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筹划中国奶粉业的寡头竞争格局?

2015-07-19 13:57文/王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寡头奶粉价格

文/王 晨

谁在筹划中国奶粉业的寡头竞争格局?

文/王 晨

一个“轻奢”的市场

自大头娃娃事件以来,中国奶粉业已经在国家管制、市场扩张、资本进入和产业博弈中,走过了将近十年。

与中国绝大多数产业不同,在奶粉这个行业,过去的十年里,最成功的奶粉企业,往往是那些卖得最贵的品牌。

显然,三聚氰胺事件,将广大中国父母奶粉消费的心态,锚定在了“便宜的一定不是好奶粉”这句话上。出于对不良奶粉的恐惧,他们实际上是在用“轻奢侈”的心态在买奶粉——再贵,但凡垫垫脚尖能够到的价格,绝对不买次一等的。

这种广为流传的心态,为从业者提供了世界上利润最为丰厚的一个奶粉市场。这个产业从奶粉品牌,到渠道商,再到零售商,无不赚得盆满钵满。最早的婴童店,只要靠卖奶粉,就能完成原始积累。一个奶粉品牌,八九亿的规模做上几年,就能直接到国外收购奶粉公司。

奶粉的价格还能支撑住吗?

但是,站在这十年的末端,我们可以看到,为奶粉产业链提供丰富滋养的天时地利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高昂的抚养教育成本的倒逼下,即便二胎全面放开,中国也很难再现过去30年里的婴儿潮。中国奶粉市场曾经怎样几何级数地增长,未来也将如几何级数地下降。

2.自贸区的开放,彻底打开了封闭的中国奶粉市场。国内高昂的奶粉价格将面临国际平价奶粉的倒逼,暴利时代一去不回。

3.政府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定位中国的奶粉产业,使奶粉产业脱离了自由竞争的快消品行业,成为国家意志深度介入的一个国计民生级行业。政府管理逐渐专业化,一步步进入实操和细节层面,国家战略不再笼而统之,政府行政整合奶粉产业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这几个变量,对奶粉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第一个的市场容量因素,并不直接影响奶粉价格。

但是,由于过去十年各路资本逐渐发现奶粉业暴利,渐次杀入博取一杯羹,乐观的心态导致大家疯狂扩张产能,却高估了市场容量的后期走势,导致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库存,各大品牌不得不用买赠的方式去库存,奶粉价格实际上是在走低。

奶粉行业的价格带,是由领头品牌决定的。带头大哥不降价,其他小兄弟降价,就可能被“便宜没好货”的消费心理排斥出主流圈子。但是带头大哥一旦撑不住开始变相降价,消费者心理的锚就会向下迁移,价格下行就不可避免。

第二个的国际平价奶粉倒逼,在互联网有限的范围内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那个圈子里的消费者已经不买国内奶粉了,国内销售的四大国际品牌也不买。

但是,以海外的奶粉供应链,直接对接国内消费者的零售单,在大规模范围内是不可能的。目前这种零售交易只能局限在互联网平台,而自贸区的洋奶粉货主们,现在也在积极拓展自己的分销渠道。一旦国际窜货进入国内分销渠道,尤其是实体渠道,那么依然要遵循国内流通业的规律,价格上的竞争力自然要打折扣。

同时,海外的货源能否稳定地上规模,也是一个问题。

首先,零散的海外代购不会成气候,因为发达国家的奶粉是有政府补贴的,他们的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地来补贴中国的孩子。

其次,对于那些已经进入中国的国际乳业集团来说,自贸区的订单,实际上就是国际间窜货。在这条渠道被扶正之前,大规模地供货,风险不小。

再次,很多代购市场上的热销洋品牌,正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最终会甩掉自贸区渠道的中间商。

因此,国际平价奶粉对国内价格的倒逼,能逼到什么程度,将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重点是看带头大哥怎么做。

第三点的政府整合,恐怕是最关键的变量。

政府这几年搞市场经济的一大心得,就是抓大放小。

食品业被政府定义为自由竞争行业,一直不做深度介入,尽管这么多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顶着汹汹舆情,也依然如故。

政府对奶粉行业的态度则完全不同。

这十年,是国家管理思路一步步清晰,管制力度一步步强化的十年。从一次比一次严密的监管内容来看,政府是希望组建“奶粉国家队”,形成便于监管的寡头竞争格局。

有意思的问题是,当品牌整合完毕,寡头竞争格局形成,政府下一步会不会直接要求奶粉企业降价呢?

要知道,2年前政府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等六家罚款6.6873亿元,用的名义就是“乳粉价格垄断”。

奶粉价格下行,已是业内共识,整条产业链必将为此做出重大调整,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避免,零售环节更是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7万家零散婴童专卖店势必发生规模化整合。

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5年后,我们在哪里?

猜你喜欢
寡头奶粉价格
《去寡头化法》难解乌克兰寡头干政的顽疾
短视频四寡头
奶粉危机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价格
价格
价格
奶粉放冰箱对吗
寡头婚车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