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录片解说的美学传播探析

2015-07-18 01:35刘超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1期
关键词:纪录片价值内容

刘超

浙江传媒学院

非遗纪录片解说的美学传播探析

刘超

浙江传媒学院

非遗纪录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认为,非遗纪录片的解说同样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非遗纪录片的解说通过声音的动听美,语言的形式美,语言的意蕴美和整体的和谐美的传播吸引、影响受众,具有较强的美学传播力。

非遗纪录片;解说;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以人为载体,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代际传承的鲜活文化。随着老辈传承人的逝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遗项目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适应当今急剧变化的传播环境,我们必须寻找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来记录、传播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1]纪录片凭借其真实性、人文性、艺术性等特性,成为记录、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方式。“非遗”题材纪录片是指以“非遗”项目作为表现主体和审美对象,运用声画语言加以记录和表现的纪录片。[2]它可以呈现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纪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彰显深藏民间的地方古老音乐、展现高超绝伦的传统手工技艺、表达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语言、介绍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工艺价值,用画面呈现“非遗”的原真生态,用镜头认同“非遗”的民族基因,用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3]

一、纪录片解说的作用

就非遗纪录片而言,仅仅通过影像并不能有效表现非遗项目的全貌,一些背景知识和不便通过影像表现的内容要通过解说员的解说来体现。

1.补充信息。在以视听为元素的纪录片当中,画面当然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但有些内容如背景、材料、工艺、历史沿革等画面是难以表达准确的,因此必须由解说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讲解清楚。

2.营造氛围。意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主要特征,纪录片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也具备意境美。在氛围的营造中,解说员能够将解说词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与画面形成配合,再辅以音乐、音效,使视听元素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与纪录片风格统一的气氛,达到景、情、意交融的效果。

3.衔接画面。纪录片的画面衔接具有一定的叙事性,但场景、内容变化、情绪推进时,有时会显得不连贯或散化。而解说,能使表面上缺乏关联性的画面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内容的推进变得流畅、自然,也能让观众理解得更加准确。

4.解释细节。在一些纪录片中,有的内容比较复杂,画面很难准确表现,如重量、距离、年份、温度等等,还有一些内容反映的制作流程,如《台北故宫》中许多“珍玩”的制作等。解说不但能将其准确的表达出来,还能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烘托情感。纪录片的情感是丰富的,片中画面、音乐本身可以抒发情感,而解说的加入,使情感的抒发更加直接,能够利用语言表达本身的魅力,和解说员声音的悦耳更加深化纪录片的情感,达到烘托、推动的作用,将情感的抒发引向高潮。

同时解说本身也是纪录片美学传播的重要内容,恰当、准确、生动、诗意的解说可以带给受众愉悦的听觉和心灵审美体验,吸引受众反复观看,增强纪录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非遗纪录片的美学传播

非遗纪录片解说的美学追求,审美创造也是其传播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方面。非遗纪录片解说的美学传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声音的动听美。电视纪录片通过画面和声音同时进行传播,声音元素尤其是解说者的嗓音毫无疑问是受众审美的重要对象。语言表达不仅是说话的艺术、思维的艺术,更是声音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解说者声音的美感决定了他能否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听觉印象,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表现片子内容的性格特质。就非遗纪录片的解说来讲,解说者的声音美不仅是单纯物理层面的美感,而且跟声音与片子风格的贴合密切相关。在选择播音员对片子进行解说时,导演首先会对解说者的声音进行甄别,选择与片子的内容基调相贴合的声音。一般情况下,胸腔共鸣较好,听感比较低沉、音域比较宽厚的中年男声比较适合担任非遗纪录片的解说。这样的声音会给听众一种真实可信的感觉,也利于表现历史悠远、深邃厚重的主题。如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者李立宏的声音就比较沉稳、低沉,变化丰富,在表现食物采集者的辛苦劳作时深沉厚重,令人肃然起敬;在表现高超食物制作技巧时轻快自信,令人拍手叫绝,在表现故事情节时娓娓道来,带入感强。在他的声音配合下的美食更让观众垂涎欲滴,深入人心。解说声音发挥的魅力毫无疑问是该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解说者任志宏的声音通透、沉稳,书卷韵味较浓,可以充分表现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被称为“最具历史感的声音”,也增强了纪录片的传播力。女声虽然在纪录片解说中比较少见,但通常也具备这些声音特质和声音美感。解说者动听的声音提升了解说的听觉美感,从而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的整体美感,增强了非遗纪录片的传播力。

2.语言的形式美。有声语言表达不仅能给观众提供信息,更能够带给观众审美愉悦。有声语言艺术之美首先表现为其语言形式的美,主要体现在吐字的饱满圆润,语言形式高低起伏,轻重缓急,音节的松紧、长短、停连,语势的高低曲折形成的和谐配合之美。

非遗纪录片的解说在语言形式上有其独特之处,一般情况下解说语言音量适中,避免过高过强;语流舒缓流畅,平稳推进;语势起伏较少,波浪较小;再加上由于解说者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形成的特色语言表达风格,形成了非遗纪录片独特的语言表达美感。它不同于新闻播报的规整美、诗歌朗诵的激情美和散文朗诵的轻柔美,是主要体现为讲解,融合抒情、描写、叙述、议论的特殊艺术美感。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美学特征可以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纪录片尤其是非遗纪录片的标识之一,给听众塑造纪录片的独特听觉感知和审美体验。要想充分表现非遗纪录片解说语言的形式美,解说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吐字归音,气息控制、声音控制等基本技能需运用自如。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敏感和语言功力,还需要经过大量解说实践的锤炼。

3.语言的意蕴美。遗纪录片解说创作中,解说者依据解说词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具有相当的规定性和限制性,但他仍有广阔的创作空间。除了解说语言的形式美,非遗纪录片解说所带给听众的美感,更在于其通过对解说词内在信息的挖掘所体现出来的语言意蕴上。虽然非遗纪录片所记录表现的内容多种多样,解说者所要挖掘的内在意蕴也因为片子的不同而有别,但总体而言,历史意蕴,文化意蕴应该是非遗纪录片解说着力挖掘和表现的内容。

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曾经谈到:“纪录片之所以叫纪录片,不仅因为它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重要的是它应有史实价值;甚至可以经得起法庭的检验,否则,就不叫纪录片。”一般来说,凡影像记录都具有文献性,把现在的事实记录下来,就是明天的历史资料,因此,非虚构性是纪录片的本质规定性,历史价值是纪录片最基本的价值。[4]非遗纪录片中所记录表现的内容大都存在了较长的历史,片子在叙事时要交待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过程、历史延续等距离受众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的内容。为了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还原片子内容的历史价值,解说者需要让自己的语言无限接近还原非遗项目的本真面貌,把受众带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中,获得更加真实、精确的审美体验。历史感的获得需要解说者在自身声音条件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用声状态,放松的解说状态,气沉声低,全情投入,声停意连,换气自如。如带有纪录片性质的央视《国宝档案》栏目中,解说者任志宏就十分注重对栏目内容历史感的呈现,语言讲解精确,深邃舒缓,使观众听后能够准确感受到各种国宝的历史价值。他的解说也被称为“最具历史感的声音”。

“文化类纪录片不仅仅是对文化遗迹的罗列与纪录,而是要在历史的碎片当中还原出文化的光彩,单凭影像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通过富有诗性和灵性的解说来揭示影像蕴含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苏园六纪》和《江南》的共同特色。”[5]这种诗性和灵性的挖掘与呈现,既应该是解说词文本创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应该是解说词在音声呈现时更需着力表现的内容。解说者必须对片子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进行深刻的分析、认识、领悟,充分调动出自己的创作热情,通过对自己相关经验的再次体验,激发出创作的灵感,表现出片子内在的文化气韵。

4.整体的和谐美。解说词是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重要的部分,画面、音乐等都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元素。画面是纪录片的主要内容,音乐起到烘托气氛、表现情感的作用,解说除了提供背景信息,补充画面信息,还发挥着重要的串联作用,使整个片子的各种元素有机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达到整体和谐的美感。任远在《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中提到:“音乐、解说、效果、同期声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有如交响乐中各种乐器之间的那种连贯、交替、补充、呼应以至突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决不是像过去有一个时期出现过的那种不高明的作法——从头至尾地让音乐和解说填满画面。”[6]在进行解说创作时,解说者往往不是代表自己在表达,更是代表着片子的总导演、每一个部分和细节的导演和发现者、创作团队在解说。事件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背景与事实,有许多是很难用画面来进行直接交代的,有多少观众,就会有多少种解释。因而,许多纪录片都借助于解说词对作为能指的画面予以引导和规定,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解说风格。

解说在纪录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过于突出,纪录片解说时,一般不主张解说者把自己置于创作元素的最前端,过于表现自己的声音和语言。而是应该找到合适的位置,要在心理上主动后撤,对画面信息进行解释、补充,使画面、同期声、音乐、音响等各种创作元素有机衔接起来。尤其对非遗纪录片而言,由于很多重要的史料都通过影像予以体现,使得解说语言更要有这种“后退半步”的位置感,以对片子画面中所呈现的内容进行凸显。解说者应该做到既在物理层面将各种声画元素有机组合、衔接起来,更要做到在心理层面,通过引导全片的驾驭感,表现为语言表达的丰富变化,做到在情绪、心理上与其他创作元素有机融合,产生整体和谐之美。

非遗纪录片的整体和谐之美还要求解说者不能用一个腔调从头说到尾,而是应该根据解说词的内容和写作方式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状态和语言样态。在解释画面时要讲解清楚,在讲述故事时要播讲有味,在抒发情感时要表现恰切。通过各种语言样态的细微变化,在总体平稳的基础上,达到语言的恰切转换,带给听众整体和谐的变化之美。

[1]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片效应——以影像化传播为例.王炜.《大众文艺》,2014.16.

[2]“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陈敏南.《当代电影》,2012.5.

[3]“非遗”纪录片的内容构成、价值及其意义.金震茅.北方传媒研究,2014.02.

[4]周兰.纪录片——影像对历史的传播.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51页。

[5]陈国钦.纪录片解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45页。

[6]任远.纪录片的理念与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352页。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非遗”电视纪录片传播力研究》新广电办发(2014—75)

刘超(1976-)男,汉,湖北省武汉市人,文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语言艺术、电视播音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纪录片价值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主要内容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