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历史教学语言特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过程

2015-07-17 16:54周龙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嬴政典故历史

周龙芳

摘 要: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教师的口头表述,“言传身教”仍然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途径。“历史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

关键词:历史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051-01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教师的口头表述,“言传身教”仍然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途径。“历史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特色对历史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应在以下下功夫:

一、准确达意

历史教学语言要体现科学性,表意要准确符合历史事实。例如,秦灭六国之前,嬴政是秦国的国君,必须以“秦王”相称,称为“秦王嬴政”;秦灭六国,嬴政称帝,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样,称皇帝以后的嬴政,必须以“秦始皇”相称。“秦国”和“秦朝”、“秦王”和“秦始皇”,一二字之差,如果颠倒了时序,前后混用,就是科学性的错误,表意不够准确达意。又例如,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就不能讲成是扫清了障碍。

二、生动形象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必须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教师以“舌耕为业”,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叙述教师的语言魅力:“一个能够动听而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地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要想使语言生动,富于变化,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历史教学语言要把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口语化意味着通俗,深入浅出,适合学生理解识记的要求。二是历史教学语言要幽默。有句名言:“缺乏幽默是悲哀的”,中学历史课堂不应缺乏幽默。高水平的幽默往往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人格优势和语言艺术嫁接的产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地推动历史知识的领悟和记忆,是互动教学的重要体现。三是要适当穿插典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历史教学课总是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穿插中外历史人物典故,成语故事典故,例如在讲到商鞅、吕不韦时可说“立木为信”、“一字千金”的典故,教育学生学习古人“守信用、重承诺”的美德,讲到三国时可引吕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典故,鼓励学生勤学多思、拼搏进取,讲到前秦苻坚出兵东晋,一说此人造就了中国三大成语(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学生个个都想知道是哪三个,好奇心随即被换起。如此便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不知不觉中沉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四是要使用多种方法。讲解叙述应使用各种方法让语言形象化,可运用对比、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在讲中国近代史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对此可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政治经济史实的变化(对比手法)自然引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直达历史知识概念的内涵。又例如,在讲到慈禧太后的对外妥协政策时,为化抽象为形象,可引用范文澜先生的形象化比喻:“只要帝国主义的笛子响起,慈禧太后就本能地知道该迈出左脚还是右脚。”“对一些枯燥难懂的内容,可以做一些通俗形象的比喻,列举生产、生活中的相似实例解释相对生僻抽象的概念和术语;对一些难记的内容,可以找出其中的特点,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它们。这就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特别熟悉,在此基础上恰当联系,但不能把话题扯得太远。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难懂的内容,这的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三、语速语调要吸引

语速要有急有缓、快慢有致,语调要抑扬顿挫、节奏鲜明,表现力强才能吸收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讲到澳门回归祖国,回想分离祖国的长久之痛,引用闻一多《七子之歌》时,历史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此诗语速一定要放缓,语调也该悲沉。“教师的角色是一方面传授知识,另一方面不断提出问题,增加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要善于打消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参与的意识,引导他们发表或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那怕是不完整的,或者是错误的” , 对于学生搞错的地方要语气和蔼地指出并加以纠正,在学生答对的时候要加以鼓励,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地接受了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让他们在公众场合不再羞涩,有利于个人成长。中学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群体,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待教师的批评或表扬意见非常看重,所以在指导他们学习上语气还要和蔼。

四、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身体语言对教学效果具有极大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之集中于语言所指向的内容;其次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口头语言,使它更加明确、有力、精确,关键地方能起到强调作用;再次,以非语言行为伴随语言行为,可以使学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同时,得到生动的形象,加强记忆效果。最后,适当的体态语言能让学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使其与口语配合、互补,就能相得益彰,收到更好的整体语言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脑课件终究是外在于教师的媒介和手段,教学语言永远是内在于教师的功力和艺术。如同影视剧《红楼梦》不可替代曹雪芹的原著一样;现代化的课件、胶片带给学生的主要是信息,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根本替代不了教师人性化的讲解。学生从老师的话语中及文字材料里得到的想象和联想,获益尤丰。”“学习历史是非常有意思的,它就像一本很厚的故事书,所以老师的讲解十分必要。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历史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历史教学语言的积累与锤炼,加强语言素质修养,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克慧.树立历史教学新理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

[2] 黄新枝.刑振祥.韩斌斌.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统一[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4).

[3] 阴 涛.多媒体教学需与传统教学相结合[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5).endprint

猜你喜欢
嬴政典故历史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昙花一现的秦朝
向嬴政索田宅
新历史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吕不韦之死不蹊跷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