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9例临床观察
张海燕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常规治疗组58例行常规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心脉隆组59例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2次/日,共治疗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心脉隆组总有效率86.44%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脉隆组治疗后对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最大代谢当量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对CHF有一定干预作用,可改善CAF患者临床症状及LVEF、NT-proBNP、最大代谢当量,安全性较好。
慢性心力衰竭;心脉隆注射液;左室射血分数;N端B型脑钠肽前体;最大代谢当量
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公布,我国慢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约为0.9%,至少有420万心力衰竭患者[1]。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心力衰竭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热点。目前住院期间口服药物基本依据指南标准化方案,对其针剂的应用目前多集中于活血化瘀类及改善心肌代谢类。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最大代谢当量(MAX-MET)的影响,评价其对CHF的干预作用。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2月—2014年5月在老年病科住院的117例心功能Ⅲ级~Ⅳ级CHF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心脉隆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龄63岁~82岁;常规治疗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60岁~8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CHF病程、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占位、房颤、频发室性早搏、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脑血管疾病、痴呆、抑郁状态。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2007年中华医学会公布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行常规规范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心脉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云南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 mg/kg加入250 mL葡萄糖或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使用前做皮试阴性,滴速统一为3mL/min,2次/日,共10d。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 左心室射血分数 由同一操作熟练的技师用Simpson方法操作,治疗前后均用美国LOGIQ E9多普勒仪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LVEF≤40%为收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1.3.2 N端B型脑钠肽前体 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4 mL,用南京基蛋白生物科技公司FIA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血清NT-proBNP含量。NT-proBNP<300 ng/L可排除心力衰竭。
1.3.3 最大代谢当量 能量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是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应用MET这个概念来代表活动的强度可以计算在一段时间活动的总强度,MAXMET表示个体运动耐量。参照标准[2]:在平坦坚硬的楼区以4.8 km/h行走时消耗能量为3.3 METs,若走路30 min,当量为99 METs(3.3 METs×30 min=99 METs/min)。测试地点:我院干部病房一段平整笔直走廊,长度为60 m。准备工作:签署知情同意,测试前患者睡眠充足,停止吸氧1 h,清场闲杂人等,备急救车,按下计时器同时,嘱患者以4.8 km/h匀速行走,待患者感觉不适、不能耐受该速度时,立即停止计时,记录运动时间。
1.3.4 安全性观察 观察输液中、输液后有无皮疹、疼痛、瘙痒,有无胸闷、心悸、头晕,监测心率、血压、体温,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凝血五项。
1.4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NYHA分级评定。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效果。显效:临床NYHA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1级或改善2级;有效:临床NYHA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达到Ⅰ级心功能;无效:用药前后心功能分级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级,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用配对t检验,组间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 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脉隆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s)%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830.59±5.4538.42±4.621)观察组5930.64±5.47 45.15±5.15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2)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 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脉隆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s)ng/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s)ng/L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84 974.35±1 815.142 937.13±892.451)对照组595 080.33±2 154.702 331.41±1 095.42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2)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MAX-MET比较 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脉隆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AX-MET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AX-MET比较(±s)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813.21±4.9829.29±4.231)观察组5913.75±4.6134.15±5.781)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2)P<0.05。
2.5 安全性 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CHF在中医辨证多属气阳两虚、瘀血内阻型。西医认为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低下[2],特征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一旦发生将不断进展、加重的疾病,过程如自由落体。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公认基本机制为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细胞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改变,即心室重构[3]。在初始心肌损伤以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室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CHF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阻断心室重构[4],CHF的治疗方向已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指南均强调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原则[5],明确规范A、B、C、D各阶段用药,但即使规范服药,多数患者因病情加重反复住院。因此急需一种满足临床的抗心力衰竭药物。
心脉隆注射液由美洲大蠊经由多层工艺提取而成,具有益气活血,通阳利水的作用。药理认为,其具有多靶向作用:①强心作用,促进心肌细胞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黄跃华等[6]认为心脉隆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且对外周血管阻力、心肌耗氧量、心律无影响。彭芳等[7]认为其强心作用与升高细胞内游离Ca2+有关。由于心肌收缩力对外源性Ca2+有明显依赖作用,因此,血钙浓度变化对心肌收缩力有较大影响,即在一定范围内,血钙升高则心肌收缩力增强,反之,心肌收缩力减弱。细胞内游离钙主要通过细胞内钙释放和细胞外钙内流两大途径获得。心脉隆作用于心肌未选择钙释放途径,而是启动了优越的钙内流通道,因此心脉隆体现为温和、持久的强心作用。本研究显示,经心脉隆干预,患者胸闷、气喘、乏力改善,运动耐力增加,代谢当量改善,可能与其发挥强心作用后肺淤血及心排血量增加有关。②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损伤。肺淤血、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均导致低氧血症,CHF时酸性代谢产物持续堆积,低氧及酸中毒均可使H+浓度增高。H+和Ca2+竞争与肌钙蛋白结合,H+增加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此外低氧时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严丰祥等[8]证实,心脉隆可扩张冠状动脉。吴建新[9]认为经心脉隆干预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磷酸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降低,二者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来实现的,SOD、GSH-PX可清除氧自由基。心脉隆通过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提高血氧含量,抑制酸中毒及增加ATP合成,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充血状态,降低室壁张力。本研究显示心脉隆具有升高LVEF、降低NT-proBNP作用,可能与以上机制有关。③熊旭东等[10]认为心脉隆可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心脉隆干预CHF后患者胸闷、气喘、肺水肿等改善,因此心脉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④纠正神经内分泌失衡,增加血浆降钙素基因肽(CGRP)含量,抑制内皮素(ET)的分泌。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在CHF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已获公认, CHF时强效血管收缩因子ET-1过度激活,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并启动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重塑,心室进行性扩张变形,室壁张力持续升高,而CGRP是强效血管舒张因子。李兴文等[11]认为心脉隆注射液通过增加血浆CGRP,可有效拮抗病理状态下释放的ET-1,纠正内分泌异常。NT-proBNP分泌的主要条件是心室和室壁张力的改变[12]。本研究显示心脉隆可降低NT-proBNP水平,其原因可能有该机制参与。⑤扩张肾动脉,增加肾血流量,利尿。CHF发生后因血液再分布,首先肾脏血流明显减少,但由此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管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最终导致液体潴留。熊旭东等[13]认为心脉隆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通过扩张肾动脉、增加肾灌注,阻断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激活,进而改善体循环淤血,改善症状、体征,提高代谢当量。本研究显示心脉隆对代谢当量有显著干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⑥心脉隆含有活性氨基酸、核苷酸、肌苷,可为心肌提供营养支持,并抑制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损伤。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LVEF。
本研究证实,CHF患者短期接受该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LVEF、NT-proBNP、MAX-MET指标有一定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其对CHF有一定干预作用,推荐临床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相对小,期待大样本循证,评价其近期、远期疗效,另外,长期、间断应用心脉隆注射液的效果尚需进一步论证。另一方面,从建立心衰分期的观念出发,CHF的治疗不但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症状,还应改善其长期预后及死亡率,为此,更需患者口服标准化方案药物治疗。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4.
[2] 林妍霞,齐国先.体力活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2):164-167.
[3] Colucci WS.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failure[J].Am J Cardiol,1997,80(11A):15L-25L.
[4] Braunwald E,Bristow MR.Congestive heart failure:Fifty years of progress[J].Circulation,2000,102(20 Suppl 4):14-23.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1):7-23.
[6] 黄跃华,王新华,王德成,等.心脉隆对两种实验性心脏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1,12(2):23-26.
[7] 彭芳,刘晓波,方春生.心脉隆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游离Ca2+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4):224-225.
[8] 严丰祥,张华明,李树楠.心脉隆注射液对离体大鼠心脏的强心和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J].大理医学院学报,1992,1(1):1-4.
[9] 吴建新.氧自由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心脉隆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1,15(1):39-41.
[10] 熊旭东,赵辉.心脉隆注射液对野百合碱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5):293.
[11] 李兴文,张济建,黄维丽,等.心脉隆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机制探讨[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8,19(2):42-44.
[12] 庄智伟,鲍逸民,杨永青.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血脂变化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337.
[13] 熊旭东,王左,周吉燕.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1999,8(2):54-55.
R541.6 R289.5
: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2.030
:1672-1349(2015)02-0218-03
2014-09-17)
(本文编辑郭怀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河南开封475003), E-mail:zhaoxian_3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