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思考

2015-07-17 12:07杨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改革

杨焜

【内容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它需要通过人这一载体来体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发挥其创造财富的功能。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也开始向我们宣告,必须改革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  改革

新世纪的变化,向我们招示:我们的课堂也该改革,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中学老师课堂也应该如此,否则,我们脱离社会,培养的是那些“语言的巨人,生活的矮子”,知识的更新加速,要求我们培养更多“会学”的人,善于思考的人,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它需要通过人这一载体来体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并发挥其创造财富的功能。而新课标也提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改革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真正改革,还得从自己做起,从课堂教学开始,以下是笔者的看法,以供闲阅:

一、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从“天地君亲师”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可见,在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历来很高,总体上来看,“尊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定格。这使得过去我们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是权威型教师,学生只允许安静的坐着,认真聆听,课堂的评价也关注的是老师讲了多少,是否全面,是否遗漏,其实,这已经完全过时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化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环境与教学模式,教师要从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辅导者,2011版新课标也明确提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是课改的必然选择,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做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他们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提升自人格魅力与修养

1.21世纪是一个学习型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知识为人们的幸福生活奠基”……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2.“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个人德行与魅力也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其一生,通过学习,一方面可以用新知识启发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识影响学生,使他们喜欢自己,以便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新课标指出,历史教学要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在工作中坚信: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爱温暖学生,用真诚感动学生。

那是2013年2月,应学校安排,我有幸承接××班主任,班上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孩子,母亲双目失明,父亲没有工作,爷爷奶奶年迈,还有一个妹妹就读初一,平日里就靠父亲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也许是从小就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深知生活的艰辛,于是养成了小偷小摸的恶习,初二时,就因为偷盗被抓到派出所,由于年幼,班主任又把他领回学校进行教育。有一天,他又来到我们办公室取暖,这天我的手提包里有1000元现金,他趁我不注意,偷拿了我200元,第二天,他父亲带着他专程来给我道歉了。事情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后来,毕业了,我收到他托人带给我的一句话:“老师,我对不起您,我对不起您,谢谢您的包容,谢谢您!”

用心用情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只有这样,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

四、关注“学困生”学习及生活,提升其学习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转化情况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一个班级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同时还可能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首先要尊重学困生,使他从被尊重中获得点滴自信。其次,对于“学困生”,我们要从慢慢“扶着走”到尝试让他们自己走,怎么办呢?发现亮点,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发现优点,及时表扬与肯定,提升个人自信心。最后,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唤起学习热情。总之,拒绝落下一个孩子。

教育是一项艰难、复杂和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多方面力量密切配合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随着时代的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也必须随之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贵州省织金县化起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标历史改革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历史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