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楚峰
“智慧路网”让出行更畅通
—————全国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座谈会召开
文/本刊记者 楚峰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
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主任李作敏
在新常态下,我国的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单一路段、跨区通道的“线状运行”模式逐步发展到“网络化运行”和“信息化服务”的路网时代。公路管理的业务重心也由简单地追求路网规模扩张逐渐转向提升路网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传统的“重建设养护、轻管理服务”的业务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交通出行的需求。同时,国家从战略层面提出“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一系列新政策、新思路。因此,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引领的路网运行管理与服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
加强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对于优化运行效率、确保路网畅通、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公路网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使之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总结路网运行管理工作经验,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和思路,7月20日,全国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交通运输部有关司局领导、部规划研究院、科学研究院、公路院、通信信心中心,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指出了当前我国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路网运行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路网运行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
如何构建一个体制顺畅、机制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路网运行管理平台和出行服务体系呢?冯正霖提出了要重点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路网运行管理的顶层设计。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对实现路网整体效益最优化、运行效率最大化、服务质量最佳化及不安全因素最小化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指导。
二是逐步建立科学的路网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分级管理、联网运行”的主导思想,逐步建立科学有序的路网运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省级路网中心在统筹路网运行监测、应急处置和出行信息服务等基本职能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加强路网运行管理制度建设。以路网运行“信息”与“事件”管理为主线,加快构建全路网一体的路网运行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严格化的流程设计,推动实现部省路网管理平台的上下联动与高效运转。
四是提升路网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利用新技术,推动路网管理从传统监控逐步走向联网联控,从建设系统平台走向提供全程服务,从路网管理者逐步走向系统参与者,从被动感知信息逐步走向主动获取信息并整合发布,加快推进全国公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全国公路数据库和路网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五是探索“以人为本”的出行服务体系,以新的认知理念做好出行服务工作。
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主任李作敏作了全国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座谈会专题报告。他总结了近几年来近年来路网运行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并表示,下一阶段要抓住发展机遇建设“智慧路网”,开创路网管理工作新局面,将建成具备支撑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公路出行与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国民经济运行分析能力的全国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实现全国公路网宏观运行状况的全面掌控;实现重要物流大通道、跨区域客流密集通道路网运行状况实时监测与预警,实现基于公路网运行监测数据的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综合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几个方面的建设。今后,将从共享沟通机制建设、监测体系建设、信息资源深度共享整合、应急体系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以及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业态融合等方面推进。
此外,来自上海、江苏、贵州的代表介绍了各自省份的路网运行管理方面的经验。此外还公布了《公路网运行监测体系“十三五”建设规范纲要》(征求意见稿)和《公路网交通运行信息与阻断事件报送制度》(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