2] 王静,苑杰,曾强等.NT-proBNP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7,47:78- 79.
[3] 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