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感恩教育

2015-07-19 08:01
学周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祖国情感同学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743000)

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感恩教育

何 蓉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743000)

在2003年我们走进课改,“感恩教育”正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载体的创新。它的取向性在于让师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教师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和养育之恩等等。它的功利性在于诱发生命的感动,唤醒心灵的真善,催生行动的回报。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那么作为课改前沿的语文老师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经典文本活动

一、在诵读经典中感受感恩教育

诵读古诗文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以诵读古诗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感恩特色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努力构建书香校园,为学生终身发展夯实基础。我们以“两结合”的诵读模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诵读系列活动。两结合,即特色诵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修建了刻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假山,配有潺潺的水流,醒目的字迹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诵读经典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结合《弟子规——日常生活力行表》的设计,将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活动表现一律纳入此次教育行动中,完成了三维一体的整合,使学生明白了感恩无处不在。使全体师生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中相互学习,共同感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地迎接明天。

二、从文本入手培养感恩意识

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知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如表现大自然之恩的,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写人记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件的意义,能让学生感受英烈的民族义,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如《桂林山水》《长城》《颐和园》等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从景物特点、从事物特点中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感知大自然之恩。

在知恩之后,要让学生体验。俗话说: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才能达到目的。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是情感体验的重点,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如《小抄写员》一课,要反复朗读有关叙利奥的心理描写的语段,体会叙利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如《穷人》一课,抓住文中,突出主要人物——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充分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激起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如《山雨》一课中对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引导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报恩和施恩是目的,只有将情感回归于现实,付诸于行动,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在学习课文后,还要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中,以文本知识为内容进行拓展,让他们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了《穷人》一文后,提出“假如你是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你会说什么呢?等。”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后,让学生说说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不断深化、不断拓展,让学生们幼小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使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得以源源流传。

三、在特色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要让丰富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必须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萌发真情。我们具体开展了“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祖国培养我”的“四感谢”活动。

(一)开展“感谢父母养育我”的特色活动

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也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学会孝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爱。例如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开展“三送”活动,即在家里向父母长辈送上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中高年级开展《父亲、母亲,我想对你说——》的征文演讲活动;开展“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多做孝心事”的活动;四五年级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账,感知父母恩”的班会。发动学生向父母了解从进入小学起家长为自己的经济投资和精力投资,并谈谈自己如何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恩。三至五年级开展“三做”活动,即学做一件家务、学做一回家长、学当一天家。换位体验父母长辈的辛苦,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

(二)开展“感谢教师教育我”的特色活动

让学生懂得教师教给了自己知识,教给了自己做人的道理。教师是我们人生旅程的引路人,要以实际行动尊敬教师,报答教师博大的爱。例如,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开展“送给老师一句问候、送给老师一张自制的贺卡、送给老师一张满意的答卷”的活动,中高年级开展《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的征文演讲活动。一、二年级开展“我对老师说句感谢话——”活动;在三至五年级开展“征集感谢老师的格言”活动。开展“我当一天班主任”的体验活动;

(三)开展“感谢同学帮助我”的特色活动

让学生体会同学是心中最纯、最真的朋友,朝夕相处,心存感谢,也许从没表达。通过活动,使大家学会感谢同学,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谢之情。例如,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牵手同学,共同进步”的征文演讲活动;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送给同学一句鼓励话”的活动;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一名同学,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恩情,通过电话或信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开展“感谢祖国培养我”的特色活动

让学生懂得爱国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爱国是当代民众的精神需求,爱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激发学生从小立志报效祖国的爱国情。例如,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征文活动;收集“祖国之最”“祖国的世界之最”以及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

总之,学,然后之知不足;研,更加知困惑。“感恩”教育是一项漫长的工作,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感恩教育必须重实践、重体验,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把被动教育变成主动教育,方能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1]孙岩.让青少年从小学会感恩.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田玉贞.让爱传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腾刚.感恩父母.河山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5]李俊杰.读懂人生.河山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6]腾刚.感恩兄弟姐妹.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7).

[7]腾刚.记着有人在爱你.九州出版社,2004.

(责编 张景贤)

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4]GHB014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祖国情感同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