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银 王必胜 梁红鹰 李朝全 李延国
【编者按】自本刊2015年第1期首发李延国、李庆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冀鲁豫的中国故事》后,作品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专门发表专题评论文章。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又联合本刊出版了增刊,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的社会影响。2015年4月20日,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山东省菏泽市有关方面在京联合召开了《根据地——冀鲁豫的中国故事》座谈会,现将座谈会消息及有关评论文章选发,以飨读者。
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
——《根据地——冀鲁豫的中国故事》座谈会召开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作协、山东省菏泽市有关方面于4月20日下午联合召开“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冀鲁豫的中国故事》座谈会”。中宣部文艺局、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张胜友等出席并发言。座谈会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刘汉俊主持。
《根据地》一书由山东籍作家李延国和李庆华共同完成,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作品以大量珍贵的资料展示了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座谈会上,李延国、李庆华就《根据地》的调研和创作过程作了介绍。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经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为革命先辈无私、刚毅、崇高的品格和对信仰的坚守所震撼和感动。任贵祥、梁鸿鹰、李炳银、何向阳、李朝全、王必胜等文艺评论家发言。
与会同志认为,这部作品史料丰富翔实,故事感人至深,生动表现了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的战争中同呼吸、共命运的情形,真实再现了冀鲁豫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的主题,是一部珍贵的党史读物和群众路线教育的好教材。鉴往知今,共产党人的担当、无畏和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遗产,对于当下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民至上,是共产党人赢得民心的法宝,是共产党人永远的追求和信仰,是检验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作品启示当下,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党员领导干部要一如既往地追求和实践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扎根于人民,做人民的好公仆。
大家认为,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历史报告,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品融入了作家真挚的情感,两位作家深入实地采访、调研,收集到大量第一手的鲜活素材,以厚重的笔墨书写人物,挖掘出崇高的精神世界,唱响共产党好的主旋律,体现了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写的责任担当和自觉的艺术追求。时代需要更多像这样思想性和艺术性突出的精益求精的作品,需要作家潜心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峰,以及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市政协等部门负责人讲述了支持《根据地》创作的过程。
著名表演艺术家田华、刘纪宏动情地朗诵了《根据地》中的片段,来自菏泽的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现场演唱了反映冀鲁豫人民抗战的歌曲。山东泰山出版社出版的《根据地》一书今日也与读者见面。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在会上向贵州省委宣传部、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工委赠送了《根据地》。(党建网讯)
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
——评李延国、李庆华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
李炳银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5年第1期,用全部篇幅发表了李延国、李庆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刊物出版发行之后,社会反响强烈,很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表达自己被感动和引起沉思启发的情形。很快,《党建》杂志社的领导又联系《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及两位作者,出版了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社的“增刊”本《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这部作品的社会影响作用。
在文学的声息日渐衰微的当下,为什么一部真实报告革命历史生活题材内容的作品,会有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样的现象非常令人深思。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当年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执行战略任务的战略基地。是落脚点,是能量场,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规避了流寇主义,进而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实践。冀鲁豫革命根据地,曾经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中国共产党人在山东、河南与河北连接地带建立的一个地域广大的敌后平原地区根据地,在当时的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后来曾经说:“新中国是从冀鲁豫平原来的。”
李延国、李庆华的长篇报告文学,就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广泛深入采访之后,对于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当年英勇、艰难、崇高和伟大革命精神及行动的真实生动报告。作品用很多真实的人物精神行动,情节故事,生动地表达了冀鲁豫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和伟大的解放战争中,坚守国家命运担当,坚定革命信仰,同敌人作拼死斗争的情形。抗日战争中,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和军用物资,年仅25岁的八路军战士秦兴体,面对日寇用硫酸浇身,匕首割肉的痛苦,死不屈服,大骂:“狗日的小鬼子,肉你拿去吧,骨头是我的。”最后被日寇“凌迟处死”;淮海战役时,因为总攻时间推迟,需要补充一亿斤粮食,根据地人民在自己生活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很快筹集了1亿零500万斤小米,用平安车送上了前线;因为根据地瘟疫流行,不少群众逃离,为了医治群众和战士的疾病,卫生队袁医生私自从一家药店取来草药熬汤,治好了很多群众和战士们的病,可是,最后却因为私自取药违反了军纪、群众纪律而被军法处置了;当根据地春荒难耐的时候,军区领导杨得志亲自下命令:“部队一律不准打槐花……”要让群众打槐花解饥度荒;为了掩护八路军伤病员,年轻的妇女主动钻进病员的被窝,谎称伤员是自己的男人,机智地保护了亲人八路军;为了战士顺利冲破敌人封锁,转移出去,村里不少群众脱下自己仅有的衣服,让他们化装转移;有为了革命利益,亲自处决了自己叛徒儿子的父亲、有不让女儿在饥饿时喝一碗救济粥的人民县长、有很多不顾家庭困难自愿参军支前的青年、有广大以各种方式维护根据地军民利益的人民群众、更有6000多名南下干部,一直跟随部队后来进入贵州,建立新的人民政权,而且有不少人在人民政权建立初期遭遇土匪杀害,有不少人后来因为政治运动被委屈、打击迫害而不改信仰和革命传统精神作风的冀鲁豫子弟等等。人民群众这种不顾自己流血牺牲,甘冒生死艰难风险,勇敢无私地参与支持革命斗争事业的动人情景,读来使人深受感染和震撼。这部对于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生活内容近似“史志”性的激情文学书写报告,是在对历史的接近和理解中的反省和思考,尽管多是革命历史生活内容和人物场景的描述再现,但它分明的现实勾连意识和深刻思虑,使它带有很强的现实社会生活参与作用及其意义。
邓小平后来在自己的回忆中说: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事是解放战争的三年。冀鲁豫是个好战场,走到哪里都有粮食吃,都有群众支援。那时我们的装备很差,却都在打胜仗,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他还说:“人民是一切的母亲,是对敌斗争一切力量的源泉。”正是冀鲁豫人民群众同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同心同德,才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新中国诞生而浴血奋战的烈士英雄,不能忘记为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区人民。”是根据地曾经养育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即使今天,坚定的人民群众利益承担责任,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支持和同舟共济的根本,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也永远应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和行动家园,是自己的“根据地”。这也许就是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给予人们的深刻和强烈启示。
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内容,是一部内容丰富,人物故事众多,情节非常丰富的伟大历史交响乐。对于这样的题材对象,即使采用长篇的篇幅来面对,也会是个很不易把握的写作。李延国和李庆华两位作家,没有在这样的艰难面前却步,他们不愿意因为困难而放弃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激情动心表达。结果,在长久的对大量历史资料(见作品后面附录的参考书目)和很多现实的深入采访之后,作家精绝地提炼出“人民是党永远的根据地”这个主题,然后分别以序章:一个被遗忘的名字、上部: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中部:震撼世界的反腐战、下部:信仰的长征和尾声:伟大的遗产,在宏大有序的架构下,对冀鲁豫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立新的人民政权(主要是贵州省)过程中的历史贡献情形给予了热情和惊心动魄的真实描述。作品在历史沿革的线性上延伸,在非常真实个性的事件和人物故事及生动细节上展开,书写事件的真相,人物的精神、情感和行动命运表现,丰富而不凌乱,点击有力,场景宏阔。《根据地》既不像已经出现的有些革命历史题材作品那样机械死板,被内容所束缚;也根本有别于不少所谓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那样的随意和戏说,而是一种十分庄严的面对和动情艺术地真实巧妙表达。《根据地》是有魂灵的历史报告,是在有作家主观历史理解下的现实表达。这样的表达,在历史的叙述中包含和培育着现实鲜活的诗性精神,使似乎是陈旧的内容具有了分明的现实迫切主题表达。
在现实的报告文学创作中,优秀的作品是有的。但不少的作品轻易地被分明的功利目标和繁缛的资料所裹挟,缺乏独特理性精神的引领和文学艺术的表达特点,这是很令人无奈的事情。在这样的时候,《根据地》以其庄严的题材内容风格和举重若轻的文学艺术表达而显示出个性与力量,非常的使人感到高兴。人们有理由为这样的优秀作品面世而欢呼!
鉴往知今 责任担当
——读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
王必胜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创建了一个东至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至石德路、滏阳河,南跨陇海路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李延国、李庆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载《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5年第1期)以丰富的史料和厚重的笔触,书写了这个特殊区域、特殊时期,投身革命洪流中的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业绩,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继续奋斗的事迹。一部洋洋洒洒30多万字的作品,读来兴味盎然,感慨良多:为那曲折艰辛的革命者事迹和鲜见的历史场景所感动,为当年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勇于担当、英勇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敬佩,更为他们的高风亮节和精神遗产对于当下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有诸多的启示而感怀。
时间回到75年前,八路军115师遵照中共中央打到敌后去、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从山西到鲁西南,后在“水泊梁山”休整开会,几经周折在山东清平成立了冀鲁豫边区委员会,五年后壮大发展,成为“党在敌后最大的根据地”。当时的冀鲁豫军民的战绩显赫,“歼灭、瓦解日伪军达15万人”。1947年6月30至7月28日,“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发起鲁西南战役,在北起黄河岸,南到陇海铁路,西自菏泽,东到大运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一次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十战十捷,歼敌近20万人。”作品以历史的回述和现实的寻访,通过一个一个的鲜活的画面和一个个难忘的人物故事,上至领袖运筹帷幄,再有杨勇等指挥员们的足智多谋,下有前线官兵们赴汤蹈火的英勇壮举,书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情怀——他们为民族大义献身,为民众的安危承担,为人民的福祉而操劳。他们中,有战士捐躯战场的,有地下党员被土匪告密后示众枪杀的,有纾国难舍家业的平民百姓义无反顾支援前线战斗的。同时,作品也书写了普通百姓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人民对党和领袖的热爱与拥戴,描绘出“根据地”——这一由中国共产党人战争年代开创的特殊的组织形式,对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的胜利奠基性的贡献。一叶知秋。民心向背,是一切胜利之源。作品深刻地揭示出:“这一块块由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用血肉组成的抗日根据地,坚持打击日伪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建功立业。正是这一块块零散而坚实的根据地,养育了共产党人和人民子弟兵,这一块块血染的根据地,成为共和国的奠基石。”
过往的革命历史和英雄精神,影响和昭示着当代人奋斗前行。最为突出的是,共产党人的坦荡的胸怀、丰富的精神遗产,对于当下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作品专门写有《震撼世界的反腐战》一章。当年战争危急,共产党人史无前例地开创了敌后根据地的战争,物质匮乏,却得到了人民无私的支持。军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亲人,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信念,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牺牲个人得失在所不惜。八年抗战,无论是物质的困难还是精神的困苦,对年轻的官兵都是莫大考验。作品书写了面对困难,面对各种诱惑,共产党人特别是干部们经受了考验。《邓小平讲纪律》一节中,有果园宿营地讲纪律和一头牛的故事。当违反军队纪律和党章规定的苗头出现时,不许吃村民的果子,缴回被土匪抢去的耕牛找还主人,邓小平整顿军纪,现场办公,深得民心。同样是抗战,“国军”“中央军”对百姓的骚扰和对民族的背叛,与八路军的纪律严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946年的鲁西南大杨湖战役,被解放军追击的国民党王牌师团被击溃后,打扫战场,一片狼藉,而李庄在国民党驻扎后,家畜家禽被掠食,众多妇女被侮辱。作品用一组惊人的数字,在对比中写出了两支军队的不同结局,阐发了民心所向,道义承担,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
一部史志性极强的纪实作品,丰富的细节和重点人物的书写是其突出之处,同时,这种书写又在历史与现实的勾连中展现,写人物和事件又注重前后的交叉、交代和联系,使内容有纵深感和立体性。比如,当年根据地的领导者,在革命形势转变之后,毅然决然地听从召唤奔赴新征程。特别是服从党的纪律,忠诚党的事业,成为那些指挥员们的自觉行为和责任担当。新中国建立前后,战争形势转移,出现了南下建立“第二战场”,就有了根据地的一大批优秀人士支援各地,冀鲁豫地区“六千儿女别故土”,“他们刚刚走出青纱帐,分得了土地,成就了三十亩地和一头牛的梦想。幸福生活才开头。可为了解放全中国,他们毅然决然的告别了年迈的双亲,离开了新婚的妻子,抛下了儿女,离开了刚刚分的土地……”几经波折,走安徽,经江西,过湖南,来到贵州玉屏、安顺等地,成为史上有名的“南下干部”。他们有的不幸在剿匪中牺牲,烈士陵园中有他们的英名。作品重点描写了贵州几位省部级领导干部事迹,当年从根据地过来如何成为后来的建设者领导者,纵然在反右、文革中蒙受冤屈,饱受摧残,复出后及至晚年休闲,仍然保持革命者的本色。像文革中被打成“反党集团”的申云浦是当年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运东地委书记,后是冀鲁豫日报社长,也是小说《红岩》的人物华子良的原型,南下贵州后在1955年任省委副书记,后被错误地批判,蒙冤24年,平反后在政协主席任上退休。他忠诚于当年的承诺,不弃不离,葆有根据地革命者的情怀。其他几位省级领导有曾为副省长的李庭桂等,都是从根据地“南下西进”主政一方。如同作品中引述当年邓小平说的,根据地的人才像“火种”,是革命的宝贵财富。
作者李延国是报告文学的高手,以描写大事件、大题材闻名,30多年前,他的多部作品名噪一时。他与李庆华都是山东籍作家,这次联手历史题材,无论是从熟悉这方土地,还是对于文学样式的把握上,都有写作的优势。不少的章节,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突出,比如在战争相持阶段,杨勇司令“激战潘溪渡”,《<水浒传>与西瓜园》,《小脚女团长的传奇》等篇章中,凸现了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在这部皇皇之作中,我们看到了作家深挚的情感,不计采访艰辛的热忱投入,特别是,选材上匠心独到,通过根据地这一段有意义的革命史,深入寻访,打捞史料,以厚重的笔墨书写人物,挖掘精神世界,鉴史而知今,意义十分重要。历史总是未来的导师。作品启示我们,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是革命成功的不二法宝,也是今天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信仰永远与我们有关
梁鸿鹰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和信念,鲁迅说文学是国民精神的灯火,就是说文学可以点亮人的精神世界,烛照人的心灵,鼓起人们信仰的风帆。中国梦也好,中国故事也罢,其核心就是要把中国人奋斗、进取的追求精神激发起来,把中国人的信念追求记录下来,告诉人们,不要自甘平庸、随波逐流,而要活出精气神,要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争取更美好的生活,就像《根据地》里的共产党人所做的那样。讲中国故事有各种方式,虚构、非虚构也好,诗歌、散文也罢,其实报告文学更具优势,可以更细致、更真实、更立体反映事件与人物,更自然地抒发情感。
在我们国家广袤辽阔的大地上,曾经有过多少故事穿越漫长的历史,在人们心里留下属于永远的印记,又有多少故事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等待发掘和开采。报告文学《根据地》的素材来自在人们记忆中已经有些“渐行渐远”的冀鲁豫,经过两位作家的倾力探寻与打捞,本来与我们日常生活不再有联系的那些事件、人物和细节,重新回到应有的位置上。但这些故事一旦进入公众阅读视野,便引起热烈反响,充分证明了它的力量。事实上,作品是由一个个中国人梦想与奋斗的故事串接起来的,与我们中国人所共同拥有的一段历史密不可分,更应该与我们当代人的精神成长息息相关,这些关于冀鲁豫根据地的故事,让我们再次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与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到来而奋斗牺牲的人们对话,接续上与已经逝去或正在逝去的一切的精神联系。
《根据地》的主要内容是讲党、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讲战争胜负中起决定意义的到底是什么,涉及的是大到国家民族兴亡的严肃主题。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这个红色基因是在救国图存的战火中,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形成的。在经受了战争环境中各种恶劣条件的严峻考验之后,根据地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巍然屹立于战争年代的靠山,并不因为那里有树林、有高山,有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戴,是广大的人民筑造成的人山,成为共产党在平原上开展游击战的最可靠依傍。毛泽东领导共产党人和八路军,在1937年至1945年间,先后建立了陕甘宁、晋察冀、豫西、东北、华南、湘鄂、冀鲁豫等十几个抗日根据地。这一块块由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用血肉组成的抗日根据地,坚持打击日伪军,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彪炳千秋的功勋。作品所集中描写的冀鲁豫根据地是1939年创建的,到1945年,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敌后最大的根据地,辖22个行署,198个县,32600个行政村,这些零散而坚实的根据地,到处都有八路军能够依靠的群众,养育了共产党人和人民子弟兵,歼灭瓦解了日伪军15万余,这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最终成为共和国最坚实的奠基石。
这些根据地是怎样铸就的?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邓小平在1961年说,就是因为共产党和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长期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好事,才使解放战争成为人民的战争。依靠人民,不是空话,是一个个具体而微事例构成的,作品来自虔诚而扎实的准备,作品共分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讲一个个红色土地如星火燎原般的扩展,汇集了大量丰富感人的事例,如,喝群众的水也要付钱,能守纪律能杀敌,战地医院设在农家,铁骑飞来护麦收等等,是共产党与那里的人民水乳交融的具体写照,比如具体到办报,共产党更是始终把群众放在首位的,黄敬同志就曾经说,党报“要做到具有明确的党性,但又不是党八股,这首先就是和群众生活、群众斗争密切结合起来,而不要把自己看成群众斗争的同情者。”而作品的第二部分是“震撼世界的反腐战”,聚焦共产党严明纪律、发扬传统去争取胜利走过的路程,抗战胜利后,能不能取得政权、建立新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同样依靠严明的党纪和军纪,这条道路依然涉及是否能够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而第三部分“信仰的长征”,讲的是抗战胜利及共产党取得政权之后与群众的关系,写了共产党牢记“群众进家必捧茶”、常常问自己“权力是谁给的”、“家风即党风”,以及把让老百姓微笑着生活作为根本追求等,是光荣传统在不同时代弘扬光大的生动写照,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正能量。
我们现在处于和平年代,面临的是与战争时代完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吃得饱穿得好,但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处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同样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是人生不变的话题,共产党人在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百折不挠,在和平年代发扬传统、开拓进取,为这个世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根据地》弘扬的精神信仰,属于昨天,也属于今日和未来,从中可以汲取的力量,当有益于人生有益于每个人。
寻根报告与国家记忆
——评李延国、李庆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
李朝全
山东作家李延国、李庆华创作出版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新作《根据地》。其实,作家也有自己的根据地。山东本土题材、本土故事和人物大概也是这两位作者基本的创作资源,是他们创作的根据地。
《根据地》是一部寻根报告。近年来,寻根报告蔚成风气,理应引起关注。如果说,何建明、厉华的《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开始了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魂、共产党人精气神及灵魂,亦即对信仰的探寻,是第一部寻根报告,那么,2014年,另外两位山东作家铁流、徐锦庚的《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则是对共产党人信仰的共产主义的探寻。《根据地》则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的探寻,借助对冀鲁豫根据地革命往事的踏访与追述,鲜明地提出人民是我们党最可靠的靠山,民心就是最大的根据地这一论断。无疑,这也是在探寻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历程的原点与出发点,是一部寻找根基与根本的报告文学。“根据地”中的“根”就是根本、根基,“据”就是依据、凭据,“地”就是土地、江山、社稷。根据地也就是共产党人打下江山得天下的根基与依凭,是共和国诞生的原点和出发点。从这个层面上说,《根据地》描述的是一段不该被遗忘和忘却的党的历史,一段国家记忆。这段记忆沉淀在时间的长河里,被作家用生动的文字再次擦亮擦新。
报告文学有着鲜明的社会担当,具备突出的提醒功能。《根据地》通过讲述冀鲁豫革命往事,表现当年亲如鱼水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凸显共产党的干部和军队甘于奉献牺牲、一心为民谋福利的精神风貌。事实上起到了一种警世的作用,堪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一份生动读本。历史纪实都指向现实,旨在启示今人,教育后来者。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指明了作者的创作初衷就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历史忘了过去、忘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路是如何走过来的,不要忘本、忘了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忘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更别忘了共产党是如何得天下、如何走上执政党地位的,那就是:要严守纪律,坚决反腐,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与民争利,不和民争食,为官清廉,一心为民。因此,《根据地》一书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很好地走进历史现场,了解党史真实,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今天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军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过去的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本色,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俭廉洁、克己奉公。在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一粒粮充军粮,一尺布做军衣,一个儿子送去当红军八路军。我们的党和军队为何会如此深受群众的拥戴与支持,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同群众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根据地历史不能忘却,尤其不能忘却和丢弃的是根据地所积累与沉淀下来的这些宝贵经验和致胜法宝。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根据地》特别注重刻画人物群像,在刻画人物时注意广泛性与代表性、典型性的有机结合。譬如,在塑造山东曹县最早的两任人民县长时,注意描绘其不同的个性以及共同的高风亮节。第一任县长刘齐滨在担任县长时,发布了一番上任誓词:“从现在起,我就是你们的长工,一生为你们做牛做马。我将以关心群众的疾苦为天职,尽心尽力为人民办事……”这番慷慨激昂而又朴实真挚的话语,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堪为共产党干部的标杆。而他确实也是这样去践行的。为了让同志们吃饱饭,他甚至不惜卖掉家里人赖以存活的三亩地。继任县长王石钧一心赈济灾民,却不同意让忍饥挨饿、骨瘦如柴的妻儿喝一口粥;在他受伤奄奄一息之际关心的却是洋槐花开了没有,那样子群众就会有吃的了。这就是共产党的干部,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根据地》之所以动人、感人泪下,还在于其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情节和细节,使众多章节引人入胜。如丁二嫂,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钻进八路军伤员丁西武的被窝,声称他就是自己的男人。坚强的女性凌静到延安见到了分别四年的丈夫,却不贸然相认,为的是对方可能已经另外有人。她与那个小她五六岁的“老红军”柯邦坤在战火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柯邦坤曾冒着死亡危险半夜返回寻找掉队的凌静,在黑夜中通过摸马蹄印来辨别方向,然后牵着马一路奔跑,护送着凌静追上了部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结下的情义超越了男女爱情。在收到柯邦坤去世前写来的书信时,凌静读了三遍,然后将它压在了枕头底下,时刻相伴。这些丰富的细节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珍视友情、心思细腻等特征。
《根据地》的成功同出色的书名密不可分,同作家对于作品主题精炼准确而又切近现实的概括密不可分。作者在发现冀鲁豫这块创作厚土之后,激情喷涌,一发不可收,短短半年,便完成了采访、资料收集和创作四十余万字作品的任务。这,不能不说是题材激动了作者,振奋了作者,使其爆发出了空前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同时也能看到,可能也是由于采访创作时间的短暂,作品行文线索似乎不够清晰,缺乏一以贯之的人物,繁杂的人物与情节基本是以串珠式联缀而成,作品更多地采用了电视纪录片的镜头方式剪辑而成,其内在的逻辑连贯性似存不足,内容亦略显繁复琐碎。当然,这些可能的不足并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成功。
根据地——我们的母亲
李延国
在我古稀之年,接受了反映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历史的长篇报告文学的写作任务。我不是党史专家,也不是军史专家,面对着如山的史料,我只有从学习开始。
在与李庆华先生共同采访、查阅史料、写作的过程中,我收获了震撼、感动和思考,革命先辈的无私、刚毅、壮烈、崇高的品格和对信仰的坚守,让我在晚年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冀鲁豫根据地的军民在战争年代生死与共、心怀大义、不畏强敌、慷慨献身的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和长征的精神一样,也是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
写作中,我常常老泪纵横,情不由己。
南下干部夏页文,廉洁勤政、心系百姓,历经文革磨难后,他就任贵阳市委书记,他提出要让“老百姓微笑着生活”,提出“家门随时为民开”,很快平反了一千多件冤假错案。他把百姓吃水难、吃菜难、行路难、乘车难,当作大事来办。农场工人、理发师、清洁工,都成了他的朋友。每年元旦,他常带上酒到容易被人忽略的火葬场,去和那里的职工一起过节。
他去世后,遗体被送到火葬场时,火葬场的全厂职工泣不成声,职工说,今天是元月二号,夏老者要来和我们过最后一个元旦啊。工人们知道,夏老者喜欢干净,一个工人爬到焚烧炉里,把炉子擦得干干净净,他从炉子里出来时,止不住眼泪横流,滴在炉膛里。另外一个工人说:“这不行,你把眼泪掉到里面了,对夏老者不恭敬。”这个工人又爬进去,擦呀擦、擦呀擦……
写到此,我情不自禁写下了以下文字:
捧一掬泪水送给你,不是因为你的壮烈,而是因你的崇高!
捧一束鲜花献给你,不是因为你的伟大,而是因你的平凡!
唱一曲悲歌怀念你,不是因为你的逝去,而是因你的永生!
我的先辈,我的同志,我的导师!
我永远的冀鲁豫的浩然正气;我永远的民族复兴的希望之光!
忠诚的道路,忠诚的远行。穿过枪林弹雨,走过血浸的泥泞,夏老者,你的背影,已变成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南国的大地上,标识着一部伟大史诗的里程……
我眼眶湿润,问李庆华:“你愿意和我一起,用中国传统的最高礼仪,给夏老者磕个头吗?”李庆华回答:“愿意!”
我们在这一段文字下加上了“作者叩拜”四个字,终于抒发出了胸中对这位先辈崇高精神的敬仰。
在菏泽市曹县红三村的三位耄耋老人,提醒了我们“根据地”的存在。
当年红三村一千多名群众为了救一个八路军泼洒热血,一个八路军为了救一千多名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人间什么样的血缘关系?
那位八路军战士名叫秦兴体,他是人民的好儿子,是中华民族的真壮士,是冀鲁豫边区为中华民族留下的世纪的英雄记忆!
红三村的乡亲们,你们家境贫穷,可你们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你们在强敌面前显得弱势,可你们却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
红三村的三位耄耋老人,当时还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亲眼目睹了秦兴体牺牲的悲壮场面。今天他们在迟暮之年,唯一的心愿就是要给烈士立碑,让后代永远记住至今还长眠在红三村村头的那位八路军战士和他的精神。
1938年5月,日寇土肥原贤二所属的第十四师团攻陷鲁西南重镇菏泽古城。日军士兵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裸体持枪,在城中杀戮无辜百姓,遇到妇女群相轮奸,一天之内屠杀两千多名我骨肉同胞。
这支异国的禽兽之师,屠城后又分兵到城外的村庄。每到一村,就把所有的村民集中到村外农田里,逼迫村民低头跪在地上,有人抬头,立即击毙。
这是一个野蛮民族,要目睹另一个民族在他们的淫威下屈服的快感!
炎黄子孙的后裔们并非没有血性,只是没有人带领他们发出最后的吼声;他们并非没有力量,而是没有一面旗帜把他们召唤起来!
1938年,毛主席、党中央派八路军到冀鲁豫,建立平原抗日根据地。平原没有山,人民就是山;平原没有屏障,八路军和人民结合起来,就是敌人不可逾越的屏障!
鲁西南人民聚集到共产党举起的抗日火炬下,拿起武器,浴血奋战。
李庆华同志保存了七十幅日寇留下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当时成立日伪政权庆典的,主席台两侧挂有条幅,上联是:赶走中央军;下联是:杀尽共产党。
敌人从反面证实了共产党、八路军和人民群众一起,组成冀鲁豫抗击日寇伪军的中流砥柱!
一寸土地一寸血,一座村庄一面旗。
冀鲁豫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八年浴血抗战,进行重大战役数十次,大小战斗6363次,拔掉日伪据点376个,军民共消灭日伪军19万人,出动战勤民夫无数。更有几十万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根据地人民与共产党、八路军生死相依,许多悲壮、坚毅、崇高的故事,我们已写入书中,不在此赘述。我们只想说,根据地人民为了支援子弟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后一碗米,
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
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床被,
盖在担架上;
最后一个儿,
送他上战场。
民心才是真正的根据地!
在根据地的疆域里,只留住着她们最亲最爱的人。不论凶残的敌人如何血腥屠杀,不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扫荡和还乡报复,根据地人民永远将她的儿女藏在心里。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比母亲的心房更安全、更温暖?
根据地,已经不是一个年代概念、军事概念、政治概念,她是“人民”的化名,是永不落选的“人民代表”,是共和国血染的基石!
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她是我们永远的“母亲”!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我们永远不能背叛她!
最后,我借此会议,向革命老区菏泽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山东省委宣传部、省作协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泰山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今天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对这部作品提出宝贵的意见!
责任编辑/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