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金融支持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2015-07-18 12:46郭方
对外经贸 2015年2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长效机制

[摘要]在阐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金融支持长效机制,并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加强区际信贷合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2-0086-02

[作者简介]郭方(1989-),女,河南南阳人,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与公司金融。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4169);2014年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2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JL046);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404);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专项资助项目(2013-YXXZ-20);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4B170003)。一、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1989年日本经济学教授Kaya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会议上提出通过数学公式将人类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在Kaya公式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取决于人口规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耗以及单位能耗排放等四个因子,即:C=GDPP×EGDP×CE×P。其中C表示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有人均生产总值(GDP/P)、单位生产总值能耗(E/GDP)、单位能耗排放(C/E)以及人口(P)。

但是,Kaya公式忽略了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主要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支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国家政策引导和财政金融支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货币资本,支撑经济持续增长。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信贷资金能够调节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继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郭福春、潘锡泉(2011)通过单位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定量分析了金融支持浙江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情况及其影响机制,发现经济增长粗放、人口规模效应不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依然是浙江省污染物排放量剧增的主要原因,而金融信贷服务支持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对浙江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强劲的“推进效应”。

王晓芳、于江波(2013)以信贷资金为例,对Kaya公式进行改进,引入单位能耗信贷(Credit/E)和单位信贷货币碳效率(C/Credit,即单位信贷资金中所含碳排放量)等影响因素:C=GDPP×EGDP×CreditE×CCredit×P。

实证检验表明,货币能够引导能源资源流向,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区域信贷配给不同,会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很大差异,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长效机制

鉴于金融信贷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能源资源配置方面的导向作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及时构建金融支持长效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

1信贷支持新型城镇化区内长效合作机制

信贷资金支持能够有效抑制区域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增长,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需要地方政府部门、信贷机构、信贷市场和有关企业的共同参与,以形成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如图1)。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管理职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适时加强信贷市场宏观调控,做好对新型城镇化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信贷市场的直接融资路径和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路径,为低碳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信贷市场上的金融创新,可以为低碳企业提供直接融资,而金融机构的信贷创新,可以为低碳企业提供间接融资。

图1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区内长效合作机制2信贷支持新型城镇化区际长效合作机制

基于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多方参与,区域之间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低碳企业必须及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见图2)。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区际长效合作机制是一种多方参与、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区内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长效合作机制同时运行、动态互补,共同促进区域之间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出台及完善信贷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加强沟通,推动区际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强区际信贷机构间的业务交流,分享信贷产品创新经验,探索适合区际合作运营的信贷产品,推进跨区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信贷市场作为新型城镇化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也应尝试交易融通,适时开发和推出跨区域交易模式和交易产品。加强低碳企业之间的投融资经验交流,促使其积极参与跨区域投融资活动。

图2信贷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区际长效合作机制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支撑体系

拥有一个体制健全完善、运行良好的金融支撑体系,才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和稳定良好的融资平台。金融体系构建涉及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调控机制等方面。金融制度的制定要向乡村发展、小微企业发展倾斜。金融机构要及时进行金融创新,为乡村与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金融工具创新要充分考虑金融企业属性和金融交易标的物的复杂性、交易额的杠杆性、交易时间的跨期性、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等特质,以及可能引发的政策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项目风险之间的冲突。金融产品创新就是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和区域实际情况,创新设计出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以充分发挥融资共性和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引导整个社会都参与到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创新金融产品是一个创新性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低碳企业多方协同合作,以便于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积极作用,共同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

各地方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要及时出台有利于新型城镇化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信贷活动。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例如,为发展低碳环保产业提供绿色贴息贷款,采取低碳项目贷款额度内存款准备金要求适当减免,增加项目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出台与绿色贴息贷款相关联的信贷规模指导政策,促使金融机构业务向绿色低碳企业倾斜等。

3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及时抢抓新型城镇化的有利时机,积极创新金融信贷产品,要根据低碳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力,提供差别化信贷资金支持,促进低碳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低碳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重点建设的特大型低碳企业或重大低碳项目,金融机构要及时启动区内信贷支持合作机制,为重点建设的低碳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对于在低碳产业链中有较强辐射作用和行业带动作用的核心企业,信贷机构不仅要为核心企业提供贸易融资,还要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产业链融资,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向低碳经济转型。对于掌握高新技术的新材料生产企业,信贷机构还可向其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新型担保方式融资或并购贷款融资等新型金融产品,使该类企业能够快速提升市场竞争力,形成对传统高碳产品的替代能力。

4加强区际信贷合作,促进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信贷支持,而仅仅强调地方金融机构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更大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加强金融合作,推动区际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及时启动区际信贷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推进地方政府部门、信贷机构和低碳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信贷支持力度、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提升跨区域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合力,共同推动区际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最终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方,曲来超,赵柯柯创新农村融资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2014(2)(责任编辑:梁宏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